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14734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文学(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国当代文学(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国当代文学(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中国当代文学(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中国当代文学(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下)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当代文学(下编) 新时期多元化文学 (1978),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概述 第一节 政治体制的变革与新时期文学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开展了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主要内容: 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和否定了“两个凡是” 。 撤销了1976年党中央作出的关于“反击右倾翻案风”和“天安门反革命事件”等 决定,为邓小平和“四五”天安门诗歌运动彻底平反。 大会还宣布:停止使用“

2、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口号,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并把“文革”结束后称之为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文艺界也很快把“文革”后的文学称 作“新时期文学”。于是这才有了“新时期文学”这一说法。 “新时期文学”的划分,除政治因素之外,还有文学自身的因素: 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发表了惊世骇俗的短篇小说班主任 (刘心武);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又发表短篇小说伤痕(卢新华),开创 了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文学流派“伤痕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

3、,尽管从1978年至今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曲折和起伏,如: 19801981年期间对话剧骗子、电影文学剧本在社会档案里、女贼、电影苦恋的批判; 1983年对文艺界开展的“清除精神污染”; 1987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90年代初对一些文艺思想和文艺创作的政治批判等等。 新时期的文学是建国以来最为繁荣和兴旺发达的文学发展时期。 当然,这一时期的繁荣并非突然出现,而是经历了一个必然的酝酿和准备过程:1976年年底1978年,这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上的“复苏”阶段。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被迫沉默的作家重新拿起了笔, 作品的数量不断增加; 停刊多年的文学刊物复刊。 文学创作的主题相

4、对比较集中揭露批判“四人帮”的罪行;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的丰功伟绩; 虽然这时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质量普遍不高,然而意义重大,因为它是汹涌 澎湃的新文学乐章到来之前必不可少的前奏和过渡。 新时期文学面貌发生重大变化,是1978年或者说1978以后。因此,“新时期文学”作为中 国当代文学分期的概念,它的开端准确地说是1978年。,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的特点: 第一、作家队伍的迅速扩大和创作的空前繁荣 新时期作家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在50、60、70年代,在历次文艺批判斗争中挨整、沉落,历经 坎坷和劫难的老作家: 诗人:艾 青

5、、公 刘、绿 原、蔡其矫、邵燕祥、流沙河、牛 汉 昌 耀、林 希等; 作家:王 蒙、高晓声、姚雪垠、端木蕻良、汪曾祺、陆文夫、 张贤亮、邓友梅、李国文、张 弦、从维熙、刘绍棠、宗 璞、林斤澜 茹志鹃、徐怀中等; 散文和报告文学家: 巴 金、孙 犁、杨 绛、徐 迟、刘宾雁 ,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二是成批涌现的文学新人 他们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数量之多,是建国以来任何时期所未曾有 过的。 这些新人,有的发表第一篇作品时已届中年,如: 张洁、冯骥才、高行健等; 有的早在60年代或文革中就发表作品,但产生较大影响,却是在新时期,如:谌容、刘心武、古华、蒋子龙、周克芹、沙

6、叶新、 理由等; 更多的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才是真正的文学新人,如: 贾平凹、王安忆、张承志、张辛欣、陈建功、韩少功、阿 城、郑 义、邓 刚、梁晓声、张抗抗、郑万隆、铁 凝、何立伟、舒 婷、北 岛、 顾 城、江 河、 杨 炼、傅天琳、杨 牧、雷抒雁、周 涛、梁小斌、 莫 言、马 原、刘 恒、 刘振云、池 莉、方 方、苏 童、 棉 棉、 皮 皮、卫 慧、九 丹 ,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新时期文学的创作,无论在小说、诗歌、散文、还是戏剧,不仅在数量上 有很大发展,在质量上更有极大的提高。 但各种文学体裁的发展并不均衡。 新时期散文 曾出现过不少知名作家和优秀作品,如: 余

7、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贾平凹的月迹商州散记; 张承志的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 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等散文集以及徐迟、黄宗英、 陈祖芬、钱钢、刘亚洲、贾鲁生等人的报告文学作品,都曾在八、九十年代 产生过轰动效应。,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新时期诗歌 新时期诗歌也曾创造出现实主义诗潮、朦胧诗潮、朦胧诗后新生代等辉煌时期,也曾涌现出一度使一些觉醒青年如痴如醉的北岛、舒婷、顾城、海子等著名诗人。 当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小说、戏剧还在苦苦守 望时一批青年诗人已经急不可待地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以发聋振聩的呐喊,呼唤社会、启迪众生。,中国当代文学(下编)

8、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新时期戏剧 新时期戏剧成就也很突出; 白 桦曙光;乔羽杨开慧; 甘 肃、西安话剧团分别创作的同名话剧西安事变; 沙叶新陈毅市长假如我是真的; 宗福先血,总是热的; 李云龙小井胡同; 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野人; 陶骏、陈亮 魔方; 王培公WM(我们); 刘树纲一个生者对死者的访问; 陈欲航搭错车; 何冀平天下第一楼; 刘锦云狗儿爷涅盤; 李 唯黑炮事件; 魏明伦潘金莲等。,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新时期小说 新时期小说的创作最为丰富,成就也最大。不论是中老年作家,还是青年作家,都在这一时期创作出他们艺术生命中质量最好的作品: 谌 容人到中年减

