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1949 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1472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156 大小: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文学(1949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中国当代文学(1949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中国当代文学(1949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中国当代文学(1949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中国当代文学(1949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1949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1949 课件(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当代文学(1949现在),一、课程简介 (1)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 (2)当代文坛上重要的文艺思潮、文学社团、文学流派及创作现象; (3)当代文学领域里的重点作家作品研究; (4)当代文学创作的经验、教训与发展规律。 二、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在了解当代文艺生态环境、文学史背景的基础上,宏观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二)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当代文坛上重要的文艺思潮、文学社团、文学流派及创作现象,从中认识当代文学的经验、教训及发展规律。 (三)要求学生掌握当代文坛上的重点作家作品,通过具体的文学实践与文本解读,来把握当代文学的创作面貌。 三、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国当代文学主要讲授绪论、

2、诗歌、散文、戏剧、小说 四、课程目录,第一章 绪论,一、内容简介 绪论部分,主要讲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文学的总体景观,是当代文学概论部分,内容涉及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分期,当代文学的生态环境、文学史发展背景、创作发展历程,当代文艺运动、文艺思潮与文坛现象,文学流派与创作群体,当代文学的经验、教训与发展规律,重点作家作品介绍等方面的内容,是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宏观扫描与整体把握。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史实与发展历史。,2、掌握中国当代文学阐释的基本理论、评价方法与文学史观点。 3、掌握当代文学史学习的特点、方法与要求。 三、学习指南 1、走进历史语境,力求客观公正地认识当代文

3、学的发展史实。 2、走进文本世界,力求通过作品实践来认识当代文学的种种创作现象。,3、走进文学史天地,力求通过当代文学与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互动影响,全面地把握当代文学史的评价尺度。 三、重点与难点 1、当代文学发展历史上,政治、经济等因素对于文学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2、文学自身规律、文学观念变迁以及作家主体意识提高,对当代文学发展形成的巨大作用。,引言,一、关于中国当代文学: 年轻、充满生机 二、课程特点与学习要求: 1、探索性(当代文学发展的不确定性) 2、流动性(大量阅读作品追踪创作、把握文学规律) 3、争鸣性(独抒己见,参加争鸣) 4、当代性(对当代文学的现实参与和建设),三、当代文

4、学的研究状况 四、参考书: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 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忠和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孟繁华、程光炜(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上下,郭志刚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五十年 张炯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略 刘锡庆 (北师大出版社,1996)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高文升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朱霖栋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和特点,一、当代文学的性质 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

5、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以来的文学,它主要指新中国文学。作为现代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当代文学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代文学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就其主体而言,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就其地域空间和文学格局来看,港台澳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当代文学的特点,特点1: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有密切联系,它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 (1)从文学联系来看: A、作家队伍 B、文学传统 C、文学经验 D、文艺领导,(2)从区别与发展看 A、现当代文学性质不同。 B、与现代相比,当代文学的读者与服务对象也发生变化,具

6、有广泛的人民性。 C、作家队伍有很大发展,作家人数有长足增长。 D、就一般作家的普遍水平来说,当代文坛比现代文坛有所进步。 (3)不足之处 A、特别是十七年文坛上,还缺少能成为一个时期代表作的名著。 B、现代文坛上的许多老作家,当代创作都较前逊色,所以缺少高水平的大家之作。,C、当代文学在风格、流派上,也较现代文学有明显的缺陷。 特点2:当代文学与当代社会政治有密切联系,始终贯穿着文艺思想斗争和文艺运动。 (1)文艺领导 (2)文学观念 (3)文学传统 (4)作家本身 (5)文学题材,特点3:当代文学始终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特点4:当代文学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和鲜明的社会主义倾向。 特点

7、5: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 当代文学的经验教训 当代文学的经验教训,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表现在艺术实践上,这就是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问题;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其中包括党如何领导文艺工作的问题;三是正确对待中外文艺遗产的批判继承与革新,也就是如何贯彻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问题。这三个关系处理得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成败兴衰。,第二节 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一、当代文学的分期 1、三分法 (1)19491966(十七年) (2)19661976(文革时期) (3)1976年至今(新时期) 2、四分法 (1)19491957

8、上半年(开拓时期) (2)19571966年5月(曲折中前进的文学) (3)19661976(文革时期) (4)1976年10月至今(新时期) 二、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一)大陆文学一体化的确立和强化 【文学一体化】 指文学依照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所作得规范化。 【文学一体化地实施】 主要通过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得以实施。 诸如:(1)确立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地位。 (2)对抗日战争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艺运动进行总结,把解放区文艺树立为全国文艺今后的发展范例。 (3)通过成立文联、作协等文艺机构,实行了文艺工作的体制化。,【文学一体化的保证】 一方面通过频繁的文艺运动、文艺论争和批判来实

9、现。诸如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年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其它方面,有50年代初对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碧野的我们的力量是无穷的、朱定的关连长等作品的批判;1954年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的批判;1957年文艺界的反右扩大化等。,另一方面,则通过文艺理论的规定。 诸如:(1)关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规定。 (2)关于创作方法的规定。 (3)关于写英雄人物的规定。 (4)关于创作题材的规定。等等 【文学一体化的强化】 在1958年的文艺大跃进中,以江青、姚文元为代表人物的文艺激进路线逐渐形成,它使文学一体化的规范得以强化。从1960年所谓文艺界

