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5(专题1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317698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5(专题1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5(专题1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5(专题1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5(专题1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5(专题1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5(专题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5(专题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测试5(专题11)(选修35内容)(时间:60分钟满分:9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并留在其中,A、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如图X51所示则在子弹打击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图X51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无法判定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2图X52中曲线a、b、c、d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径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

2、里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图X52Aa、b为粒子的径迹Ba、b为粒子的径迹Cc、d为粒子的径迹Dc、d为粒子的径迹3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C原子核,它放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内切的圆,圆的直径之比为71,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应为()ACeB BCHeBeCCHB DCeN4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X53.用频率为的普通光源照

3、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荷量)()图X53AU BUCU2hW DU5两个小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已知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14 kg,m22 kg,A的速度v13 m/s(设为正),B的速度v23 m/s,则它们发生正碰后,其速度可能分别是()A均为1 m/s B4 m/s和5 m/sC2 m/s和1 m/s D

4、1 m/s和5 m/s6如图X54所示为一真空光电管的应用电路,其阴极金属材料的极限频率为4.51014 Hz,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图X54A发生光电效应时,电路中光电流的饱和值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B发生光电效应时,电路中光电流的饱和值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度C用0.5 m的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D光照射时间越长,电路中的电流越大7氢原子能级如图X55所示,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图X55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 nmB用波长为325 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C一群处于n3能级

5、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D用波长为633 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8质量为M、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X56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图X56Amv2 Bv2CNmgL DNmgL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9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开始时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滑块间用绳子连接(如图X57

6、甲所示),绳子烧断后,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图乙为它们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频闪的频率为10 Hz,由图可知:甲乙图X57(1)A、B离开弹簧后,应该做_运动,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200 g、300 g,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闪光照片有明显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地方是:_(2)若不计此失误,分开后,A的动量大小为_kgm/s,B的动量的大小为_kgm/s,本实验中得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这一结论的依据是:_10某同学用如图X58所示的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mAmB)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

7、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X58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X59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图X58图X59(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cm(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_(填正确答案标号)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

8、O点的距离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E测量水平槽面相对于O点的高度(3)实验中,关于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释放点越低,小球受阻力越小,入射小球速度越小,误差越小B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越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力越大,轨道对被碰小球的阻力越小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2分)11紫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4.5107 m,问:(h6.631034 Js,c3108 m/s)(1)

9、紫光光子的能量是多少?(2)用它照射极限频率c4.621014 Hz的金属钾能否产生光电效应?(3)若(2)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12如图X510所示,固定的光滑圆弧面与质量为6 kg的小车C的上表面平滑相接,在圆弧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 kg的滑块A,在小车C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2 kg的滑块B,滑块A与B均可看做质点现使滑块A从距小车的上表面高h1.25 m处由静止下滑,与B碰撞后瞬间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最终没有从小车C上滑出已知滑块A、B与小车C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小车C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忽略不计,取g10 m/s2.求:(1)滑块A与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的大小(2)

10、小车C上表面的最短长度图X510综合测试5(专题11)1C解析: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本题中子弹、木块、弹簧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竖直方向上受合外力之和为零,所以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系统除重力、弹力做功外,其他力对系统不做功,本题中子弹穿入木块瞬间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发热),所以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2D解析:由于粒子带正电,粒子带负电,粒子不带电,据左手定则可判断a、b可能为粒子的径迹,c、d可能为粒子的径迹,选项D正确3D解析: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放出粒子后,新核的速度与粒子速度方向相反,放出的粒子与新核所受的洛伦

11、兹力方向相同,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粒子与新核的电性关系相反,根据r,因粒子和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可由半径之比确定电荷量之比,即可根据电荷数守恒及质量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式为D.4B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nhWmv2(n2,3,4)在减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eU0mv2联立式得:U(n2,3,4),选项B正确5AD解析:由动量守恒,可验证四个选项都满足要求再看动能情况Ekm1vm2v49 J29 J27 JEkm1v12m2v22由于碰撞过程动能不可能增加,所以应有EkEk,可排除选项B.选项C虽满足EkEk,但A、B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发生碰撞后各自仍能保持原来速度方向(vA0,vB0),这显然

12、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C错误验证选项A、D均满足EkEk,故答案为选项A(完全非弹性碰撞)和选项D(弹性碰撞)6BC解析:在光电管中若发生了光电效应,单位时间内发射光电子的数目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光电流的饱和值只与单位时间内发射光电子的数目有关据此可判断A、D错误,B正确波长0.5 m的光子的频率 Hz61014 Hz4.51014 Hz,可发生光电效应,所以C正确7CD解析: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和能级跃迁规律,当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一定小于656 nm,因此A选项错误;根据发生跃迁只能吸收和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可知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

13、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以产生3种频率的光子,所以C选项正确8BD解析:小物块与箱子作用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小物块最后恰好又回到箱子正中间二者相对静止,即为共速,设速度为v1,mv(mM)v1,系统损失动能Ekmv2(Mm)v,A错误、B正确;由于碰撞为弹性碰撞,故碰撞时不损失能量,系统损失的动能等于系统产生的热量,即EkQNmgL,C错误,D正确9(1)匀速直线A、B两滑块的第一个间隔(2)0.0180.018A、B两滑块作用前后总动量相等,均为0解析:(1)A、B离开弹簧后因水平方向不再受外力作用,所以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离开弹簧前A、B均做加速运动,A、B两滑块的第一个间隔应该比后面匀速时相邻

14、间隔的长度小(2)周期T0.1 s,v,由题图知A、B匀速时速度分别为vA0.09 m/s,vB0.06 m/s,分开后A、B的动量大小均为p0.018 kgm/s,方向相反,满足动量守恒,系统的总动量为0.10(1)65.7(2)ABD(3)C解析:(1)如题图所示,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落点圈在里面,由此可见圆心的位置是65.7 cm.(2)小球做平抛运动时飞行时间相同,所以可以用水平位移的大小关系表示速度的大小关系实验中要测量的数据有:两小球的质量m1、m2,三个落点到O点的距离x1、x2、x.所以应选A、B、D.(3)入射小球的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碰前速度越大,相碰时内力越大,阻力影响越小,可以较好地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