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0713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邢台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第卷 阅读题( 65分 )甲 必考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是传说或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皇帝王侯,根据政治地位决定他们入本纪还是入世家,但情况又不尽然。西汉惠帝虽然当了几年天子,实际上是有职无权,没有起什么作用,所以本纪中没有他的地位。项羽是秦汉之际主宰天下的人物,吕后是惠帝朝的发号施令者,他们虽然没有天子的称号,却被列入到本纪。孔子没有侯爵,陈

2、胜是自立为王的,二人都列入世家,因为他们的历史地位堪与王侯相比。司马迁的上述安排,可谓独具慧眼,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也是合乎逻辑的归纳。史记各层次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了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如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伍子胥都是军事家,他们的传记前后相次。苏秦、张仪是战国策士,他们的传记也紧紧相连。再看西汉人物的传记:韩长孺、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是抗击匈奴的将领,故韩长孺、李广传记后面插入了匈奴列传,然后是卫青、霍去病的传记。通过叙述西汉中央王朝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使几位相关人物的传记以类相从,前后相次,发展轮廓非常清晰。司马迁对人物传记次序的巧妙编

3、排,造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与合传。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则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合传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酷吏列传货殖列传等,都是专门为人物设立的合传。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有时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叙廉颇事迹,很快引入蔺相如,然后叙述两人交欢恩怨,中间又插入赵奢、李牧传记,最后以廉颇事终结。这篇传记叙述的都是赵国将相的故事,可谓以类相从,是合乎逻辑归纳,它又生动地展现了赵国兴亡的历程,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性。通过叙述某一类型的人物的所作

4、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人物合传以这种方式集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是追根朔源,提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司马迁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自矜攻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项羽本纪)。在分析造成吴起乱箭穿身悲惨结局的原因时,主张这是因他的“刻暴少恩”(孙子吴起列传)。以上见解都是很精辟的。1.下列对史记人物传记的“合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中的人物合传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B 史记中的人物合传是把某些相同

5、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C 史记中的人物合传中叙事手法高明,历史和逻辑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D 史记中的人物合传通过叙述某一类型人物来表现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司马迁在编排人物是的技巧十分高超,使史记形成了独特的叙事脉络B司马迁根据政治地位决定历史上的皇帝王侯入本纪还是世家,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C 史记对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上以时间为序,但又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D 史记的叙事不仅是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还追根溯源,提示出内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项羽是秦汉之际主宰天下的人物,史记中把项羽列入本纪,

6、司马迁是根据项羽的政治地位来决定的。B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老子、庄子和韩非子三人合记在一个传记中,这是司马迁根据以类相从的原则来决定的。C 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叙廉颇,中间又插入了蔺相如、赵奢、李牧传记,最后又以廉颇结束,可见这篇合传没有按时间顺序来排列。D 人物传记后面所附的“太史公曰”的内容,表现了司马迁在对事物因果关系探究时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7分)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秋而大获,足充葬用。及侯景寇

7、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及高祖镇京口,深相要结。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明彻亦微涉书史经传,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太建四年,征为侍中、镇前将军,会朝议北伐,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总统众军十三余万,发自京师,进逼寿阳,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阳三十里,顿军不进。诸将咸曰:“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明彻曰:“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

8、而克,景和惶惧遁走,尽收其驼马辎重。会周氏灭齐,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拔军。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及至清口,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寻以忧愤遘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三)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给:衣食充足,丰裕B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 寇:侵扰,劫掠C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 许:夸耀,自夸D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 笃:忠厚,诚实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明彻英雄本色的一

