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魏县魏城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题(一) 语文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0615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魏县魏城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题(一)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魏县魏城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题(一)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魏县魏城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题(一)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魏县魏城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题(一)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魏县魏城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题(一)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魏县魏城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题(一)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魏县魏城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题(一) 语文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城镇中学九年级(下)语文期末综合训练题(一)(适用于语文版,满分为150分,120分钟完卷)班级 学生 得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慨叹ki 不折不挠ro 倒退do 树干gnB、猗郁 y 心潮澎湃bi 秉烛bn 浸透jnC、当真dng 毋庸赘言zhu 玫瑰gu 顷刻qngD、劫掠ji 死心塌地t 脂粉zh 喷泉pn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声色俱厉 前仆后继 锲而不舍 揠苗助长B、坦荡如砥 惴惴不安 韶华灿烂 不屑置辩C、未雨绸缪 难辞其咎 倚马千言 忐忑不安D、富丽堂皇 说媒拉纤 翻天覆地 心恢意冷3、下面句子中

2、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杨树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仍努力向上发展,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B、至于“闲谈莫论人非”,则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条金科玉律。C、步行街上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真是济济一堂。D、春天的海南岛,风光旖旎,景色宜人,令人心驰神往。4、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 )前进的道路。人民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 )、( )和( )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A、开辟 寻找 揭示 发展 B、寻找 开辟 揭示 发展C、发展 寻找 揭示 开辟 D、开辟 揭示 寻找 发展5、对下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这个敏感的

3、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A、夸张 比喻 反复 B、 比喻 拟人 反复C、夸张 排比 拟人 D 、比喻 排比 拟人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果然灵验,今天是个大晴天。B、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C、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D、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二、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

4、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7、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聚室而谋曰 室:家人 B、指通豫南指:指向C、吾与汝毕力平险险:险峻的大山 D、杂然相许许:赞同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用法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惩山北之塞C、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D、秋水时至,百川灌河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 以君之力

5、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桓侯遂死 D、且焉置土石盖一岁犯死者二焉10、下列各句中,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写愚公决定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B、选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到“隐土之北”,是故事情节的开端,第二层写移山的情景,是故事情节的发展。C、选段围绕愚公移山主要有三种态度,依次是赞同、献疑、支持D、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孀妻有遗男、兴五人,且老的老,少的少,且运输工具落后,移山根本不可能成功。三、语言实际运用(共19分)11、将第二题语段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

6、之尾。 12、请发挥你的想象,说说诗人会如何反击纨绔子弟。英国诗人莫瑞是一位木匠的儿子,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纨绔子弟,这个傲慢的家伙想借题奚落诗人,于是高声地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个木匠?”诗人答道:“是的”。纨绔子弟挖苦说:“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木匠?”。诗人说: 。13、依照相关句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 , ;当你烦恼时, , ;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14、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完成后面题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7、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1)对“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郁孤台下清江的水,缓缓流淌,这中间混合着多少百姓的血和泪水啊!形象的描绘了江水和血水、泪水混在一起的情景。B江西赣州赣江水长年流淌着,这中间有着多少百姓的血和泪水啊。极力表现清水中含着血和泪的事实。C郁孤台下的江水清清的,长年流淌着,中间却充满了历史的血泪。江水是清的,充满了血泪是极力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D郁孤台下清长水长流,中间多少百姓的血和泪水啊!重在表现郁台下清江水中是百姓蒙难的地方。(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赏析。(3分) 15、根据原文填空

8、(10分)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度尽劫波兄弟在, 。(鲁迅题三义塔)商女不知之国恨, 。(杜午文泊秦淮)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无题中通过比喻表达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 , 。在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是 , 。孔子认为可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是 , 。约客中点题并表现客人久等不至心境的诗句是 , 。四、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 我们是一家人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

9、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

10、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 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但垄壁王工全。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

11、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如今,我早巳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选自畅销书摘20062 有改动) 16体验细腻情感,回答:(6分)(1) 第5段画线句“我的泪水掉了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 第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