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质量检验与品质管理-PPT演示文稿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145306127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X 页数:366 大小:5.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质量检验与品质管理-PPT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66页
最新质量检验与品质管理-PPT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66页
最新质量检验与品质管理-PPT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66页
最新质量检验与品质管理-PPT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66页
最新质量检验与品质管理-PPT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质量检验与品质管理-PPT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质量检验与品质管理-PPT演示文稿(3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检验基础,(ISBN 978-7-121-15046-6 要修改),第1章 质量检验基本知识,1.1 质量的基本知识,1.2 质量检验基本知识,1.3 质量检验员的职责及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质量的基本知识,1.1.1 质量和质量特性,根据ISO9001-2015标准中对“质量”的定义是“实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可使用形容词来修饰,如:差、好或优秀。实体则是指可以被感知的对象,也可以是可想象的对象,一般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对象的事物。比如:产品、服务、过程、人、组织、体系、资源。实体是人们与社会和环境接触中的对象,它可以是物质的,如一台发动机、一张纸、培训服务,具体的产品、

2、过程、个人、组织、资源。实体也可以是非物质的。非物质的体现在意识中,如风险意识、质量意识、管理意识、质量文化、创新力、策略等。非物质的实体不单指意识,它广泛存在于一切物质(如:转换率、一个项目计划)中,思维属于意识的一种。,1. 质量的概念,1.1.1 质量和质量特性,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或期望”。 “明示的”可以理解为规定的要求,如:电水壶的容量是3升。 “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或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贯做法,其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如:化妆品对皮肤的保护等。 “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如我国对于人身、财产的安全有关的产品发布了相应的法

3、律法规和强制性的条例或制定了代号为“GB”的强制性标准。如食品安全法、GB8898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等,组织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执行这类文件和标准。 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不一样,如:对汽车产品,消费者要求美观、舒适、省油;但社会对其的要求是对环境不产生污染。,(1)关于“要求”,1.1.1 质量和质量特性,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 特性可以是固有的,也可以是赋予的。“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如电池的寿命、螺栓的直径。 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中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

4、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电池的价格、服装运输方式、手机的售后服务要求等。 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是相对的,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外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如:供货时间及运输方式对硬件产品而言,属于赋予特性,但对运输服务而言就属于固有特性。,(2)关于“特性”,1.1.1 质量和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属性。 质量特性可分为两大类: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2. 质量特性,1.1.1 质量和质量特性,(1)“真正质量特性”,是指直接反映用户需求的质量特性。 (2)代用质量特性:一般地,真正质量特性表现为产品的整体质量特性,但不能完全体现在产品制造

5、规范上。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直接定量表示。因此,就需要根据真正质量特性(用户需求)相应确定一些数据和参数来间接反映它,这些数据和参数就称为“代用质量特性”。例如: 轮胎的使用寿命是真正质量特性,而其耐磨度、抗压和抗拉强度等则是它的代用质量特性。可见,真正质量特性是顾客的期望和要求,而代用质量特性是企业为实现真正质量特性所作出的规定。,2. 质量特性,1.1.1 质量和质量特性,根据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不同,应对质量特性进行分类管理。常用的质量特性分类方法是将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它们分别是: (1)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

6、丧失的质量特性。 (2)重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3)次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1.1.2 质量概念的发展,它以“符合”现有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符合”的程度反映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这是产期以来人们对质量的定义,认为只要符合标准,就满足了顾客需求。但忽视了标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过去是先进的,现在是落后的,落后的标准即使百分之百符合,也不能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另外标准也不能将顾客的所有需求和期望都规定出来,尤其是隐含的需求与期望。,1.

