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与医患沟通.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299047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人文与医患沟通.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人文与医患沟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人文与医患沟通.(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患沟通:我们究竟缺什么 王一方(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更好地沟通,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更好地享受职业生活,医学人文与沟通困境,希波格拉底的教诲 “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 “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种是药物,一种是语言。” 现代医学:语言是人类生命感受的主要触媒,沟通即治疗,良好的沟通是最佳的治疗。 医生的普遍感触:我们理足词穷,理直气怯 1.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有效沟通障碍。 2.沟通障碍的关键:是我们的医务人员自始至终从未认真思考过沟通的本质、系统研究过沟通艺术,即不会选择适当的时机,也不会确定有效的沟通对象,更不会利用适当的沟通场合运用适当的沟通方式和技巧

2、对有关信息进行有效沟通。由此导致医患关系愈来愈紧张,医务人员整体形象受到污损,行医环境恶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毕淑敏:不被理解的医生,医生躲在处方后面,理解的人便少。 他们经历的生死太多,有些话就不忍心说;淤积的苦痛太多,医生便冷漠;因为对死亡无能为力,医生便凄凉;因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医生便悲壮,因为经年累月用处方与患者交谈,恍惚间自己也成了一张处方。,林燕妮:两个医生,甲医生,常常断错症,开错药,但他的病人最多,而且每每赞许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医生,因为它对病人很尽心,嘘寒问暖,病人半夜三更叫他去他一定去,即使他去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病人死了,他一定会去吊丧。 乙医生是医生圈里公认的好医生

3、,但他的病人奇少,多半是其他医生的家属,因为它不懂嘘寒问暖之道,也不善辞令。 普通人看医生多是小病,只要这个糊涂医生没有开毒药给病人吃,病人迟早会自己好,医患关系: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共同体:博弈医疗获益的多与少,时间与金钱,风险与代价。 情感共同体:恻隐,悲悯,惺惺相惜,同病相怜 道德(伦理)共同体:向死而生,转身去爱。 价值共同体:生命的豁达(苦难不可移,生死不可却),生命的彻悟(长度、宽度、温度、厚度、澄澈度)。 医者:冷静不冷漠,淡定不淡漠,恻隐不麻木, 视病如亲,视病如友?,活思想,私房话:我为何改善沟通?,活思想:医学人文(沟通)无助于疗效(同步)改进,医院投入很大(费时费钱),

4、不产生回报,医务人员潜规则盛行,不愿意接纳。随波逐流,集体堕落。野蛮收割,沦为商场格斗,丧失职业尊严,郁闷忧思,久而久之,身心会奔溃。 好服务(好沟通),才会结缘不结怨,人生如有神助,积德不积仇,人生变坦途,可以减少医患冲突,减少医闹赔付,减少纠缠,提升品牌,增加患者回头率,幸福指数提升。 私房话:许多人不平衡,我对病人好,病人离开就不理我了,没有回报,其实,你对一百个病人关怀备至,有20个人真心回报你,就足够滋润,无需100人都回报你,传统中医赚富人的钱,补贴穷人,而非贫富通吃。,医患沟通中中医的优势:生活化,疲惫感/注意力:何时出现?出现频率,持续时间 面色/毛发:色泽,光泽(白如丝帛,不

5、可白如井盐) 舌象:颜色、津液、滑腻感,舌边征象 脉象:位、次、形、势、率 口味:淡而无味,发酸,口苦,发腻 咽部感觉:发干,发涩,异物感,叹息:偶,常,长.短, 大便:规律,频次,结与溏,是否成形,消化程度 小便:颜色,频次,夜间频次,射尿力度 腰部感觉:酸胀,下坠感,发硬,僵直 关节感觉:酸软,紧张与松弛,活动范围、力道 出汗:动辄出汗/少汗,自汗,盗汗,潮汗,半侧汗 睡眠:入睡时间长短,是否容易惊醒,有无恶梦 性欲:启动,质量(早泄),频次,自信(精神阳痿),如何面对患者的疾苦,患者是谁?医生应该干什么? 患 患者就是怀揣着一串心事的人 患者也是心上压着两块石头的人 医生是为他们化解心事

