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应用解剖(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313722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部应用解剖(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颈部应用解剖(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颈部应用解剖(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颈部应用解剖(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颈部应用解剖(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部应用解剖(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部应用解剖(课堂PPT)(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周庭永,颈部应用解剖 Applied anatomy of the neck,2,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3,二、表面解剖和体表投影,(一)表面解剖 1舌骨 hyoid bone 平对第3颈椎,舌骨大角,是寻找和辩认舌动脉的标志性结构。 2甲状软骨 thyroid cartilage 其上缘约平第4颈椎上缘高度,颈总动脉常于此平面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3环状软骨 cricoid cartilage 环状软骨弓平对第6颈椎横突,此平面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标志。在环状软骨弓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为弹性圆锥形成的环甲中韧带,对于急性喉阻塞的病人,可在此切开该韧带以建立暂时的

2、通气道。 4颈动脉结节 carotid tubercle 系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因其前方有颈总动脉上行,故在环状软骨弓平面向后压迫颈总动脉,可暂时阻断血流。,4,5胸骨上窝 suprasternal fossa 位于胸骨颈静脉切迹上方,在此处可触及气管颈段。 6胸锁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为颈部的重要标志性结构之一。该肌不仅是固有颈部分区的标志,其后缘中点附近为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散点。 7锁骨上大窝 greater supraclavicular fossa 为位于锁骨中1/3段上方的三角形凹陷,在其窝底可扪及呈条索状的臂丛和行经第1肋上面的锁骨下动脉的搏动,上肢出

3、血时可在此压迫止血。,5,(二)体表投影 1颈总动脉 common carotid artery及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经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左侧至左锁骨上小窝,右侧至右胸锁关节作一连线,该连线在甲状软骨上缘以上部分,代表颈外动脉的体表投影,以下部分为颈总动脉的体表投影。 2颈外静脉 external jugular vein 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为颈外静脉的体表投影。 3锁骨下动脉 subclavical artery 右侧自右胸锁关节、左侧自左锁骨上小窝向外上至锁骨上缘中点画一弧线,其最高点距锁骨上缘约1cm,即为锁骨下动脉的体表投影。 4副神经

4、 accessory nerve 其投影为自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1/3交点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的连线。 5臂丛 brachial plexus 其投影为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至锁骨中、外1/3交点稍内侧的连线。,6,三、颈部的结构特点 颈部的结构繁多,关系复杂,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类。 1支持性结构 2颈部的脏器 3颈部的大血管、神经和淋巴 4颈部肌肉 颈部结构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头部运动时,可影响颈部器官及血管神经位置。头向一侧转动时,喉和气管移向同侧,而食管则移向对侧;头后仰时,颈部器官向前凸出,较接近皮肤。因此气管切开时,头必须保持正中后仰位。,

5、7,一、浅层结构 1.皮肤 皮肤较薄,移动性大,皮纹横行,故颈前区手术时多采用横切口。 2. 颈浅筋膜 superficial cervical fascia 内含颈阔肌,在其深面有颈丛的皮神经、浅静脉和浅淋巴结等结构。 (1)颈阔肌 platysma (2)颈前静脉 anterior jugular vein (颈静脉弓 jugular venous arch ) (3)颈外静脉 external jugular vein (4)颈丛皮支 颈丛皮支主要分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 (5)面神经颈支 cervic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 自腮腺下

6、缘浅出后走向前下,行于颈阔肌深面,进入并支配该肌。 (6)颈浅淋巴结群 包括颈前浅淋巴结和颈外侧浅淋巴结。 1)颈前浅淋巴结 2)颈外侧浅淋巴结,颈部层次结构,8,二、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 (一)颈深筋膜 deep cervical fascia 又称颈筋膜 cervical fascia,位于颈浅筋膜深面,为包绕颈部肌肉、脏器、血管、神经和淋巴结周围的结缔组织膜。,9,.颈筋膜浅层 superficial layer of cervical fascia (封套筋膜) 形成:两个肌鞘、两个腺囊、两个间隙,10,.颈筋膜中层 middle layer of cervical fascia (内脏

