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4编号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306643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21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64编号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164编号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164编号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164编号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164编号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64编号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64编号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txt 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不需要诺言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 唯 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王子之所以能口奂酉星目垂美人是因为王子用心了 我能口奂酉星什么怎样定听课记录? - 音乐课听课评课 2010-6-8 15:57:00 | By: 郎洁 6 月 3 日 王夏娟 长大要当宇航员 王老师的特点,将动作融入音乐中,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也经常为了帮助小朋友记忆,会给 歌曲配上一些简单易做的动作,学生都非常喜欢。王老师通过问小朋友将来要做什么来导入 新课长大要当宇航员自然,在发现小朋友有个节奏没唱好时,没有直接的说出错在哪, 而是让小朋友自己来发现,这样小朋友更容易

2、记住自己犯的错,并会一直提醒自己,这个方 法很好,以后我也来用用,看来英语和音乐还是有些互通之处的! 6 月 4 日 徐琴华 金孔雀轻轻跳 金孔雀轻轻的跳,在徐老师的柔声细语中,在杨丽萍唯美的孔雀舞的带领下,了解了傣族的 民族文化,了解了葫芦丝,一步步的进入歌曲,学生不仅可以学会长这首歌,还知道了很多 其他知识。徐老师在学生唱歌时的感情上花了一点心思,是的有感情的唱歌才能将这首歌演 绎的完美。 武当路小学 古东霞 2010年6月10 日去东风小学听了两节音乐生本研讨课受益匪浅, 感触颇多。 两位老师的授课, 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她们设计精巧,语言精练。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 现了

3、以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 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 表现音乐、 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 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 。两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在她们的 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 还是教师的语言、 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 评课如下: 李兵老师的芦笛一课让我耳目一新,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的自然,流畅,巧妙。课 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语态 亲切,教学基本功好,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等。这堂课也使我感触颇多:一堂好课教师的肢 体语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肢体语言要做到美、有号召力、能够起到带 动

4、学生的作用,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我觉得李老师就做的非常。 音乐课听课评课 二年级音乐课夏评课 在这节音乐课后, 让我受益非浅。 这节课充分渗透了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 科综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 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总之,这两节课都有很多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 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 叫卖小调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 时间:2008、5、8(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班级:五(

5、6) 授课老师:任宇 教学过程: 一、发音练习:(1)音阶练习:5 4 3 2 | 1| (2)二声部练习:3-|5-|5-|4-| 1-|3-|1-|2-| (3)歌唱练习: 二、新课教学: 1、录音播放:上海小调叫卖小调 ,学生试听,并判断有几 种叫卖声? (学生:有卖花、 、磨刀子、收废品、卖小吃共七种叫卖声。 ) 2、 根据黑板上的节奏型, 判断刚才听到的各种叫卖声小调属哪种节奏型?并学会相关节 奏型。 3、跟音乐学唱叫卖小调 , 4、根据自己对与叫卖小调类似的声音、语调,用上海方言进行模仿:学生:绕口令、游 戏、童谣(来源于少儿游戏,后发展为儿歌) 5、例举老上海的各种民俗文化(学生

6、发言、交流) 6、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判断歌曲是几拍子?(学生:3/4 拍) 7、对照以上童谣和我怎样长大的音乐特点,说说它们的异同。 8、跟钢琴学唱我怎样长大的旋律(师指导附点音符的准确唱法) 。 三、课后练习:把我怎样长大的歌词学习。 感受:今天的这节音乐课和上次听的音乐欣赏课各有特色。音乐欣赏课主要是通过听音乐感 受音乐艺术美、学习音乐艺术之精华,而唱歌课是通过学生学唱歌曲提高歌唱的能力。在这 节课中任老师就做到了这些,如,从练声听旋律判断节奏型模唱学唱旋 律, 整个过程都充分渗透了唱歌技巧的学习;l 另外, 任老师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听力练习, 通过听旋律、判断节奏型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为

7、学生学习唱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五月的夜晚听课记录及评课 执教班级:四年级 执教时间:06 年 3 月 16 日 执教教师:朱军 听课、评课教师:季玉堦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导入 1 仔细听音乐,伸手随音乐画画线条(旋律线的走向) 【评:一开始就用欣赏导入,给学生美的体验,体现出音响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师:当夕阳西下,树木融入夜晚,会带来什么感受?(出示画好的旋律线) 2 再伸出手,说说线条起伏较大还是平稳?(生说出不同看法) 【评:这时意见发生了分歧,教师没有急于将答案公布,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 是设下了悬念,留到后面详细分析歌曲的时候再来解决,表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也表现

8、出 在教学中对于临时问题解决的教学机智的灵活】 3 再听音乐,听出有几句(用手指表示)看看谁有音乐的耳朵!(四乐句+补充句) 4 听师演奏,听出相同的乐句(指名说一说) 5 用 lu 等词来哼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6 出示歌曲谱 A 生跟琴唱一遍,师指出问题 B 拿到谱,最先考虑什么?(谱号、调号、拍号) C 这首歌是几几拍?(四四拍)为什么有这么多音符?(因为有很多八分音符) D 唱第一乐句,然后指出第三乐句均是四分音符,并唱一唱。最后补充句的音高讲解后唱 E 讲解级进、跳进(四度) 每句中均有级进和四度跳进,那么旋律线是平和还是起伏?(指名说) F 每一组选一位代表上黑板画旋律线,其他人唱