7、符合性质量的概念,1.1.2 质量概念的发展,它以适合顾客的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从使用角度定义产品质量,认为产品的质量就是产品“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 “适用性”的质量概念,要求人们从“使用要求”和“满足程度”两个方面去理解质量的实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质量认识的提升,逐渐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2. 适用性质量的概念,1.1.2 质量概念的发展,(1)性能:它是产品或服务的主要特征。如一辆汽车的部件的运行情况,乘坐、操作及使用材料的等级等; (2)安全性:是指产品或服务的危险、伤害或有害性。质量合格的产品应把危险性降到最低。如汽车需要安装反锁刹

8、车与安全气囊等; (3) 可靠性:指产品或服务所具备的性能的隐定性。如汽车故障率的高低等; (4) 寿命:产品或服务正常发挥功能的持续时间。如汽车的有效行驶公里数、防锈蚀性等;,3. 广义质量的概念,1.1.2 质量概念的发展,(5) 美学性:指产品或服务的外观、感觉、嗅觉和味觉等; (6) 特殊性能:是指产品或服务的额外特性,如用户使用产品时是否便利,汽车的校准和控制装置通常就提供了这种便利性; (7) 一致性:指一件产品或服务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8) 会意质量: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间接评价,如声誉; (9) 售后服务:指对用户抱怨的解决并核实用户已经满意。,3. 广义质量的概念,1.1.

9、3 质量的特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服务、体系或过程的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它将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质量具有“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1)广义性:在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范畴内,组织的相关方对组织的产品、过程或体系都可能提出要求。而产品、过程和体系又都具有固有特性,因此,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2)时效性: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的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原先被顾客认为质量好的产品会因为顾客的要求的提高而不再受到顾客的欢迎。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3)相对性: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

10、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要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就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1.1.4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后来人们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将质量管理的责任有操作工转移到工长,故人称“工长的质量管理”;再后来,这一职能又由工长转移到专职检验人员,由专职检验人员实施质量检验。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质量检验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但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

11、到预防、控制作用。且百分之百的检验,增加检验费用。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其弊端就突显出来。,1. 质量检验阶段,1.1.4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1924年,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将数理统计的原理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并发明了控制图。他认为质量管理不仅要搞事后检验,而且在发现有废品生产的先兆时就要进行分析改进,从而预防废品的发生。控制图就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进行这种预防的工具。因此,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进入检验预防的标志,也是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统计质量管理得到了广泛应用,第二次

12、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许多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许多民用工业也纷纷采用这一方法,50年代初达到高峰,随后又迅速传到世界许多国家。 但是,统计质量控制也存在着缺陷,它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是统计专家的事情,在计算机和数理软件应用不广泛的情况下,使许多人感到高不可攀、难度大。,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1.4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们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60年代在管理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科学”学派,主张调动人

13、的积极性,注意人在管理中得作用。随着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国企业都很重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问题,加强内部质量管理,确保生产的产品使用安全、可靠。,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1.4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引进了美国的质量管理方法,并有所发展。最突出的就是他们强调从总经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工人、全体人员都参与质量管理。企业对全体职工分层次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并创造了一些通俗易懂、便于群众参与的

14、管理方法,包括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常用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补充七种工具),使全面质量管理充实了大量新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手段也不再局限于数理统计,而是全面地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基本知识,1.2.1 质量检验的定义及基本要点,质量检验就是是对产品的一项或多项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活动。,1. 质量检验的定义,1.2.1 质量检验的定义及基本要点,(1)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要求,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环境、人身健康等方面作出

15、规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性。不同的产品有不同得质量特性要求,同一的产品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纸、作业文件或检验文件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2. 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1.2.1 质量检验的定义及基本要点,(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

16、,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验手段,并且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检测所需的准确度、精密度和一致性。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符合),从而对单件(项)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具体质量检验人员检验时依据哪一项技术文件,应在检验人员的作业指导文件中予以明确规定。 (6)质量检验要为判断产品质量符合性和适用性及决定产品质量重大决策提供正确、可靠性的依据,这就要求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正确和准确。,2. 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1.2.2 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检查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进行鉴别就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实现质量“把关”。因此鉴别功能是质量检验各项功能的基础。,1. 鉴别功能,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