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305418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级中学2017-2018年(一)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 地球和火星 B. 水星和木星C. 金星和土星 D. 水星和土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属于类地行星的是地球和火星,还有水星、金星,A对。木星、土星是巨行星,B、C、D错。考点:行星分类。2. 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A.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C.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D. 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稳定的光照和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等外部条件以及地球

2、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等自身条件。考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3.3.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总星系 D. 河外星系【答案】B【解析】天体系统层次图如下图,故B正确。4.4.太阳的外部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 )A. 光球、色球、日冕 B. 色球、光球、日冕C. 光球、日冕、色球 D. 日冕、色球、光球【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A正确。【考点定位】太阳的外部圈层结构。5. 可能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所形成的现象是( )A. 有线电话

3、突然中断B. 气温异常升高C. 山体发生滑坡D. 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可能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所形成的现象是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即磁暴现象,D对。太阳活动不能影响有线电话信号,A错。不是气温异常升高、山体发生滑坡现象的原因,B、C错。考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6.6.下列四幅图中,错误地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点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点俯视为顺时针,A正确。7.7.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 ( )(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A. B. C. D.

4、 【答案】B【解析】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赤道不偏,故选B。8.8.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读图,图受热处气流下沉,A错。图白天陆地气温高,是上升气流,B错。图中白天山坡气温高,气流上升,C对。图中城区气温高,是上升气流,D错。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9.9.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h代表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5、 摩擦力 D. 近地面风向【答案】B【解析】图中d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c斜穿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为风向;b与c方向相反,为摩擦力;a与风向垂直,为地转偏向力。B正确。10.10.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烟雾()A. 能减少大气逆辐射 B. 能增加大气逆辐射C. 能使地面辐射减弱 D. 能增加地面辐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

6、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烟雾可以增加大气逆辐射,起保温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读三圈环流图,回答下列问题。11. 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正确的是()A. 赤道高圧帯 B. 副热带低压带C. 低纬信风带 D. 副极地低压带12. 下列气候类型的成因,组合正确的是()A. 交替控

7、制热带雨林气候B. 交替控制地中海式气候C. 在的控制下热带雨林气候D. 在的控制下温带海洋气候【答案】11. C 12. B【解析】【11题详解】图中赤道低圧帯,低纬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盛行西风带,C正确。【12题详解】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交替控制地中海式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是在的控制下形成的,温带海洋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均可受控制。故B正确。二、综合题13.1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其中A代表_节气时的位置,B代表_节气时的位置,C代表_节气时的位置,D代表_节气时的位置。(2)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公转的速度

8、较_,南半球是_季。(3)当地球运行到A、C点时太阳直射在_上,此时全球各地昼夜_。(4)当地球运行到B点附近时,太阳直射在_(纬度),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北极圈内出现_现象。【答案】(1)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2)快 夏(3)赤道 昼夜平分 (4)北回归线(2326N) 昼长夜短 极昼【解析】(1)在公转轨道上往往用二至定二分,可根据地轴的倾斜方向判断二至,左倾左冬(至),右倾右冬(至)。因此D位置为冬至,所以A位置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2)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运行至D点是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因此公转的速度较快,南半球是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3)

9、A为春分日,C为秋分日,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4)B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纬度2326N,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白昼达全年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14.14.读图“地球的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1)图中虚线处两个界面的名称,AB间:_面,BC间:_面(2)三个圈层的名称,A:_B:_C:_(3)A、B.、C三个圈层中,横波不能通过的是_层,软流层位于_层之中。(4)A表层以外的外部圈层划分为三个圈层,_圈、_圈、_圈。【答案】(1)莫霍面 古登堡面(2)地壳 地幔 地核(3)C B(4)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解析】(1)人们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将地球划分为

10、三大同心圈层。AB间为莫霍面面,BC间为古登堡面。(2)地球内部三大同心圈层由外向内一次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地核又分外核,横波不能在外核(C层)中传播;地幔又分上地幔和下地幔,软流层位于上地幔(B层)的上部。15.15.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B_C_F_I_。【答案】(1)太阳辐射(2)大气吸收(3)大气反射(4)地面辐射(5)大气逆辐射【解析】太阳辐射(A)在进入大气层后,少量被大气吸收(B)和反射(C),大部分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后,地面增温,然后以地面辐射(F)的方式向外是放能量,大气吸收(G)地面长波辐射(F)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释放能量,大气这种向外放射能量一小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大部分返回地面,被称为大气逆辐射(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