9、一、二乐句的谱 师纠正学生的画法,生再唱师示范旋律线画法 继续唱三四乐句,用老师教的画法来画出三四乐句旋律走向 对学生画的旋律线进行评价,并布置书后的作业,练习画旋律线 【评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给与示范讲解,循循善诱,在课后得知, 教师的教案当中并没有这一环节,但是对于学生出现的状况,教师没有一味按照自己教学程 序进行,而是跟据学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布置了练习,体现以生为主的人文教学方式】 7 完整唱全曲,找找有没有不明白的记号(师讲解保持音,要求将音唱足) 8 为什么叫“五月的夜晚”?(出示图片) A 欧洲春天来得晚,很渴望春天的到来,所以用了连续的八分音符表示对春天

10、的渴望 B 那里的气候易形成烟雾,缭绕不散,用保持音很形象(大家在来唱一唱保持音,感受一下) 【评 : 歌曲处理过程中,教师没有要学生单调的讲,而是创设了情境,通过音乐范唱、图片、 语言等多方面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想象,从而体验歌曲内涵,总结出歌曲的处 理办法】 9 歌曲处理:前面唱轻巧点,后面饱满,补充句跳音注意对比。用以上方式处理演唱歌曲 10 根据旋律线的起伏唱,表示出力度的变化、起伏(即渐强渐弱,音高则强、音低则弱) 11 跟音乐唱(师用手势提示高低力度变化) 【评:教师肢体语言的提示可以充分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歌曲。体现出 教师示范的重要作用】 三 拓展(幻

11、灯片展示一系列图片) (一)欧洲的乡村 1 没有被污染、很清洁 2 五月春来晚 (二)中午的小山村 1 匈牙利的创立史 2 匈牙利风土人情简介 (三)暮色中的山川 1 人们爱骑马,骑兵相当有名 (四)文明史 1 简介著名诗人裴多菲、音乐家里斯特 2 介绍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简单讲一讲他创立的首调唱名法和柯达伊手势,并 且带领学生做一做,将歌曲中的一乐句用手势作出来) 四 指出歌曲中的演唱形式是什么(轮唱) 五 按照老师的要求,跟音乐完整唱一唱,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评课: 这是扬州新东方学校的朱军老师在汶河小学上的一节音乐常规示范课,其重点在于体现常规 课的 “常规” 。 何谓常规呢?我

12、的理解是不能脱离教材、 有目的有重点地针对学生进行的教学, 在教师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自身的特点,与学生一起结合成为完整群落,创建 出和谐而真实的课堂的教学。这节课就是常规课堂的典型体现。 本课中,听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放在了第一的位置上。由听音乐导入新课,然后用“音乐 的耳朵”这个小游戏引导孩子通过多次不同方式的听(师弹奏、音乐带、单音哼唱等形式) 去分析乐曲结构,显得更加的生动有趣。有听的想象才有美感,音响体验是音乐课的根本, 每一次都根据不同的要求去听这也是关键, 而不能毫无目的, 朱老师给学生听、 画、 感受、 唱, 从而更好理解了音乐、享受了音乐,强调了体验的重要性,这点做

13、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这节课另外的一个闪光点就是教唱过程的步步渗透、丝丝入扣,即有侧重,又凸显中心。歌 曲的教唱部分涉及面比较全,包含演唱、识谱、音乐技能、乐理知识等,但是在这些内容中 还是有侧重的,主要集中在两个点的解决:级进、保持音的理解。通过听、唱、画等一系列 活动的进行,在不知不觉中就让学生感受理解了级进和保持音的涵义,为更好地演唱歌曲、 表现情绪服务。 本课拓展部的内容也很丰富,有不同时间乡村所表现出不同感觉的视觉享受;有风俗民情的 介绍;有当地音乐家或名人的简介。拓展部是在教材提供内容基础上的延伸,它不能够离开 音乐本身,比如当中的柯达伊手势这部分内容就很好。但是其它部分的拓展内容我

14、觉得稍多 了些,可再作一些选择精减。 这节课充分展现了一位老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扎实基本功, 课的结构十分完整全面, 讲究和谐, 过程设计缜密,教学语言严谨,教师能跟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时 发生的各种情况能够随即应变、妥善的解决,抓住音乐特性的同时,以生为本进行教学,课 堂效果很不错。 - - 小鼓响咚咚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执教班级:一(10)班 执教时间:2006 年 11 月 10 日 执教教师:杜蒙蒙 听课、评课教师:张寒梅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教授新课: 1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位神秘的好朋友。猜猜是谁?(出示:老师手上抓 着一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

15、 ) 师:这些小米粒不光漂亮,而且很神奇,还会跳舞呢! 2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师演示) 3师:小朋友们,鼓上的小米粒是怎样跳舞的? 生:老师的小鼓敲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敲得轻,米粒跳得低。 师:恩!这些小米粒真不愧为老师的好朋友,它们和老师配合得多默契呀!你们想不想试一 试? 4学生跟着音乐徒手敲击。 (鼓点同上,可以拍手,可以敲击桌面,也可以敲击铅笔盒等。 ) 【评:鼓上的小米粒是一个有关感知音的强弱的音乐游戏,杜老师先用小小的游戏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随之带领孩子们用铅笔模拟鼓槌来敲击直接去感受音乐,表达感情。 将听觉印象与视觉印象想联系。这种训练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去。 在活动中学生都很感兴趣,他们的身心得到了一定的愉悦和满足,同学们俨然是一个个小小 演奏家。 】 三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一) 创设情境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音乐美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