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328385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知识积累(共20分,16题每小题2分,7题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訾詈(z l) 忸怩(ni n) 横亘(gng) 甘之如怡(y)B.纤巧(xin) 嗽口(sh) 搽粉(ch) 大大落落(lu)C.泥淖(no) 梵婀玲(fn) 弄堂(nng) 管窥蠡测(l)D.相勖(x) 霓裳(chng) 肄业(y) 义愤填膺(yng)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

2、施 / 采之欲遗谁 D.秦王还柱而走 / 还必相迎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场秋雨过后,秦岭秋意渐浓,层林尽染,红叶青松相映成趣,绚丽的色彩堆成了一幅重彩油画,真可谓人间仙境,秀色可餐。B.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得有千金买骨的气魄,以人为本,在人才质量以及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C.虽然有数百篇的小小说佳作被选入语文教材,但真正被社会认可的、可能会被写进文学史的小小说作家实属雪泥鸿爪。D.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是人们保持判断力和思想定力的不二法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一件青铜器如果说都铭记着

3、一段尘封的历史,那么青铜器修复工作便是将这些破碎的记忆重新拼补起来。B.相比于读者更为熟悉的纵横飞跃式的科幻作品,北京折叠抛弃了建构一个宏大体系的做法,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C.有关统计调查显示,近几个月我市空气质量下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环保专家分析认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污染源的首要因素。D.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经历了近一年的行业爆发式增长之后,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行业监管趋严,我国的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平稳增长。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古以来,中国有着广大的诗歌需求,甚至有一种诗歌崇拜的氛围,在其背后,是因为中国

4、有着广大的心灵市场。 , , 。 , ,。而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境界也就是心灵层次,从而不断自我超越,最终达到安心而诗歌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心灵的学习或者说学问好的诗歌作品能让他人读了以后感到动心而这一点,也许正是当代人最需要和最渴求的体验诗中情感,领悟诗中意境,同样达到安心的效果诗歌的起源是感于心动于情,其过程是从心出发,用心写作,也可以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A. B.C.D.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B.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被钟嵘称赞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作品是创作于东汉末年的孔雀东南

5、飞。 C.曹操,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短歌行等诗歌抒发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这种诗歌的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D.维克多雨果,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8分,每空1分) (1)氓当中用“ , ”两句写出淇水、湿地都有一定的限制, 反衬出男子的变化无常。 (诗经氓) (2)离骚中表现屈原只求保持本心的美好,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在乎的句 子: , 。 (屈原离骚) (3)短歌行借用诗经里恋人之间的思念来比喻对人才渴求的诗句是 “ , ”。 (曹操短歌行) (4)赤壁赋中紧扣水

6、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指出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两 句: , 。 (苏轼赤壁赋)二、阅读鉴赏(共4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我是歌手已成为国内顶级的综艺节目,虽然参赛歌手基本以流行金曲和炫技高音为竞争手段,但这就是当今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因此丝毫无碍于吸引数量可观的大众观众。李健的出现,可以说打破了节目的惯常格局:他善于轻声吟唱,不会面红耳赤地升Key拔音;坚持民谣小调,不会投其所好地选择经典口水。这当然一方面会使自己在投票中面临风险,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出奇制胜。事实正好

7、是后者,听惯了高门大嗓和熟烂旋律的观众被这种温婉细腻和柔美飘忽吸引打动了。形容李健如一股清风一点没错,他在主流音乐、大众舞台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将徘徊在边缘舞台的民谣支流引入其中。 李健承接了大陆民谣浪潮,然而不同于前辈历经沧桑般的回望青春、絮叨记忆,李健大部分时间是任凭岁月流走的,清澈和纯洁永远与他相伴相随。他无意于叙写完整的故事、描绘具体的人物,只在乎抽象的意念和情绪。和汪峰的歌词里总是频繁出现彷徨、失落、孤独等词汇一样,李健的歌里永远吟唱着爱、思念、向往、美好、圣洁、月光、星辰、白云、湖水、童年、年华,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时光怎样残忍,都被融化在他轻雾般的幻境之中。因此他的音乐一定是安静的、