9、去十岁; 张 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 王 蒙蝴蝶杂色;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邓友梅那五; 陆文夫美食家; 古 华爬满青藤的木屋芙蓉镇; 刘心武钟鼓楼; 汪曾祺大淖记事受戒; 冯骥才神鞭三寸金莲;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徐怀中西线轶事; 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 阿城棋王;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王安忆小鲍庄尾声; 邓刚迷人的海; 郑义远村; 孔捷生大林莽; 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等。,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第二、出现了宽松活跃、适于艺术创造的

10、气氛和环境 新时期文学这一重要和特点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 建国三十年文学,由于政治运动频繁,文艺批判斗争接连不断。极大地 阻碍了他们艺术才能的发挥。 文革十年,“四人帮”法西斯统治肆虐,作家、诗人都被打翻在地,人人 自危,惨遭迫害。 1976年一声春雷,十年阴霾一扫而光,文艺工作者一下子从严冬冲进春 天。谁也没有料到时空转换如此简单,光明和黑暗仅一步之遥。 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天空,迅速由半封闭、封闭的状态直接进入全面开 放、蓬勃发展的状态。 中国当代文学的作家们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选择主题、题材、内容、形 式的自由,真正获得理想加梦想的无比广阔的创作天空。,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

11、多元化文学(1978),第三、文学从单一狭隘的格局中解放出来,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文学,打开了思想解放的栅栏,为作家拓宽了文学表现的领域,提供了 作家思维驰骋的广阔空间。所以,这时的文学,很自然地从过去单一和狭隘的格 局中解放出来,在题材、形式、风格上都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文革文学,强制遵循一种统一的文学观念“三突出”创作原则。这种做法 实际上突出了作家的“共性”而抹煞作家 的“个性”。 新时期文学,作家的艺术创作“分化”越来越明显,艺术创作“个性越来越鲜 明。在文学的题材选择、人物塑造、抒情氛围、心理刻划、哲理寓意、幽默嘲 讽以及描写人情人性等等一系列问题上,作家们都放开了手

12、脚,进行了大胆的 艺术尝试和探索,并非取得巨大的成就。 多样化和不断的艺术探索,使文学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成为翻腾奔涌的“生 命泉”。也从此拉开气势恢弘、灿烂辉煌的中国当代文学中新时期文学的帷幕。,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第二章新时期小说 新时期文学潮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在全面改革开放方 针推动下,冲破了封建蒙昧主义的河堤,流过了二十余年的光辉历程。 当覆盖十年的冰雪开始消融时,文艺潮流的冰河为春天所呼唤,充盈着 血泪激情的阵痛,混杂着冰雪残骸刚刚逝去岁月的耻辱和痛苦,开始 加快了流动的速度;它是地火运行的先驱。 当人们心头余悸的震颤还未消逝时,当人们的目

13、光从昨天转向今天还散 放着朦胧与迷惘的眼神时,文艺的春汛已在历史深处形成迅急奔腾的涌 潮,冲破社会心态的关山,汹涌而至。,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一/“伤痕文学”(第一次浪潮) 刘心武的班主任揭开了新时期文学艺术的序幕: 卢新华的小说伤痕,把“伤痕文学”的浪潮推向高潮。此外,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张弦记忆 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 张贤亮的土牢情话、叶辛的蹉跎岁月 吴强的灵魂的搏斗、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作品相继 问世,沉痛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黑暗愚昧、颠倒黑白的岁月。 这样,“伤痕文学”发

14、新文学之先声,它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意义重大, 它的成就与历史地位都应予以肯定和重视。,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二/“反思文学” (第二次浪潮) 反思文学略晚于伤痕文学,但很快全面取代了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 的延续和深化,具有回顾历史总结教训的特点。文学,不再停留在伤感、不幸和眼 泪上,而是随着思想解放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深入思考造成这场社会悲剧的社会 根源、思想根源及文化根源。深入思考历史的经验教训。优秀作品有: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王蒙布礼蝴蝶 茹志鹃剪辑错了故事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方之内奸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 阿城棋

15、王 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雨、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孔捷生大林莽等。 这时的文学一扫“单一流向”,产生涌流分支,呈现鲜明的地域性,出现了北京 作家群、湖南作家群、山东作家群、陕西作家群、西南作家群等等。,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三/“改革文学” (第三次浪潮) 改革文学后来居上,掀起一场更加波澜壮阔的文艺潮流,改革文学超越了地 域的界限和束缚,超越了地域形成的文化形态和心理结构,以强烈的时代责任 感及使命 感,执着地追求全方位的当代意识、文化意识和全球意识。优秀作品: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乐 (“开拓者家族”) 高晓声“漏斗户

16、”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 (“陈奂生系列”) 諶容的人到中年 张洁沉重的翅膀 路遥的人生 柯云路新星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徐怀中西线轶事 朱苏进射天狼 韩静霆凯旋在子夜 江奇涛雷场相思树 刘兆林啊,索伦河谷的枪声 方江南、李荃最后一个军礼 唐栋兵车行 张炜古船 贾平凹浮躁 陆文夫围墙 何士光乡场上 柯云路三千万,中国当代文学(下编)新时期多元化文学(1978),反映改革现实优秀小说还有: 陆文夫围墙 何士光乡场上 柯云路三千万 王润滋内当家 贾平凹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 张贤亮龙种 蒋子龙燕赵悲歌等。 这以后的文学重新焕发青春活力,又开创盛况空前的众 多流派,寻根派、现代派、意识派、超现实荒诞小说、魔 幻现实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历史小说、另类爱 情小说、网络文学、少年军团等等。,中国当代文学(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