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中生物《22蛋白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29959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中生物《22蛋白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高中生物《22蛋白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高中生物《22蛋白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高中生物《22蛋白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高中生物《22蛋白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中生物《22蛋白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中生物《22蛋白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生物22蛋白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生物22蛋白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一、设计思路1、 本节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与遗传部分联系很多。 2、 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宜采用“提出问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3、利用“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既有科学方法, 又有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

2、更有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对学生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二、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4)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阅读“科学史话”与“科学前沿”,知道了我国在蛋白质研究方面的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 能力方面(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

3、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法 合作学习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实验室,学生分组,分析材料,实验材料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课件呈现一幅非洲难民的孩子的图片,图名为“蛋白质严重缺乏的儿童”。学生通过图片的观察发现这些孩子有这样的特点:胳膊细,肚子大。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讨论,但不能明白原因,于是教师告诉学生其实这些孩子呈现的大肚子并不是脂肪的积累,而是由于血液中蛋白质量减少造成的严重水肿。并介绍“

4、大头娃娃”事件,抓住时机联系现实生活(比如一些中学生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而刻意不吃肉),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急切地期盼问题的解决,以维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很自然地引出本节的课题。引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回忆、联系,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提问: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哪些生物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思考回答:豆浆、花生种子匀浆等生物组织样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教师提问:你们还能够说出哪些食品中含蛋白质比较多?思考回答:瘦肉、鸡蛋、牛奶等食品中富含蛋白质。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师提问:有些食品

5、,如切面、面包等要添加氨基酸,为什么?思考回答:氨基酸是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成分,有的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教师提问:你知道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有什么重要作用吗?思考回答: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答案可以很多,不限定。)设计意图: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引入新课。为讲述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作铺垫。评价学生回答,引入研究主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3. 问题导学,主动获取知识。教师提问:蛋白质如何才能被人体利用?学生回答:消化成氨基酸教师提问:这说明氨基酸与蛋白质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过渡: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组成单位。那我们就从认识氨基酸开始认识蛋白质吧。多

6、媒体演示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学生分组探究氨基酸分子的特点教师提问: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有多少种?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主动获得氨基酸结构知识,尝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倾听学生之间的讨论,巡查学生书写的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总结出几种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点,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设计意图:氨基酸结构特点是学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基础,让学生自主对比观察,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化解难点的做法:将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比喻成一个人

7、:左手代表氨基、右手代表羧基、两条腿代表氢、躯干代表碳、头代表R基,这样形象比喻,学生就很容易记住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讨论:(1)判断某分子是不是氨基酸的依据是什么?(2)不同氨基酸分子的区别在哪儿?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感知知识形成,突出重点。过渡:我们了解了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现在就让我们研究氨基酸是如何组成蛋白质的,蛋白质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蛋白质的功能有什么联系?4. 加工信息,构建知识体系。多媒体演示内容:酶结晶体、牛胰岛素结构图、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图,学生分组探究蛋白质的结构特点教师提问: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氨基酸是

8、怎样形成蛋白质的呢?科学家是怎样开展研究的?介绍科学家人工合成蛋白质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学生活动: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文字、图解,与同学交流看法,获得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知识。设计意图:强调科学发展的过程,渗透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课文,完成“思考与讨论”。讨论: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2)20种氨基酸能够形成多少种蛋白质?学生活动: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文字、图解,与同学交流看法,获得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知识。思考回答,提出自己的猜想。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表达氨基酸形

9、成蛋白质的过程,猜想蛋白质的种类。学生活动:倾听,参与交流,形成对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认识。观察、阅读并思考。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用图解形式记录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说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化解难点的做法:采用学生们“手拉手”模型来示范,两个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比喻成两个人手拉手,即一个人的右手拉住另一个人的左手,“手拉手”即组成一个肽键,游离出的左手为氨基,游离出的右手为羧基,这样两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就形成了一个二肽。此时,失去了一个水分子,含有一个肽键,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假如第一排有8个学生手拉手,相当于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

10、形成一个八肽。这时8个人手拉手时,可以看到有(8-1)个“手拉手”,游离出一个左手和一个右手,相当于这个八肽含有(8-1)个肽键,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由此可以推广到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多肽链时的情况是:失去的水分子数=所含的肽键数=n-1,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假如在教室中,第一排8个人手拉手,第二排7个人手拉手,相当于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另外7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另一条多肽链。此时这两排人的“手拉手”有(8-1)-2个,游离的左手有(1+1)个,游离的右手有(1+1)个。相当于这两条多肽链形成时失去的水分子数=含有的肽键数=(8+7)

11、-2个,游离的氨基至少有2个,游离的羧基至少有2个。由此可以推导出,某一个蛋白质假如有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组成,则形成这个蛋白质的多肽链时失去的水分子数=含有的肽键数=(n-m)个,游离的氨基至少有m个,游离的羧基至少有m个。这样用“手拉手”模型就轻松地化解了脱水缩合这个难点。5. 阐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促进理解。教师提问:蛋白质执行哪些功能呢?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实例和向学生分发能说明蛋白质作用的各种文字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归纳。讨论: (1)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有怎样的关系? (2)人类研究蛋白质的功能有什么意义?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方面开

12、展了哪些研究?学生活动:回答问题,了解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中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中国科学家在生命科学研究前沿的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相关情感。6.练习反馈与矫正。教师事先把有关练习题按照难度梯度从易到难编排成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第四关和难关,计算机做好交互,让学生能自由选择第几关设计意图:以闯关游戏的形式设计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设计成交互状态,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的教学理念。预期课堂上再掀起上个高潮通过对练习情况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7.系统归纳小结:播放

13、有关本节知识小结的Flash动画,学生观看,思考,巩固本节内容。本节课的学习要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多样性的原因。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通过观察对比、图文知识运用:通过例题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学生活动:学生简要回答出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的结合方式、肽链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的过程;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及功能的多样性。得出结论: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获得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基本认

14、识。8.提出课后思考或进一步探究的问题:(1)不同的生命个体含有的蛋白质种类是否相同,为什么?(2)不同生命个体中的同一类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是否一样?空间结构是否相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由什么决定的?(3)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有哪些?缺少这些蛋白质对人体会造成什么影响?八、评价1、 通过“课后练习”、“自我检测”等对学生的知识目标进行评价2、 通过问卷调查的情况评价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关注情况3、 通过“思考与讨论”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能力目标九、反思与总结1、“问题探讨”中学生的讨论给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要利用学生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认识,开展教学活动。2、“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的内容虽

15、然不作为教学要求,但是它们可以成为教学的素材。比如学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内容时,可以介绍科学家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其中既有科学方法,又有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更有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对学生也是一种情感教育。3.组织学生总结了蛋白质的功能后,提出“科学家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呢?”“科学家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怎样?有哪些新的成果?”等问题,再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或上网查询等方式,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空间更加广阔。十、教学设计流程图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蛋白质的作用食物中添加氨基酸举例学生活动:观察蛋白质功能示例,并讨论回答问题总结蛋白质的功能讨论回答引入氨基酸及种类问题:氨基酸怎样形成蛋白质学生活动: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学生活动:理清概念的关系,并提出假设小组合作:完成思考与讨论表达与交流:描述蛋白质形成过程,获得新知识讲解:形成对蛋白质结构及其多样性的认识拓展思维总结与评价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