9、项是(3分)()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计口平分,同其丰俭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兵贵在速,吾知其不敢战明矣知事不济,遂从之A B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明彻幼年成为孤儿,为尽孝心和解决家用不足,十四岁就勤力耕种,于秋天获得大丰收,最终“足充葬用”。B后高祖与吴明彻诚恳相交,推心置腹,纵论天下大势,高祖认为吴明彻精通兵法,博览群书,堪称英雄。C太建四年,吴明彻被任命为侍中、镇前将军,率军十三余万北伐,在寿阳大败齐将皮景和,夺得辎重无数。D太建九年,吴明彻奉命北伐,并多次击溃敌军,后因军溃被俘。不久因忧愤生病,死在长安,享年六十七

10、岁。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4分)译文:_ (2)诸将咸曰:“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4分)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夜书所见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篱落:篱笆。8.诗开头两句中“送”“动”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好处。(4分)9.简析后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三)名句名篇默写(9分,每空1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刺秦王(2) ,

11、 ,谁主沉浮? 沁园春 长沙(3)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沁园春 长沙(4)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再别康桥(5)宜将剩勇追穷寇,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篇文章任选一篇作答)(22分)11、阅读下文,完成第(4)题。青衣花旦 海飞村主任在县剧团找到青衣和花旦的时候是下午,她们正在练功房里练功。她们看到斜阳把村主任的脸劈成了半明半暗的两半。村主任很年轻,但是穿得很土。村主任说我是球山村的村主任。她们就问球山村在哪儿?村主任说球山村在很高的山上。她们这才看到年轻的村主任脚上的解放鞋沾满了黄泥。村主任看到了她们的目光,

12、就很局促地移了移自己的脚步。村主任又说想请青衣和花旦去村里唱一场戏,清唱就行了。青衣和花旦相互看了看,她们不愿意去,她们就说我们要收钱的。村主任说收就收吧。她们说很贵的,村主任问多少?她们就说了多少。沉吟了许久,村主任说,贵就贵吧。她们说,我们怎么去,得坐车吧,还有山路怎么吃得消走?村主任说,我们早就有人等在山脚了,我们准备了轿子。如果你们不去,那么我也不回去了,请不到你们村里人不准我再回去。青衣和花旦对视了一眼,只好点点头。于是她们就去球山村。跟着村主任乘了两个小时的车,到一座山脚时,看到了两乘简陋的轿子,她们就上了轿。又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她们终于到了那个叫球山村的地方。许多村民围过来看,

13、他们的表情很漠然,他们没有看过穿得这么光鲜又长得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青衣和花旦往山脚下一看,怎么也没见底,云雾一片。青衣和花旦就面面相觑,吐了吐舌头。村主任指挥着大家干这干那,村主任说去把大爷、大婶接来,那两乘小轿就又开始工作了。简易的戏台已经搭了起来,村主任在家里招待青衣花旦吃过晚饭后,就陪着她们去了晒场戏台上点起了松明灯,台下也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全村人都赶来了。青衣花旦就上台,她们是收钱的,而且也不便宜,所以她们唱得很认真很卖力。她们唱了很多折子戏,从(楼台会到送凤冠,又从宝玉哭灵到(黛玉葬花。她们看到台下第一排坐着一对老夫妇,四周站满了人。演出快结束的时候,村主任站到了台上,松明灯噼噼

14、啪啪的响声中,村主任底气很足地说:乡亲们,从今后,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球山村人的爹妈!台下一片寂静,一会儿,呼声如潮: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的爹妈!青衣和花旦被吓了一跳,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她们看到坐头排的老夫妇的眼里泪光一闪一闪。然后她们接着唱,唱到月上中天,就结束了。村里人渐渐散去。村主任安排青衣和花旦住他对象家。村主任的对象长得裉俊,一双大眼睛,两根大辫子。在对象家门口,村主任对她们说,你们先住下,明天-一早我和你们结了账,然后派轿子送你们下山。青衣和花旦就说,好的。青衣和花旦与村主任的对象很聊得来,对象送给她们自己剪的剪纸,说可以贴窗花。青衣和花旦家里的铝合金窗不需要贴窗花,但是她们还是收下了。第二天早上村主任来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