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高三文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1060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焦作市高三文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焦作市高三文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焦作市高三文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焦作市高三文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焦作市高三文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焦作市高三文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焦作市高三文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焦作市2013届高三文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2013年焦作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 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ADBCBAABCD第卷 非选择题36.(24分)(1)(8分)降水量至南向北递减;(2分) 南北差异大(南北相差1000mm以上);(2分) 北部地区降水量在200mm以下(最少降水量出现在北部地区);(2分) 降水最多出现在西南部,达4000mm以上。(2分)(2)(6分)乍得湖主要汇流区域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2分) 湿季(北半球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水位上升;(2分) 干季(北半球冬季)受东

2、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水位下降。(2分)(3)(10分)湖泊面积急剧减小。(2分) 原因:全球变暖加剧,蒸发旺盛,沙漠南侵;(2分) 人口增长过快,农牧业过度用水;(2分) 湖泊上游引水工程截留了中上游来水;(2分) 沿湖国家缺乏统筹安排等。(2分)37.(22分)(1)(14分)19801990年,南方主产区(湖北、四川、湖南、江苏、安徽5 省)种植面积迅速减少;(2分) 北方除陕西外的主要产区(山东、河北、河南和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增长;(2分) 说明该时段中国棉花主产区发生了由南方(长江流域)向北方(新疆和黄河流域)迁移的现象(2分)。19902005年,南方主要产区(江苏、湖北和

3、四川3 省或长江流域)和北方的陕西的棉花种植面积继续萎缩;(2分) 黄河流域地区(山东、河北和河南3省或黄淮海或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的棉花种植面积开始迅速萎缩;(2分) 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分) 该时段中国棉花主产区发生了由南方地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黄淮海地区)向西北新疆地区迁移的现象(2分)。(2)(8分)建议一:把握棉花生产布局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优化中国棉花生产布局。理由:世界棉花生产布局不断向光热条件好、气候干燥的地区集中,中国的棉花产区迁移方向和世界基本一致。但一方面,仍然有大量棉花种植在光热条件较差、湿度较大的地区;另一方面,在一些光热条件好、十分适宜

4、种植棉花的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较少,其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中国棉花生产布,以提高光热、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议二: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自然和技术等情况,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和支持。理由:对于自然灾害频繁爆发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今后应该培育和推广出更多的耐低温、抗虫害能力强的棉花新品种,以减少自然灾害对棉花生产的负面影响。新疆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棉花单产高,品质好,但该地区属于极度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突出,今后,国家支持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研究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方面。建议三:建立有效的农业保险制度和棉花保护价制度。理由:化解棉花生产风险,以稳定中国主产区棉

5、花的生产规模,保持中国棉花供给的长期稳定。(建议2分,理由6分。开放性试题,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即可酌情给分。)42.(10分) (1)(6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地表硬化,下渗弱;(2分) 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排水能力不足;(2分) 城市中心降水偏多,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2分) (2)(4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市排水设施; 增加绿地面积,铺设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量;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资源化; 制定相关防范城市内涝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等。(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43.(10分)(1)土地荒漠化(2分)、土地盐碱化。(2分)(2)(6分)措施:提高

6、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 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2013年高三二模政治参考答案题号121314151617答案CADCBA题号181920212223答案CBDBAC38.答(1)有利于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保障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资源供给。(3分)有利于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3分)有利于推动国内过剩产能向外转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2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分)提升企业在境外投资中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公众形象。(2分)培养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

7、,制订正确的经营发展战略。(2分)(2)积极履行政府保护企业和个人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的职能。建立对外投资合作、境外风险提示制度,监测境外风险,及时向企业发布。(4分)加强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发布指导性文件,指导企业规避投资风险。(4分)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发展对外关系,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为我国海外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4分)39.(1)坚持了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达拉特人紧紧抓住纯正深厚的文化底蕴,重振马产业,弘扬马文化(3分)达拉特人积极组建马术协会、培育驯马基地,重振马产业,坚持在实践基础上推动马文化的发展。(3分)达拉特

