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优化课件 苏教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00616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优化课件 苏教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优化课件 苏教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优化课件 苏教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优化课件 苏教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优化课件 苏教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优化课件 苏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3.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优化课件 苏教(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第二编 考点全线突破,思维热身 【原文】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 轻则物能挠我, 而无悠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 重则我为物泥, 而无潇洒活泼之机。,【译文】一个才德兼备的士大夫型君子,平日待人接物绝对不可有轻浮的举动,尤其不可有急躁的个性,因为一旦轻浮急躁,就会把事情弄糟而使自己受到困扰,这样自然就会丧失悠闲宁静了;,不论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不可思前虑后想得太多,因为凡事如果想得太多,就会陷入受外界约束的艰苦局面,这样自然会丧失潇洒、超然物外、无拘无束而有蓬勃朝气的生机。,【赏析】持身不可轻,用意不可重。做事情不能鲁莽急躁,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预想的效果不但没有达到

2、,反而会因为急躁而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但在考虑事情时,也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做法只会是丧失成功的良机。,考纲要求 2012年山东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所谓“理解”,就是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按照直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命题特点 纵观近几年山东卷的文言文的考查,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此考点历年均设题进行了考查,分值810分。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杜绝翻译“大意”。,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出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准确解释字

3、义;同时要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式特点,体味句子语气。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往往是翻译题的采分点,翻译时必须准确体现出来。,命题趋势 预计2013年本考点仍会在高考试卷中遵循2012年的考查模式。 1全采用主观题形式,要求翻译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一般为: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考生须通读全文才能理解该句;,含有关键词(重点实词、虚词)的句子,考生须熟悉关键词,特别是多义词,才能确定其义,准确译出,这是得分点;句式较特殊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多为叙事性句子,少有议论性句子。,2翻译考查越来越趋于全面,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皆涉及,而且重点也尤为突出,特别是古今同形异义实词的翻译。 3翻译中,总有一

4、两个字词为“拦路虎”,需要临场推断。对这一特点要引起关注。,古代汉语中的文言翻译,一直是与现代汉语中的写作齐名的综合考查题型,它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及扩展性,因此成为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压轴大戏”,成熟而经典。,而文言翻译在传承文化、弘扬传统、沟通古今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言翻译”考点,具有纵向拓展深入及横向延展拓宽的特点,“纵向”表现为由判断到翻译,由客观到主观,由单句到组合;“横向”则体现为题型的创新及多样化,如翻译与评点等相结合。,1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的第一步,要正确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语句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

5、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的翻译,,要结合当时帝王气象与众不同的迷信思想来翻译,还要知道“龙虎”象征天子,“五采”云为祥云等自然现象的含义。所以应该翻译成“我让人观望他(刘邦)住所上空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呈现五彩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象啊”。,(2)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中的“侣”“友”,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理解为“以为侣”“以为友” 全句译为“以鱼

6、虾为伴,以麋鹿为友”。,(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凶”字理解起来就比较难。,“凶”一般人理解为“不吉祥”“凶恶、残暴”,代入原句中都不通;联系课文谈话主体及后面的内容,可以推断“凶”应该是指“荒年,谷物收成不好”。此句译为“黄河以北遇到荒年,我就把百姓转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4)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文言文中与这些语句相对应的语句的用法和意义。如对偶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中的

7、“无以”意义和用法相同,,都译为“没有办法”。又如排比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中的“席卷”“包举”“囊括”都是“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5)对于复杂不好梳理的句子,最好先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分析主干为“辛苦非独所见明知”,“所见明知”是“所”字短语,作宾语;“蜀之人士”和“二州牧伯(长官)”作定语,全句译为“我的苦衷,不只是蜀之人士和二州的长官看到并明明白白知道的”。,(6)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

8、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琵琶行(并序)中的“丝竹”,初中课本陋室铭中有“无丝竹之乱耳”一句,,“丝竹”解释为“弦乐器、管乐器的总称,古代泛指音乐”。据此推出“终岁不闻丝竹声”中的“丝竹”也是指“音乐”。又如“腹犹果然”(逍遥游)中的“果然”的义项,可以联想到成语“食不果腹”来推断为“吃饱的样子”。,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即忠实原文、语句通顺、文辞优美,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又要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具体来说,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忠实于

9、原文,如实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将原文翻译出来。所谓“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要生动、形象、完美地表现原文的写作风格。,3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坚持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对译,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使原文的每一个字在译文中都有着落,译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在原文中都有根据,竭力保留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保持一致。例如: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译文: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所谓意译,就是按照原文的大意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文

10、的字句,可根据原文的句子特点灵活处理。例如: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文言文翻译要求尽量直译,在直译无法进行或不能准确地传达原意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需要意译的地方往往涉及典故、特殊说法、习惯用法、修辞格等,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今人可能不理解其内在含义,因此,要换成今人能懂的方式去表达。如下面几种情况就需要意译:,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将喻体还原成本体。 原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归园田居) 译文:误入浑浊的官场,一误就是十几年。,借代,如果把借代直译出来,往往让人感到不易理解或难以接受,因此,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指代的人或物。 原句:

1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译文:做官的人见识浅薄,不能做长远打算。,1(2011高考山东卷原文和译文见第二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译文:_ (2)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1)注意关键词“改”“则”“正”的翻译。(2)注意关键词“欲”“举”“本”等的翻译,同时还要注意“霸王”名词作动词的用法,译为称霸诸侯。,答案:(1)(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或“百姓的秩序就正常了”)。 (2)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

12、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情”)做起。,2(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原文和译文见第二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译文:_,解析:“见”指拜见,“控守”指把守。这是一个省略句,补充出“不许”的省略主语“帝”。 答案: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1留 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 “乞骸骨”、 “除”、“拜”、“左迁”,表

13、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既望”是古代时间称谓,农历十五为望,十六日为既望。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等。,3删 即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4补 即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

14、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还要注意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语如“妻子” “地方”“指数”等,如:,(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来。如: 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译:(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就说:“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 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译

15、: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这里“有”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人”, “相示”前省略“以文”,后句省略主语“吾”,尾句省略宾语“之”,翻译时应该补上。,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但是力气可以到那里却没到,在别人来讲,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应该后悔的。,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

16、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5调 即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如:,(2011高考大纲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