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献县宏志中学高三数学理科仿真模拟卷 2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0670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献县宏志中学高三数学理科仿真模拟卷 2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献县宏志中学高三数学理科仿真模拟卷 2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献县宏志中学高三数学理科仿真模拟卷 2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献县宏志中学高三数学理科仿真模拟卷 2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献县宏志中学高三数学理科仿真模拟卷 2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献县宏志中学高三数学理科仿真模拟卷 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献县宏志中学高三数学理科仿真模拟卷 2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献县宏志中学2012届高三数学理科仿真模拟卷 23河北省献县宏志中学2012届高三数学理科仿真模拟卷23、选择题(毎小S 5分,共60分)1.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M,集合,则A. B N C. D.M2. 计箅的结果等于A. B. C. D.3. 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则a在b方向上的投影为A. B C. D.4. 已知,中,则此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A. 60 B. 90 C. 120 D. 1355. 已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 B. C. D.6. 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四个命题:若,则 若,则若,则或 若,则其中正确命题的

2、个数为A. 1 B. 2 C. 3 D.47. 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A. 0,16 B.0.32 C. 0.68 D. 0.848. 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沿X轴A. 向左平移个单位B.向左平移个单位C.向右平移个单位D.向右平移个单位9. 右面的程序框图给出了计箅数列an的前8项和S的算法,算法执行完毕后,输出的S为A 8B. 63C. 92D 12910. 5位同学站成一排准备照相的时候,有两位老师碰巧路过,同学们强烈要求与老师合影留念,如果5位同学顺序一定,那么两位老师与询学们站成一排照相的站法总数为A. 6B. 20C. 30D. 4211. 设则不等式的解集为A

3、B C. D.12. 设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与直线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包含边界)为D,P(X,y)为D内的一个动点,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A. -2B. C.0D.二、填空题(毎小題5分,共20分)13. 若复数(i为虚数单位)为实数,则实数m=_.14.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15. 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经过点P(l,4)的直线l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且点P恰为AB的中点,则=_16. 设f(x)是R上的奇函数,且=0,当时,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三、解答题(共70分)17.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数列满足,且=(I)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II)

4、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18. (本小题满分12分)某中学对髙二甲、乙两个同类班级进行“加强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对提高数学应用题,得分率作用”的试验,其中甲班为试验班(加强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乙班为对比班(常规教学,无额外训练),在试验前的測试中,甲、乙两班学生在数学应用题上的得分率基本一致,试验结束后,统计几次数学应用题渕试的平均成绩(均取整数)如下表所示:60分以下61-70 分7180分8190分91100分甲班(人数)36 111812乙班(人数8131510现规定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不含80分)的为优秀.(I)试分别估计两个班级的优秀率(II)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2X2列联表,并问是

5、否有75%的把握认为“加强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对提高数学应用题得分率”有帮助优秀人数非优秀人数合计甲班乙班合计参考公式及数据:0. 500. 400.25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h0.4550.7081.3232.0722.7063.8415.0246. 6357.87910.828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柱中,平面AB-CD,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2.(I)求三棱锥的体积V;(II)求直线BD1与平面ADB1所成角的E弦值;(III)若棱AA1上存在一点P,使得,当二面角的大小为30时,求实数A的值.20. (本小题满分12分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为动点,已知点,直线PA与PB的斜率之积为定值-1/2(I)求动点P的轨遂E的方程j(II)若F(1,0),过点F的直线I交轨迹E于M、N两点,以MN为对角线的正方形的第三个顶点恰在y轴上,求直线l的方程.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e为自然常数).(I) 求证:(II)若且恒成立,则称函数的图象为函数,的“边界”,已知函数,试判断“函数以函数的图象为边界”和“函数,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这两个条件能否同时成立?若能同时成立,请求出实数P、q的值;若不能同时成立,请说明理由.请考生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

7、 选修41:(本小题满分10分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在,中,.为钝角,点E,H分别是边AB上的点,点K和M分别是边AC和BC上的点,且AH=AC,EB=BC, AE=AK,BH=BM.(I)求证:E,H,M,K四点共圆(II )若KE=EH,CE=3,求线段KM的长.23. 选修45:(本小题满分10分)不等式选讲已知实数a,b,c,d满足,求ac+bd的最大值.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BACCD DAACD BB二、 填空题13.; 14.; 15.10; 16. 三、解答题17.解:由题意, 当时, -得 , 即 ,-3分又,故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4分由知,数列是等差数列,设

8、其公差为,则,所以,;综上,数列和的通项公式为-7分, , -得 ,-9分 整理得 , 所以-12分18.解:由题意,甲、乙两班均有学生50人,- 1分 甲班优秀人数为30人,优秀率为,- 2分 乙班优秀人数为25人,优秀率为,- 4分 所以甲、乙两班的优秀率分别为60%和50%- 5分 优秀人数非优秀人数合计甲班302050乙班252550合计5545100 - 7分注意到,- 11分 所以由参考数据知,没有75%的把握认为“加强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对提高数学应用题得分率”有帮助. - 12分19.解:在中,-1分 注意到点到面的距离即为四棱柱的高的长, 所以-3分以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空间直

9、角坐标系, 则, ,-5分,设平面的法向量,由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7分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8分,又, 设平面的法向量, 由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10分则,注意到,解得为所求-12分20.解:由题意,- 2分整理得, 所以所求轨迹的方程为,- 4分当直线与轴重合时,与轨迹无交点,不合题意; 当直线与轴垂直时,此时,以为对角线的正方形的另外两个顶点坐标为,不合题意;- 6分 当直线与轴既不重合,也不垂直时,不妨设直线,的中点, 由消得, 由得 -8分所以, 则线段的中垂线的方程为:, 整理得直线, 则直线与轴的交点, 注意到以为对角线的正方形的第三个顶

10、点恰在轴上,当且仅当, 即 ,-10分 , 由 将代入解得 ,即直线的方程为, 综上,所求直线的方程为或-12分21.解:证明:记,则,-2分令,注意到,可得,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4分,即,所以-5分由知,对恒成立,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记,则“恒成立”与“函数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同时成立,即对恒成立,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函数在时取极小值,-7分注意到,由,解得,-9分此时, 由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即=0,-11分 综上,两个条件能同时成立,此时-12分选做题22. 证明:连接, , 四边形为等腰梯形, 注意到等腰梯形的对角互补,故四点共圆,- 3分 同理四点共圆, 即均在点所确定的圆上,证毕- 5分连结, 由得五点共圆,- 7分为等腰梯形, 故,由可得, 故, 即为所求 -10分23.解: ,-5分,即 ,-8分当且仅当,即时取最大值 ,综上的最大值为 -10分 - 9 -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