8、人通过组织国际马文化节,加大国际交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马文化的发展。(3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达拉特人坚持社会参与、全民共享,促进马文化的发展。(3分)(2)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达拉特人坚持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既抓住国家政策支持的大好机遇,又将马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发展引擎来培育发展。(3分)达拉特“跳出马文化看文化、跳出马产业看产业”,坚持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4分)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从整体出发,把各部分、要素结合起来优化组织,充分发挥了马文化产业的功效,用马文化的发展推动整体地方经济的发展。(4分)(如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回答

9、亦可)坚持了重点论,抓住了马文化产业这一主导元素。(3分)2013年焦作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242526272829答案ACBDAC题号303132333435答案BDCBAD40. (25分)(1)科举制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3分)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缓和阶级矛盾;科举制具有一定公平公正性(答出2点即可);(4分)科举制具有文化传播、社会教化功能。(3分)(2)原因:科举制在明清两代采取八股取士,极大地禁锢了士人的思想;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展开,该制度已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4分)影响

10、:有助于新式教育的兴起,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增强了反清力量;没有形成覆盖全国的有效的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废除对教育的普及与学堂对教育的促学力有所减弱;扩大了城乡差距。(答出4点即可)(8分)(3)科举制的“兴”“废”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都有利于当时的中国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曾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由于其发展历程中缺乏革新,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阻碍,它的废除是必然的。(答出其中的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3分)41.(12分) 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有一个变化的过程。(2分) (1)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把希望寄托在资本主义压迫的东方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上

11、。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将使中国发生伟大变革,并且对欧洲产生重大影响,促使欧洲新一轮革命的爆发,因此对中国革命充满希望与赞美。(4分) (2)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更多考察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本身。太平天国运动依旧是旧式的农民战争,他们产生于封建落后的“停滞的社会”,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知道自己负有什么使命”,用“毫无建设性的破坏”来改朝换代,依然建立的是落后的小农国家(答出2点或意思相近即可)。(4分)(3)这两种评价是马克思基于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既肯定太平天国运动反抗专制统治以及对欧洲革命的积极意义,又指出太平天国作为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性。(2分)以上仅作参考。具体的得分请根据学生的

12、回答判定。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档次: 第一等(129分)0观点明确;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84分)观点较明确;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 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30分)0观点不明确;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44(15分)(1)中国先进文化的巨大影响;日本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4分)(2)内容:经济上:土地国有制;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任答两点)(2分) 效仿中国:均田制、租庸调制。(2分)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八省百官”制;地方,国、郡、县制;(任答两点)(2分) 效仿中国:三省六部制

13、;郡县制。(2分)性质(3分):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3分)45.(15分)(1)法律至上,人人平等;以人民福利为宗旨;保护公民的财产私有权;立法权神圣不可侵犯;司法独立;分权而治;人民主权与民主。(任意3点即可得6分)(2)共同点:人民主权说(3分)意义:反对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一套政治蓝图;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6分)46(15分)(1)观点一:同意。原因:1945年7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4分)观点二:不同意。原因:原子弹对于二战的结束只是起了一个加速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二战的结束是法西斯势力

14、与反法西斯力量此消彼长的结果。(4分)含义:核武器将毁灭人类文明。(2分)(2)(9分)打破: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3分)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后,被掩盖的民族、宗教、地区等矛盾公开化,局部和地区的冲突激化;美国企图独霸全球,推行单边主义,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进一步加剧了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敌对国家政权的颠覆政策,使受威胁国家纷纷寻求“拥核”以自保,使核武逐步扩散。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前三个层次答出两个即可)(6分)47.(15分)(1)原因:革命党人还不具备掌握政权的思想准备;功成身退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实力软弱;袁世凯的实力和手段;列强的干涉;立宪派的反对;同盟会组织涣散;(任答五点)(10分)(2)认识:孙中山让位,有其复杂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最根本的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导致。从以后历史的发展来看,他的让位是民主共和道路上的巨大挫折。要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还需要强大的阶级来领导。(言之有理即可)(5分)- 2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