7、筋膜) 分部:肌部(气管前筋膜) 脏部(甲状腺假囊、甲状腺悬韧带) 血管部(颈动脉鞘),11,.颈筋膜深层 deep layer of cervical fascia (椎前筋膜 prevertebral fascia )腋鞘,12,(二)筋膜间隙 1.胸骨上间隙 suprasternal space 2.锁骨上间隙 supraclavical space 3.舌骨下肌前、后间隙 4.内脏间隙为包绕咽、喉、气管颈段、食管颈段、甲状腺和颈部大血管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包括气管前间隙、咽后间隙、咽旁间隙、食管后间隙等。 气管前间隙 pretracheal space 咽后间隙 retropharyn

8、geal space 咽旁间隙 食管后间隙 5.椎前间隙 prevertebral space,13,颈前区 舌骨上区 (一)颏下三角submental triangle 1.境界 2.内容 颏下淋巴结 ,收集舌尖、口腔底、下颌切牙和牙龈、下唇中部及颊部皮肤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下颌下淋巴结和颈深淋巴结。 (二)下颌下三角submandibular triangle 1境界 该区颈阔肌深面有面神经下颌缘支及颈支通行,其具体位置关系是,在咬肌前下角以后距下颌下缘约lcm,但在咬肌前下角以前则多平下颌下缘并越过面前静脉及面动脉的浅面 (少数经其深面)。下颌下三角的手术常采用低于下颌角及下颌下缘1.5

9、2.0cm的弧形切口,并贴近下颌腺鞘浅层向上翻瓣,其目的是避免损伤下颌缘支。,14,2内容 主要有下颌下腺、面动、静脉、下颌下淋巴结、舌神经和舌下神经等。 (1)下颌下腺 submandibular gland 位于由颈筋膜浅层分层所形成的下颌下腺鞘内,腺与鞘间连以蜂窝组织,易于分离。该腺整体分浅、深两部,呈横置的”U”形,其浅部较大,位于下颌舌骨肌的浅面;深部绕下颌舌骨肌后缘延伸至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并由其前端发出下颌下腺导管,该管在下颌舌骨肌深面行向前上进入舌下区,开口于口底粘膜的舌下阜。 (2)血管、淋巴及神经 1)面动脉 facial artery及面静脉 facial vein

10、 面动脉于舌骨大角平面起自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在下颌下腺的深面前行并发出腺支供应下颌下腺,于咬肌前缘处绕下颌骨体下缘至面部。面静脉在其后方与该动脉伴行,在咬肌前缘处向后下越过下颌骨体下缘进入下颌下三角,行经下颌下腺和二腹肌后腹的浅面,进人颈动脉三角,于舌骨大角附近汇入颈内静脉。下颌下腺摘除术应注意处理面动脉及面静脉的近、远心端,以免引起术后出血。,15,2)下颌下淋巴结 位于下颌下腺鞘内,下颌下腺与下颌骨下缘之间。此外,也有淋巴结潜居腺体内或腺鞘之浅面。由于下颌下淋巴结与下颌下腺关系密切,故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转移时,常将下颌下淋巴结连同下颌下腺一并摘除。 3)舌神经 l

11、ingual nerve、下颌下腺导管 duct of submandibular gland及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erve 三者均位于下颌下腺的深面,在舌骨舌肌浅面,自上而下依次排列为舌神经、下颌下腺导管及舌下神经。舌下神经位于二腹肌中间腱的上方,手术分离下颌下腺下缘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其深面的舌下神经。舌神经与下颌下腺导管的关系密切,下颌下腺摘除术切断下颌下腺导管时,慎勿将舌神经当成下颌下腺导管而误将其切断。其主要区别如下:外形及联系上区别,舌神经较粗,均匀呈扁索状,质韧而具有光泽,下方连于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导管较细,管径粗细不匀,较薄而松软,直接发自下颌下腺深部前端。位