8、超脱的、婉转的,也只有这种反复的抚慰才能安放那些飘忽的情丝。李健具备娴熟的古典音乐基础,信手拈来的华丽乐章和悠扬的编曲伴奏,必然是易于大众接受的优美歌路。所以李健只是民谣传统的自然延续,并非先锋性和开创性的歌者。他的歌是一首首抒情诗,而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都不可能只靠抒情就传诵千年。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李健的选曲基本没有跳脱以往的风格,只有一首陀螺是批判性反思性的歌曲,却依然被他的嗓音柔化软化,完全失去了原唱者万晓利的困惑感、失望感。但也正因为如此,李健才受到欢迎,综艺娱乐节目的观众期待的是即兴的陶醉和廉价的感动,而非多想一层的深刻。除了登上过春晚的当你老了和琼瑶苦情歌在水一方,李健在比赛中演唱的

9、其他曲目都不是新歌,也都没有在大众层面真正流行过,哪怕原唱者有足够的名气、足够的金曲。同时,太久的安静总会失之于平淡,这是李健最大的危险。他的歌永远飘在云端,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乍听时会觉得梦幻清爽,飘得久了就会缺氧头晕。而那时,也正是李健回归自己、回归往昔的时刻。李健这一次文艺性的胜利是诗意想象的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真正的中产阶级和小资是不会满足于、甚至不屑于关注一档大众综艺娱乐节目推出的歌手的。而且当李健成为大众偶像时,便再也无法适用于小资和文艺青年们彰显独特品味、区别主流审美的本质需求了我的李健不能是大家的李健,大家的李健不是我的李健。8.下列关于李健音乐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A.李健的音乐承继了大陆民谣的特点,但他摈弃了前辈历经沧桑般的回望青春、絮叨记忆,任凭岁月流走,清澈和纯洁永远与他相伴相随。B.李健的音乐只在乎抽象的意念和情绪,不在乎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的具体性,他的歌里永远吟唱着爱、思念、向往、美好、圣洁、月光、湖水、童年等。C.李健音乐中吟唱的内容不像汪峰的音乐那样频繁出现彷徨、失落、孤独等词汇,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时光怎样残忍,都被融化在他轻雾般的幻境之中。D.李健的古典音乐基础扎实,他能信手拈来华丽的乐章和悠扬的编曲伴奏,用反复的抚慰表达飘忽的情丝,其音乐显得安静、超脱而婉转。9.下列对李健在我是歌手节目中获得观众认可原因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顺

11、应了当今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基本以流行金曲和炫技高音为竞争手段,为该节目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大众观众。B.坚持选唱民谣小调,表演时轻声吟唱不飙高音,温婉细腻而柔美飘忽,出奇制胜,打破了节目的惯常格局,让观众耳目一新。C.在音乐处理上,即使是饱含着哲理的作品,李健也把它唱得很柔软,使之既保持原作的情调,又能带给观众即兴的陶醉和感动。D.李健在比赛中演唱的作品都不是新歌,而是那些名气大的原唱者演唱的含金量高、但都没有在大众层面真正流行过的作品。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健将边缘化的民谣支流引入主流音乐、大众舞台,但他只是民谣传统的自然延续者,并非先锋性和开创性的歌

12、者。B.李健的音乐有很强的抒情性,这是他突围的利器,但仅凭这样的作品,他不可能在音乐的道路上长久受到观众的追捧。C.李健最大的危险在于,长久的安静容易让观众产生平淡乏味之感。而那时,李健需重新回归自我、回归往昔。 D.李健的胜利是文艺性的胜利,是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因此,成为大众偶像是李健的荣耀,同时也是他的悲哀。(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11-13每题2分,第14题6分)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1-14题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

13、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

14、感于斯文。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修短随化(长) 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B.信可乐也(实在) 自可断来信(音信) C.少长咸集(年轻人)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会儿) D.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尽兴)1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夫人之相与 B.不知老之将至C.及其所之既倦 D.亦犹今之视昔1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兰亭集序就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B.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种记年法叫做干支纪年法,如“癸丑”“壬戌”,2018年是戊戌年。C.禊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边嬉戏洗濯,以祈福消灾。D.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做凭验。符契,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发布命令的信物,是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