10、“反修”斗争,1963年开始的文艺界批判运动,到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文艺界的政治运动走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文艺激进派的思想观点主要为:(1)要建立一种更“纯粹”的、与传统实行决裂的无产阶级文艺;(2)政治的直接美学化;(3)用样板化即模式化,规范文艺创作;(4)重新组织文艺队伍。 1、开拓时期的文学 【百花文学现象】 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文艺界开始冲破教条主义束缚,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创作局面。一些青年作家以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创作了一批干预生活,揭露社会弊病的少说,给文坛带来新的突破,真正地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这些作品如王

11、蒙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等,粉碎“四人帮”后,收入重放的鲜花一书。 2、曲折前进中的社会主义文学 (1957.71966.5) 这一时期文学,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文学处于曲折,发展期,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文学受到左倾错误的严重干扰,另一方面,文学又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以蓬勃的生命力迎来创作的全面丰收。 【本时期社会思潮与文学运动】 1957年:文艺界反右斗争扩大化 1958年:全民大跃进 (1)大炼钢铁 (2)大办人民公社 (3)“文艺大跃进”的战略 大跃进民歌运动 A、追求诗歌数量的高产; B、对作者队伍的高度重视和迅速培养; C、颂歌模式与主题所表

12、现出来的浮夸特征。 (定计划、下指标 呼和浩特市:50万首 安徽一个县要求半年,小资料:大炼钢铁的教训,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15年里中国在钢产量上赶超英国,后来又提高指标,要求钢产量在3年赶超英国。当时,英国的钢产量是2000万吨,中国是500多万吨。 1958年8月,中央又提出当年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当时距年底只有4个月,于是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全国建起了成千上万个小高炉,全民上阵大炼钢铁。为了炼钢,毁掉了大量山林,浪费了大量资源,还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生产,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到了1958年底,钢产量达到了1108万吨,但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创

13、作民歌51万首。 山西一个县提出要产生三十万个李有才,三十万个郭兰英。 “村村要有李有才,社社要有王老九,县县要有郭沫若” 例1、新旧对比,忆苦思甜的模式: 一只篮:“姐姐用过这只篮,领着爹爹去讨饭;妈妈用过这只篮,篮篮野菜度荒年;嫂嫂用过这只篮,金黄窝头送田间。我今挎起这只篮,走到食堂领花卷。人民公社无限好,党的恩情大如天。”,例2、歌颂农业大丰收、大肆夸张的模式: 写谷子:“一个谷穗不算长,黄河上面架桥梁,十辆卡车并排走,火车驶过不晃荡。”写玉米:“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穿云霄,顺着梯子爬上去,半月才到玉米腰。”写小麦:“麦穗粗粗像大缸,麦芒尖尖到天上,一片麦壳一片瓦,一粒麦子三天粮。穗

14、当柱,芒当粮,麦壳瓦盖当楼房,楼房顶上写大字,共产主义大天堂!”,(4)文艺大跃进运动中出现的文艺理论 A、“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B、毛泽东关于诗歌发展道路的理论。 1959年:党内搞“反右倾”斗争 60年代初期:党内对文艺政策的调整 新侨会议:1961年6月,全国文联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即新侨会议。周总理讲话,提倡发扬艺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会上,拟定了“文艺八条”。,广州会议:1962年3月,国务院、文化部、全国剧协在广州召开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即“广州会议”。周总理在报告中,肯定了知识分子的进步作用。陈毅指出“应该取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并

15、给大家行了脱帽礼。会上,给三个挨批的话剧评了反,如:同甘共苦(岳野)、洞箫横吹(海默)、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 ,大连会议:1962年8月,大连会议上讨论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邵荃麟针对创作题材单调、人物概念化的倾向,提出了“写中间人物”、“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1962以后:所谓文艺界“反修”斗争和大批判运动 1962年9月,对长篇小说刘志丹的批判。(多达2万多人) 1962年以后,开始对一批优秀影片无限上纲,进行批判。比如:谢瑶环、怒潮、早春二月、林家铺子、北国江南,1963年3月,批判孟超的新编历史剧李慧娘,批寥沫沙“有鬼无害论”,由此展开对所谓“鬼戏”的批判。 1965年11月,

16、批吴晗的海瑞罢官,实际上成为“文革”的导火索。 1966年2月,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发表,成为四人帮在文化领域实行文化专制的宣言书。,【19571966年的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的大面积丰收,以反映革命历史题材和反映农村题材的小说最为突出。 红旗谱 (1957,梁斌) 红日 (1957,吴强) 红岩 (1961,罗广斌、杨益言) 青春之歌 (1958,杨沫) 林海雪原 (1958,曲波) 创业史 (1960,柳青) 山乡巨变 (1958,周立波),短篇小说:有风格作家涌现。 党费 (王愿坚),百合花 (茹志鹃) 李双双小传 (李凖),百合花 (茹志鹃) 李双双小传 (李凖) 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 (王蒙) 新编历史剧。 蔡文姬 (郭沫若) 关汉卿 (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