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314936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将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I卷 (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价的主要是美苏 A进行“冷战”对峙 B 都为超级大国C军事实力接近 D共同对付法西

2、斯2二战后,美苏“冷战”导致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引起了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冷战”开始的标志 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华约的建立 D北约的建立3.二战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项经济手段,现在却成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推行马歇尔计划C组建北约 D 组建华约4下列关于两级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级格局形成的原因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5杜鲁门

3、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是反苏 D都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利益6.柏林墙修建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 B“冷战”的产物C两德对峙的产物 D 美苏争霸的产物7.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日本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 日本经济发展和

4、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占上风8.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9.英国旁观者评价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每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这一评价最有可能针对的是当今世界上的哪一个国家 A美国 B 德国 C日本 D 中国10.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A北约 B华约 C不结盟

5、运动 D 欧洲共同体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C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D商周时,为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12.“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和“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 讲究因地制宜C强调精耕细作 D 注重自给自足13.有“饮水灌田,分洪减灾”功效,哺育西蜀大地,创造“天、地、人、水”和谐共荣典范的水利灌溉工程是 A曹渠 B 都江堰 C白渠 D 龙首渠14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6、 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 B C D 15“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是当今一句网络流行。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 A精美的青铜酒樽 B色泽鲜艳的粉彩瓷C削铁如泥的钢刀 D 曲辕犁16.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还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17.在古代,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以及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中

7、国古代手工业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民营手工业18.“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棉花成为经济作物19.话剧立秋艺术地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A徽商 B 闽商 C 粤商 D 鲁商 20民谣“我有一头小毛驴我骑着去赶集。”“集”在宋代应属于 A城市 B 都市 C 草市 D 夜市21.宋代城镇化曾取得重大进展。汉口镇、佛山镇、景

8、德镇、朱仙镇四大名镇的崛起主要得力于 A国家政策的支持 B接轨世界市场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22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是中国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对闭关锁国政策理解准确的是 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B 严格限制海外贸易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D严格限制与英国交往23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客观条件有 航海技术的进步 造船技术的进步 罗盘的使用 西、葡两国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A. B C D24.古希腊的战略家米斯。托克利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时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荷兰 C 英国 D 法国25

9、.“它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年至1674年之间连接三次的战争。”这里的“它们”指的是 A西班牙与葡萄牙 B 英国与荷兰C英国与西班牙 D英国与法国26.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殖民主义登上了历史舞台。下列对殖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殖民主义的出现时历史的倒退 B殖民主义扩大了欧洲的资本积累C殖民主义促进了欧洲的兴旺 D殖民主义是殖民地的灾难27.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世界贸易 B 直接掠夺财富C掠夺工业原料 D倾销过剩商品28.17、18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

10、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 A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B英国地理位置优越C英国海军力量优越 D工业国对商业国和农业国的胜利29.工业革命密切了当时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最基本的媒介是 A先进的社会制度 B 领先的生产技术C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D价格低廉的商品30.“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缩小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性C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D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第卷(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

11、题共4小题,第31、32小题各12分,第33小题21分,第34小题10分,共55分。 要求: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31(12分) 阅读下则材料材料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12、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2)材料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生产关系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那么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分)32 (12分) 眼下,使古老“丝绸之路”延伸成为现代版“国际大合唱贸易的“一带一路”战略,正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南宋高宗谕大臣:“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而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寛民利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材料二 明初,政府规定“片板不许下海”隆庆元年,明政府开放海禁,但在船只数目、贸易地点等仍有许多限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期,流入我国的白银近1.5亿两17世纪后期流入2600余万两。然朝廷只图罢市舶,填平双屿港,烧毁出口大船,禁海令又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三1616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