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一)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0969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高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高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高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高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高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高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高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一)(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2013届高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一)河南省普通高中2013年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理 综 试 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2、-l C-12 N -1 4 O-16 F-19 Na-23 Mg-24 Ca - 4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初级精母细胞 若正常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 若正常分裂的细胞内基因A和A正在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32P标记的细胞在31P培养液中进行有丝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半染色体含有32P标记 A B C D2将一株盆栽植物置于密闭钟罩内,在某一光照强度下,测得密闭钟

3、罩内CO2的变化量为零 (不考虑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量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量相等 B叶肉细胞内线粒体消耗O2的量与叶绿体产生O2的量相等 C若是农田中的作物,处于该光照强度下不能正常生长 D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从密闭钟罩内吸收了一部分CO2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试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B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的pH大于7 C斐林试剂中的硫酸铜溶液与双缩脲试剂中的硫酸铜溶液浓度相同 D探究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过程中,用碘液检验,实验组不变蓝色4某植物果实颜色有黄色和红色两种表现型,叶片上

4、有短毛、无毛、长毛三种表现型。有人将两亲本植株杂交,获得200粒种子种下去,长出来的植株表现型为:红果叶片上有短毛73株、无毛38株、长毛37株;黄果叶片上有短毛27株、无毛12株、长毛13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亲本植株都是杂合子 B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红果短毛 C两亲本之一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 D子代中无毛与长毛的个体都至少有一对基因纯合5图甲、乙是与人体免疫有关的图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细胞内溶酶体酶分解病原体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图乙中曲线为正常个体的免疫情况 C图乙中曲线表示B细胞缺陷,既导致体液免疫受损,又使细胞免疫不能发生 D吞噬细胞缺陷可能造成图乙中曲线所示的免

5、疫状况,既影响特异性免疫,又影响非特 异性免疫6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四个胚芽鞘尖端分别置于4个大小相同的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ah中生长素的含量。下列是某同学对该实验的预期及分析,其中合理的有 若a+b= c+d,说明云母片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 若ae,且b=f,说明生长素在光下被分解了 若a+b= e+f,且e=f,说明生长素没有被分解 若c+d= g+h,且g13下图所示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ZYXB五种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23CX与Y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DX、Y、W可能形

6、成水溶液呈碱性的化合物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第14、15、17、19、20题为单选题,第16、18、21题为多选题。14以下表述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伽利略利用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库仑利用扭秤实验,首先测出万有引力常数 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实现了人类磁生电的梦想15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半圆环上,穿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直径AB沿水平方向,O为圆心

7、。在A点放一点电荷QA时,小球刚好静止在P点;撤去A点的电荷,在B点放一点电荷QB时,小球也刚好静止在P点。则QA:QB为A BC2: D6 : 11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顶端O点,以不同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一小球。以初速度v1抛出时,落到斜面的中点A点,经过的时间为t1;以初速度v2抛出时,落到斜面的底端B点,经过的时间为t2。若让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B点的时间为t3,则At2=2t1 Bt3=2t2Cv2=Dv2=2v117如图所示,轻弹簧下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开始时物体静止在A处,现用竖直向下的恒力F=2mg向下拉物体,当物体运动到B处时,撤去外力F,此时物体的

8、速度为v,已知A、B间的竖直距离为h。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A2mghBCD18如图是一种理想自耦变压器示意图,线圈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P是可移动的滑动触头。输入端AB接交流电压U,输出端CD连接了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Q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当开关S闭合,P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两灯均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不动,将Q向右移动,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BP不动,将Q向右移动,两灯均变暗CQ不动,将P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小DP、Q都不动,断开开关S,L1将变亮19如图所示,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已知A、

9、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2V、8V和10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U AD=UFC=UBEB零势面通过E点C将一质子从D点移到A点,电场力做功为8eVD将一电子从F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4eV20如图所示,B是一个螺线管,C是与螺线管相连接的金属线圈,在B的正上方用绝缘丝线悬挂一个金属圆环A,A的环面水平且与螺线管的横截面平行。若在金属线圈C所处的空间加上与环面垂直的变化磁场,发现在t1至t2时间段内金属环A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且丝线受到的拉力增大,则金属线圈C处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情况可能是21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设三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10、,半径均为R,三颗星的球心稳定分布在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三颗星围绕等边三角形的重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为G。关于三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 B三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C一颗星的质量发生变化,不影响其他两颗星的运动D三颗星的周期均为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5分) 物理探究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1)在安装和使用打点计时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点计

11、时器应接46V的直流电源 B安装纸带时,应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 C实验开始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 D与小车相连的是纸带的A端 (2)某次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从A开始每打5个计时点取为1个计数点,A、B、C、D、E为连续的五个计数点。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23(10分) 张明和李兰所在的小组测量某电压表的内阻,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测量方法。 (1)张明用多用电表的挡进行测量,他把挡调到10挡,调零后测量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所测电压表的内阻为 。 (2)李兰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Rg,测量步骤如下: 先按电路图接好各元件,P先置于b端,断开开关S,使电阻箱阻值为零。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头P于某一位置,使电压表达到满刻度Ug。 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达到半偏,记下电阻箱读数RV。 即得待测电压表内阻Rg=RV。 请回答以下问题: (i)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ii)请指出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之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