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317554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时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KS11所示为打点计时器记录一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纸带一部分,D1是任选的第一点,D11和D21是第11点和第21点,若加速度是10 cm/s2,则该计时器的打点频率是()图KS11A10 Hz B20 Hz C30 Hz D40 Hz2一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KS12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图KS12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打点针压得过紧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

2、KS13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KS13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二、多项选择题4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得到(可直接测量得到,而不需经过计算)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 B位移C加速度 D平均速度三、非选择题5(2014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摸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周期T0.02 s),得到如图KS14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则相邻两个计

3、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s,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的表达式为vB_,小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图KS146(2014年大纲卷)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KS15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 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s.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9.80 m/s2.图KS15单位:cmx1x2x3x4hs10.7615.0519.3423.6548.0080.00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物块的加速度a_m/s2(计算

4、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因为_,可知斜面是粗糙的7(2016年山东临邑一中月考)利用如图KS16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滑块与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甲固定在斜面上,光电门乙的位置可以变化当一个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匀加速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乙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并用米尺测量甲、乙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记下相应的x和t值,所得数据见下表图KS16x/m0.0600.1590.3010.480t/s0.2000.3990.6010.800/

5、(ms1)0.3000.3980.5010.600(1)滑块每次都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设经过光电门甲处的速度为v0,下滑的加速度为a.则v0、a、x、t四个物理量之间满足的关系式是: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如图KS17所示的坐标纸上画出t图线图KS17(3)由(2)中所画出的t图象,得出滑块加速度大小为a_m/s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_.(g取10 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8(2015年河南、山西、河北模拟)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KS18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门1和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其中光电门1更靠近小球释放点),小

6、球释放器(可使小球无初速释放)、网兜实验时可用两光电门测量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并从竖直杆上读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图KS18图KS19(1)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KS19所示,则小球直径为_cm.(2)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不变,小球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v,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则h、t、g、v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h_.(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t图线,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根据图线可求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9某同学用如图KS110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图KS110(1)下列有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注

7、意让上、下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B将打点计时器与直流低压电源连接C应选择密度大、体积小的重物,释放纸带时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D应先释放纸带,然后接通电源(2)实验得到一条纸带,测得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KS111所示已知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中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s;从该纸带可知,重物的加速度大小a_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KS111(3)请写出本实验产生误差的两个主要原因:_;_.10研究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KS112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甲乙图KS112(

8、1)某同学的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填字母代号即可)(2)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s.(3)计数点6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6_(用题中字母表示)(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A解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相等且等于at2.由此可得sat2a2,所以f10 Hz.2D3C4AB50.106(1

9、)4.30(2)物块加速度小于g5.88 m/s2(或物块加速度小于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解析:(1)根据“逐差法”可得物块的加速度为a m/s24.30 m/s2.(2)假设斜面光滑,对物块受力分析可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agsin g9.80 m/s25.88 m/s2.根据aa可知斜面是粗糙的7(1)xv0tat2(2)如图D46所示(3)1.000.462图D468(1)1.170(2)gt2vt(3)2k解析:(1)读数规则为:主尺游标尺,d1.1 cm140.05 mm1.170 cm;(2)逆向思维,看成是从光电门2到光电门1的匀减速过程,有hvtgt2;(3)公式变形后有vgt,kg,故g2k.9(1)AC(2)0.029.63(3)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测量误差解析:(1)B中应接低压交流电源;D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A、C正确(2)由T得T0.02 s,a9.63 m/s2;(3)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空气阻力的影响;测量误差(以上三点答对两点即可)10(1)DCBA(2)0.1(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