江苏省安宜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初测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5410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安宜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初测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安宜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初测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安宜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初测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安宜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初测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安宜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初测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安宜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初测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安宜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初测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用黑色钢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3、请填好自己的姓名与考号,填写不正确,视为无效。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和图2反映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 图2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2已故的美国

2、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4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A 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B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C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

3、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5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民国从未试图过要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B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C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消息未到达农村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6印章本身是政治权力的象征,但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右图所示的印章见证的历史是 A北伐战争 B国共十年对峙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7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的文献是 A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 B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

4、域自治法8.右图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两岸同意于2010年9月12日实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协议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 B.“九二共识”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 C.该协议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D.该协议有利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9.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会议是 A.1919年巴黎和会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10.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

5、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11.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12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A前者基于部落选出,后者基于按等级选出 B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 C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对所有公民开放 D前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

6、出13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是 A公民法 B习惯法 C万民法 D十二铜表法14.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15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主要是通过 A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君主立宪 C

7、实行共和制 D实行联邦制16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表明 A资本主义正在走向灭亡 B国际工人运动走向联合 C社会主义思潮由空想变成科学理论 D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为实践17.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不符合该材料含义的是 A、工兵代表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 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 C、布尔什维克颁布和平法令 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18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

8、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不结盟运动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19.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20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

9、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第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12分,合计60分。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

10、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材料二 今立中立,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

11、;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4分)察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2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2分)22(12分)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

12、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请回答: (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2分)“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分界线有哪些合理因素?(2分)(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有何“质的差别”?请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上面的问题,谈谈你对历史分期的认

13、识。(2分)23(12分)国家观念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近代以来的中国国家观念转型十分明显。有学者说:“近代中国国家制度(主要指政治制度)的变革以国家观念转型为理论先导,而新国家制度的建立又为观念转型提供了某种制度保证。”(1)据上述材料、下列表格和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相关表格的空格中填写正确答案(6分)时期国家观念转型国家制度变革思想观念转型中华民国成立前后由信奉“君权神授”到追求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三大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观念深入人心(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我国在国家观念转型和国家制度方面的变化。(4分)24(12分)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