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教案(1)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5233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教案(1)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教案(1)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教案(1) 新人教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大量引进外来高产农作物;棉纺织,丝织和制瓷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明清经济发展:1、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在明代从国外引进。2、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简述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表现、 意义。(1)条件: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起

2、来。(2)表现: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有许多以纺织为业的“机户”。 他们拥有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 “机工”计日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雇拥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拥的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3)意义: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标志。三、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统一台湾后,只留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自卫作用;但清政府闭关锁国,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四、材料“机房之内,机户出资,机工出力”1)材料中

3、“机房”、“机户”、“机工”实质上各指什么?答: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雇用工人;机房实质上是手工工场。2)“机工”是怎样获取报酬的?答:“机工”一无所有,计日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3)“机户”与“机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答: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拥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4)这种现象出现于何朝何地?答:出现于明朝中后期的苏州、松江等地。四、课堂练习:1、原产美洲的_、_,在明代从国外引进。2、棉纺织业在_已从南方推向北方。_是明代丝织业中心,_是全国制瓷中心。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简述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表现、 意义。(1)条件_。 (2)表现:_ (3)意义:_。4、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统一台湾后,只留_一处作为通商口岸。“闭关锁国”政策,进步方面:_消极方面:_ 。 5、材料“机房之内,机户出资,机工出力”1)材料中“机房”、“机户”、“机工”实质上各指什么? 2)“机工”是怎样获取报酬的?3)“机户”与“机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4)这种现象出现于何朝何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