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市规划讲课资料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319303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城市规划讲课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哈尔滨城市规划讲课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哈尔滨城市规划讲课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哈尔滨城市规划讲课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哈尔滨城市规划讲课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城市规划讲课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城市规划讲课资料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哈尔滨,2,走进 哈尔滨,3,哈尔滨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性质: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城市规模: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规模39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365km2;202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规模4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458km2。城市空间总体规划发展格局特点为“12918”,规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富有活力的“一江、两城、九大组团、十八个聚集区”的城市空间结构。(1)以“一江、两河、三沟、四湖”为依托,构筑生态框架。(2)“一主五副”构筑城市公共中心。(3)形成“五大产业基地”。,4,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图,5,市域城镇现状分布图,6,人口规模:2003年哈尔滨市现状人口规模为347万人。用地规模:2003年哈尔滨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93平方公里。平均每人建设用地:84.4平方米/人。,7,世纪之初,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大潮为哈尔滨市的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式市场运行机制,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省现代化”的构想,因此,城市必须更新、扩展,从而满足新世纪城市发展竞争的需要。本次行政区划调整规划,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适应上述背景需要,对其周围关系密切的县(市)进行从新定位,从根本上提高城市承载力,增强城市功能,壮大中心城市实力,提高

3、哈尔滨市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竞争力,8,哈尔滨 这五年,新区开发建设取得累累硕果 北国水城、科技创新城、哈南工业新城、松花江避暑城破茧而出,打开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拉开了城市建设的骨架。 经济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 以高新技术、新型工业化项目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和以物流、金融、文化、旅游项目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攒了强大后劲。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路桥建设创造了堪比深圳、北京、上海速度的“哈尔滨速度”,城市载体功能全面提升,吸引力进一步增强。,9,实施以水定城战略,围绕松花江这一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总纲,突出人水和谐发展,做足以水兴城、以水富城、以水丽城的大文章,

4、让母亲河真正成为哈尔滨的中轴和脊梁,为构建“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10月13日,投资16.47亿元、全长4公里,新中国成立以来哈尔滨首次自行组织建设的第一座特大型跨江桥松浦大桥,经过两年半的施工全线通车;2011年9月28日,投资6.66亿元、全长3.2公里,历时17个月建设的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全线通车;2011年11月6日,投资18.81亿元、全长7公里,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最长、全国钢结构叠合梁跨度最大的超大型跨江公路大桥阳明滩大桥,历经18个月的建设全线通车。三座新建跨江大桥创造了哈尔滨百年建设史的奇迹,使三环以内跨江通道由原来的双向5车道扩至双向2

5、6车道,通行能力由原来的每小时6000辆提高到每小时3万辆,基本保证了未来10至15年南北两岸交通快捷通畅。,10,哈市主城区空间发展策略空间发展策略概括为:“北跃、南拓、中兴”。主城区空间形态与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一江、两城、九大组团”的主城区空间结构。以松花江(一江)为轴线,联系两岸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形成江南、江北两大城区(两城),构筑中心、群力、哈西、哈东、平房、前进、松浦、利民、呼兰九大组团,建设功能分区明确、组团布局合理、楔形绿地相隔、人居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网络便捷、风貌特色突出的生态型园林城市,11,北跃全面实施江北地区大开发、大建设,集科技、文化、生态功

6、能于一体的现代蓝色智慧新城迅速崛起。南拓依托哈南地区原有工业基础,整合周边工业园区,着力打造新型工业化体系,哈南工业新城显雏形。 中兴按照现代大都市标准,对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四个老城区进行全方位改造,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观。,12,城市建设用地延伸图,13,城区产业空间发展:构建“一主五副”城市公共中心;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形成八大工业区。 空间结构示意图:,14,规划目标:以新区开发为主,旧城改造为辅,分阶段实施,整体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目标。城市产业发展空间结构图:,15,以将哈尔滨市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经济、商贸、信息、金融、交通、科技文化的中心城市为目标,构筑“一主四副”城市公共中心、

7、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用地、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共六个专项规划城市居住用地规划图 :,16,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以一江、两河、三沟、四湖城市水系为纽带,以南河北岛,东山西湖为绿化重点,形成城市总体生态框架,以此为基础。结合“三环、三纵、四横、八园、八片”的布局形成城市绿地系统,1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 道路网以完善布局、优化道路为目标,形成以快速路,主干道为骨架,次干道为辅助;支路网均衡,衔接良好的城市道路网络。到2020年,城区干道里程达到1611公里,18,明确对未来二十年的郊区发展方向,进行乡镇功能分工布局,形成特色鲜明、分工明确的产业体系结构。同时按此布局构

8、建支撑体系,将各乡镇产业落位、落实,构建特色乡镇、村屯、产业基地等,为解决哈尔滨市效区的“三农”问题提供良好功能载体,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交通网络便捷、产业特色明显、功能分区明确、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风貌特色突出的新型城郊框架 目标: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围绕“五个基地,一个中心,一座名城”的发展构想,建设经济发达、人居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主要标志:1、城市化水平达60%。2、产业功能区整合。3、环境建设内容包括:中心区绿地系统建设、生态廊道建设、风景旅游名胜区建设、住宅建设。,19,总结: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地区

9、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把哈尔滨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重视城乡统筹发展。确定的7086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为周边农村服务。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46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8平方公里以内。根据哈尔滨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加快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加强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城市发展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集约化道路,坚持节流、开源、保护并重的原则,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提出的各类环保标准限期达标。,20,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