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馆陶县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29867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馆陶县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馆陶县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馆陶县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馆陶县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馆陶县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馆陶县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馆陶县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第I卷 客观题(36分)一、课内基础知识(36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媛(yun)女 颤动(zhn) 氓(mng)之蚩蚩 发酵(xio) B.倩(qin)影 袅娜(n) 长歌当(dng)哭 乘彼垝(gu)垣C.流觞(shng)曲水 放浪形骸(hi) 游目骋(chng)怀 嗟(ji)悼D.氛(fn)围 潜(qin)能 淇水汤(shng)汤 将(qing)子无怒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倩影 精悍 嬉笑 没精打彩B.婉然 瞌睡 噩梦 绿树成阴C.厮杀 垝垣

2、 缈茫 其黄而殒D.斑驳 渺茫 桑葚 蒙蒙细雨 3、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C.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迷人的天山牧场游目骋怀,我看到落日的余晖与碧绿的草原互相辉映,宛若一幅灿烂的油画。B.敌我势力既相差太远;我们就不能暴虎冯河;要以智取胜。C.世间万物品类之繁可谓恒河沙数,而你我在其间便是沧海一粟。 D.通过对剧本的深入理解,她对人物情感的把握日趋准确,在元旦晚会上,她目送男主人公出征时那期期艾艾的眼神,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A.扶贫工作组的同志经常下到农村了解情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B.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传世之作,曾入选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历来为广大师生所喜爱。C.孔雀东南飞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使读者了解了刘兰芝、焦仲卿坚贞的爱情以及封建家长制的罪恶。D.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6、下列各组中每句均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共其乏困 朝济而夕设版焉B.秦王必说见臣 卒起不意 秦王还柱而走C.不可不蚤自来谢 沛公军霸上 夫晋,何厌之有D.要项伯 令将军与臣有卻 籍吏民 7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C.范增数目项王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旁边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信:确实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兴:高兴D.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9、选出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 )。A.何为其然也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而今安在哉 D.大王来何操10、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然力足以至焉B.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

5、.有怠而欲出者 而记游者甚众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11、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每当看到前人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C.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译: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大家依次坐下。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听任苇叶般的小船飘流

6、到各处,越过苍茫的江面。12、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译: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B.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因此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译: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7、。第II卷 主观题(114分)二、古诗文阅读、翻译及默写(28分)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早寒有怀 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1)题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作简要赏析。(4分)(2) 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任选一联赏析。(4分)14、默写(10分,每空1分)(1)唯江上之清风, 。 ,目遇之而成

8、色。(赤壁赋)(2)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短歌行)(3) , ,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离骚)(4)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氓(5)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15、翻译下列句子。(10分)(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分)(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小题。(26分)读 树李国文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读

9、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劳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独特的个性,如果说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世界上也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也是一个形态相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读树如看人,尤其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人。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

10、,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斗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生活轨迹。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上了年纪的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不太振作的针叶,留下了太多的时光痕迹,好像时间在古老的身躯里凝滞住了,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因此,整个太庙里面,那满园关不住的春色,那片郁郁葱葱,青绿苍

11、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了,老树的光辉,已是昨日的事情。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出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

12、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出现,才形成这一片怡人的景色。买书,看压缩在书中的空间和时间;看树,阅读大自然,那可是活生生的大块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就像园子里的这些新的、老的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16、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6分)A. 这篇散文文字平实,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将客观的眼前事物与历史的人生

13、的思考自然地结合起来,阐述了“读树”带给人的无穷启示。B. 第一段写书市中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是为了说明自己难与年青人“赛力气”,这也与后面写人的世界和新人辈出等内容相呼应。C. 文章将“书”与“树”两种记录人世与自然变迁的事物巧妙而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主要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界新旧事物更替的感慨。D. 作者认为“树和人一样”“有他自己的独特个性”,文章第二至第五段比较充分地表现了古树和新树的特点,为最后两段的深化主题做好了铺垫。E. 本文告诉我们:只要善于用眼光去捕捉,用心灵去体悟,一切都是可以读的。作者就是仅凭对太庙里有着丰富阅历的古树的解读来抒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的。17、 如何理解“老树

14、”与“新树”的寓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6分)18、 文章三、四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6分)19、 结合文章的主旨,联系现实生活中某方面存在的问题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8分) 四、作文(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成功,是人们一生追求的目标。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成功”人士呢?是十年 寒窗后金榜题名,还是从一介布衣到位高权重?是从身无分文到亿万富翁,还是从默默无闻的草根成为举世闻名的明星?还有一些人,比如:为了正义事业壮烈牺牲的无名烈士;助人为乐,不图回报,终生清贫的爱心奉献者;奋力拼搏,从不放弃,一生平凡的普通百姓他们的人生是否也算得上“成功”?对此,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呢?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