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及并发症处理(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318339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切开术后及并发症处理(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气管切开术后及并发症处理(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气管切开术后及并发症处理(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气管切开术后及并发症处理(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气管切开术后及并发症处理(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管切开术后及并发症处理(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管切开术后及并发症处理(课堂PPT)(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及并症的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常有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吞咽反射抑制,导致消化道分泌物易误入呼吸道,同时颅脑损伤多并发肺挫伤、肺水肿,表现呼吸急促,大量泡沫样血性痰。因此,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死腔 ,降低呼吸阻力,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脑组织缺氧,及促进细胞恢复,常需气管切开。但各种有创伤性人工气管失去了正常气管温暖湿润环境和阻止细菌入侵功能,且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极易引起呼吸道并发症而加重病情。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气管切开术后导致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就显得极为重要。现将要点综述如下:,2,临床常规护理1,一般环境因素: 1、气管切开后的病人应安置于监护室内,

2、专人予以全面日常护理,保持室内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室温18-20度,相对温度6070%。 2、每天用消毒水拖地板及擦拭家具。 3、每日通风30分钟以上,病室内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定时监测消毒效果。,3,临床常规护理2,保持适当体位,防止套管脱落: 1、气管切开后患者的体位不宜过多变动,翻身改变体位时动作应轻柔,保持头颈上半身在同一直线上,并同时转动,以免套管脱出而发生呼吸困难。 2、烦燥的病人应适当约束肢体,防止拔管。 3、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的病人,体位要有利于引流,防止逆流造成颅内感染。 4、床旁需放备用套管,以防脱管时使用。 5、气管内管消毒取出时注意方向。,4,

3、临床常规护理3,正确的吸痰护理: 1、应严格无菌操作,物品专人专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2、吸痰前要检查吸痰器压力,吸痰管是否通畅,吸痰管的外径不应超过气管套管内径的一半。 3、吸痰时吸痰管一定要在无负压的情况下轻轻插入深约8-12cm或不能插入为止。随后在有负压的情况下退出,分泌物多的地方稍作停留,动作要轻柔,禁止粗暴操作,每轮吸痰不超过2次,否则病人易产生剧烈咳嗽,喉头痉挛,呼吸抑制,导致缺氧而加重病情(脑缺氧,水肿或出血)。 4、对咳嗽比较好的病人可适当刺激病人自行将深部的痰由气管套管喷出,然后再从气管切开口内吸净残余痰液而避免深部抽吸。 5、近年来已应用一次性吸痰三通管,可保证吸痰时供

4、氧(使用呼吸机者)。,5,气管切开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气管切开后常见并发症: 导管阻塞 感染 脱管 1、导管阻塞:可影响肺通气量或换气功能,导致缺氧窒息,故应对气管套管内管清理。 2、感染:机械通气病人发生肺部感染机会增加4-66倍,病死率高达25%-50%。气管切开后肺感染率随气道温化程度的隆低而升高,昏迷病人鼻饲过程中胃液反流误吸与肺炎有密切关系。病人平卧位是引起误吸的重要因素。病人的口咽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是重要的感染源。0.01ml的口咽分泌物中即有100000个细菌。故气囊放气时气囊隐窝处的分泌物易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肺感染。 3 、脱管:发生脱管时病人出现有效的呼吸通道发生窒息。

5、引起急性缺氧,甚至循环骤停。,6,气管切开后常见并发症防治1:,1、 加强气道湿化: (1)、湿化液的选择:最常用的气道湿化液为0.9%盐水250ml+庆大8万单位+氟美松5mg+糜蛋白酶10mg。对肺部感染者可针对性的加敏感抗生素,以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抗菌等治疗作用。还有人主张用0.45%盐水代替生理盐水。有人用生理盐水200ml+1.25碳酸氢钠20ml+沐舒坦3mg行气道湿化。或用1.25%碳酸氢钠进行气道湿化和预防肺部感染效果更为有效。 ( 2)、 湿化方式的选择:包括盖套管的敷料湿化、气管内直接给药、雾化吸入。气管内给药又分间歇给药及持续给药。雾化吸入包括超声雾化和氧气雾化法等

6、各种气道的湿化方式。都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最适宜的气道湿化方式,减少感染率。,7,气管切开后常见并发症防治2:,2、 预防感染: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疾病本身、侵入性操作、抗生素的应用、住院时间及环境因素等。气管切开后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及预后。预防感染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建全的预防医院感染制度和措施,不断强化医护人员 的院内感染知识。 (2)、重视医护人员手部清洁,应一人次一洗手、消毒,以切断传播途径。对特殊感染的病人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 (3)、增强患者抗病能力:可根据需要给予胃肠道要素饮食、静脉补充高营养等。 (4)、加强基础护理,每日早晚做口腔护理各一次,定时吸痰、翻身拍背。每日行温水擦洗,保持皮肤清洁。 (5)、确实做好局部创口的护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6)、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调整用药,尽量缩短用药时间。,8,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