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 第十章 公共行政监督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30378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行政学 第十章 公共行政监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公共行政学 第十章 公共行政监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公共行政学 第十章 公共行政监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公共行政学 第十章 公共行政监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公共行政学 第十章 公共行政监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行政学 第十章 公共行政监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行政学 第十章 公共行政监督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公共行政监督,第一节 公共行政监督概述 第二节 公共行政监督的类型,第一节 公共行政监督概述,一、公共行政监督的内涵与作用 二、公共行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三、公共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一、公共行政监督的内涵与作用 (一)内涵 1、监督 汉语一是监察和督促;二是古代官名。 英语supervision,上对下的指导、控制。 2、公共行政监督的定义 公共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察、督促。,(二)作用 1、预防作用 2、矫正作用 3、反馈作用,第一节 公共行政监督概述,一、公共行政监督的内涵与作用 二、公共行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三、公共行政监督的理论

2、基础,二、公共行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一)公共行政监督主体 主要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公民和新闻媒体等。 (二)公共行政监督的客体 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三)公共行政监督的内容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和履行职责时的失范行为和失效行为。 (四)公共行政监督的标准 宪法标准、法律标准、纪律标准、公共政策标准、职业道德标准等。,第一节 公共行政监督概述,一、公共行政监督的内涵与作用 二、公共行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三、公共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三、公共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 (一)“主权在民”思想 解决了人民应该监督政府的问题; 主张建立

3、议会,确立议会对政府的主导地位,为立法机构监督政府提供了合法性来源;同时,也为民众监督政府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分权制衡”思想 解决了人民应该如何监督政府的问题;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三)行政“经济人”假设 行政人员是关心个人利益的,是理性的,并且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追逐者。,第十章 公共行政监督,第一节 公共行政监督概述 第二节 公共行政监督的类型,第二节 公共行政监督的类型,一、内部公共行政监督 二、外部公共行政监督,一、内部公共行政监督,一、内部公共行政监督 (一)一般监督 1、层级监督 层级监督是指按照公共行政组织层级制上下隶属的等级而进行的监督。 包括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

4、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和下级行政机关对上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2、主管监督 主管监督是指各级公共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对下级公共行政机关的相应工作部门进行的监督。 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构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应工作部门的监督,上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对下级地方人民政府相应工作部门的监督。,3、职能监督 职能监督是指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其职权管辖的业务范围内对各级各类公共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 职能监督的主体只能是国务院或上级行政机关的主管公共资源或跨部门的业务职能部门。监督者与监督对象不一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二)专门监督 1、行政监察 行政监察是指在公共行政机关内或外设置专门的

5、公共行政监察机关,对公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督。 2、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是指在公共行政机关内部设置审计机关对公共行政机关的财政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遵守财经法纪情况进行的监督。,第二节 公共行政监督的类型,一、内部公共行政监督 二、外部公共行政监督,二、外部公共行政监督,二、外部公共行政监督 (一)立法监督 1、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2、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 3、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 4、质询和询问; 5、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 6、罢免政府组成人员。,(二)司法监督 1、检察机关的监督 法纪检查;经济检查;侦查监督。 2、审判机关的监督 (1)通过宪法诉讼进行的监督; (2)通过行政诉讼进行的监督; (3)通过国家赔偿诉讼进行的监督; (4)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的监督。,(三)政党监督 1、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党 对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2、党组织对政府具体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的过程实行监督; 3、推荐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政府重要职务; 4、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 5、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四)民众监督 批评和建议;控告;检举和举报;信访等。 (五)社会团体监督 (六)社会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公众舆论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