12、置及行程上区别,在舌骨舌肌表面,舌神经位于下颌下腺导管的上方,在舌下区之舌神经约呈U形自后上外钩绕下颌下腺导管,经其下方转至其内侧和上方。,16,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carotid triangle 1境界 2内容 主要有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内静脉及其属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以及副神经和颈深淋巴结等 。,17,(1)颈总动脉 common carotid artery 约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注意在高位颈总动脉分叉者,可见由颈总动脉发出甲状腺上动脉(占19%)。由于甲状腺上动脉可起自颈总动脉,故在甲状腺上动脉与舌动脉之间结扎颈外动脉时,若周围解剖关系

13、不清楚,有可能误扎颈总动脉,而引起同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偏瘫,甚至死亡。,18,(2)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和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外动脉从颈总动脉分出后,二者均上行至二腹肌后腹的深面。 两者的鉴别 颈内动脉初在颈外动脉的后外侧,继而转至其后内侧。颈内动脉在颈部无分支,颈外动脉在颈动脉三角内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枕动脉及咽升动脉5个分支。手术时,若暂时阻断颈外动脉,同时触摸颞浅动脉或面动脉,如无搏动,即可证实被阻断的动脉即颈外动脉。临床上施行颈外动脉结扎的主要危险之一,在于误将颈内动脉认为是颈外动脉而加以结

14、扎。,19,(3)颈内静脉 internal jugular vein 位于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外侧,在颈动脉三角内,该静脉接受面静脉、舌静脉和甲状腺上静脉等属支。 (4)面静脉 facial vein 经二腹肌后腹的浅面,进人颈动脉三角,越过舌下神经及颈外、内动脉的浅面,约平舌骨高度,注入颈内静脉。颈外动脉结扎时,若面静脉有碍颈外动脉显露,一般可将其牵开或结扎。,20,(5)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erve 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颈动脉三角,呈弓形跨过颈内、外动脉的表面,在舌骨大角上方,再次经二腹肌后腹的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 (6)迷走神经 vagus nerve 位于颈动脉鞘内,

15、在颈内静脉与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之间的后方下行。迷走神经于颅底的结状神经节处发出喉上神经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向前下分为内、外二支,其中外支布于环甲肌;内支分布于舌根中部及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等处。在该三角内还发出心支,循颈总动脉表面下行进入胸腔,参与构成心丛。 (7)副神经 accessory nerve 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该三角,于颈内动、静脉之间行向后外侧,在胸锁乳突肌上份深面进入该肌,并分支支配该肌,其本干继续向后下进入枕三角。,21,二腹肌后腹为颈动脉三角的重要标志,在其浅面有耳大神经、下颌后静脉和面神经颈支;在其深面至该肌下缘,自后向前依次排列为:副神经

16、、颈内静脉、舌下神经、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面动脉;在其上缘有,耳后动脉、面神经和舌咽神经等。故在二腹肌后腹附近及其深面进行手术时,慎勿伤及上述重要血管神经。,22,(二)肌三角(甲状腺区) muscular triangle 又称肩胛舌骨肌气管三角。三角浅面的层次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和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该三角内主要有舌骨下肌群、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段及其相关的血管神经等。,23,甲状腺的应用解剖 甲状腺为人体内分泌腺之一,其重量在男性为26.71克女性为25.34克,主要机能是分泌甲状腺素,促进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1.形态 整体呈“H”型或“U”型,可分为两个侧叶和一个峡部(91.7%),在峡部上缘常有一椎状叶向上延伸,借一纤维束连于舌骨中部(该纤维束为甲状舌管的遗迹,正常情况下应闭锁,如闭锁不全甲状舌管囊肿)。 2.位置 甲状腺大部分位于喉和气管颈段上份的前外侧,仅其峡部被于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方,两侧叶上极可达甲状软骨板中部平面;下极抵至第6气管软骨环(相当于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