6、的人,帮助他们搬走心上石头的人 疾病不是疾苦,症状、体征不是煎熬/折磨,证据不是唯一,华佗的沉痛教训,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传说中华佗曾实施腹部外科手术(因发明麻沸散解决麻醉问题),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后被曹操所杀戮。两个版本:三国演义版本与三国志版本。 医患信任并非取决于医生的技能,而在于医患的有效沟通。,医患冲突血案背后的沟通短板,哈医附一院李梦南杀王浩: 北京同仁医院王宝洺砍徐文: 广医附二院ICU伤医案: 温岭一院连恩青杀害王云杰案:,温岭伤医事件回顾,10月25日上午8时许,病人连恩青闯入耳鼻喉科门诊室,拿出早已准备

7、好的榔头击向王云杰大夫头部。随后他手持匕首,刺向王云杰的前胸。王云杰捂着胸口从诊室里跑出来,白大褂上满是鲜血。连恩青紧追出来,他不断地警告周围的人:“谁敢帮他,我就捅谁。”王在慌乱中不慎绊倒,连恩青赶上来将王云杰按倒,连刺7刀,每刀都刺中心脏。 连恩青来到一楼CT室,意欲找曾经为他读片放射科医生。他问正在读片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江晓勇“你是不是林海勇?”江晓勇答:不是,但连恩青仍持刀捅向他。后者身中数刀后,握住了他的手腕,并和赶来的保安将连恩青制服。 两小时后,温岭官方发布消息: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名医生被捅伤。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祸起萧墙,2012年3月,连恩青在温岭一院动

8、过一个颔窦炎的鼻部手术。术后几个月后,他感觉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更重了,开始整夜休息不好,每晚只睡两三个钟头。性格开始变得易怒,严重时以头撞墙,并在家里砸东西。长期睡眠不足致精神恍惚,去年辞工失业。 连认为温岭一院的手术出现失误。一年来,他去了医院至少40多次。多次纠缠主治医生,甚至跪在医生面前,请求给他重新治疗 院方曾邀请多位院外专家会诊,对方均表示手术成功无异议。应连的要求,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该院重新给他做了两次C T,结论均为“副鼻窦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连恩青对这一诊断表示怀疑,随后赴台州、杭州、上海多家医院诊断,医生均表示他身体并无异样。 2013年8月,他首次接受精神

9、疾病治疗,入院症状为“躯体不适,猜疑被害,烦躁易怒”,诊断结果为“持久的妄想性障碍。”,行凶先兆:卧室毒咒,愤怒的医生,医患调解机制为何失灵,化解医患纠纷,国外的经验是设立伦理委员会,其成员除医生外,还有社区代表、社会工作者、律师等,因而能进行中立、有公信的调解。国内有类似机构,2010年,卫生部等三部门曾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纠纷。 2009年3月,温岭市创新推出“医疗纠纷调解中心”,成员由法院、公安、医疗、信访等老同志组成。8个月之后有媒体报道该中心调解纠纷57起,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这个效果不错的“第三方”机构为何没有给这次冲突松绑,人们却不得而知。 杀

10、医嫌犯去年3月份做的手术,从12月开始找过医生四五次,甚至跪求继续治疗;而医生认为手术没有问题,看见患者下跪觉得特别难受,“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双方沟通四五次未有共识之后,是否曾想到找相关调解机构?患者家属早知其不满医治结果,为何也没想到去找调解机构?如果经过“第三方”的调解,事态还会否演变为暴力行凶?,门诊部的习惯用语,医生套语: 哪里不舒服?带多少钱?医保还是自费(有多少钱做相应格局的诊疗)? 简单点(说多了没意义,只相信机器) 反诘:你懂还是我懂?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签个字吧(自己承担责任) 患者套话: 我从来没想到(要花这么多钱,病情会恶化到这一步,XX会死!),医患失语:忙的说辞与理

11、由,你没看我忙得四脚朝天吗?果然如此 案例:性骚扰申诉,越描越黑(一忙遮百丑) 2008年1月6日某年轻女子向台北市性骚扰防治委员会投诉,声称自己在某医院心脏科就诊,一中年男性医生未向她做出任何说明,就要求年轻女性患者解开内衣,把上衣撩起,完全暴露胸乳,甚至还将耳朵贴到其胸前听诊。这位女患者感觉到十分难堪,强烈意识到自己被这位男性医生骚扰了,于是奋起投诉。 医生的辩护:我忙得病人都看不完,哪有空去骚扰。(我即使有心骚扰,也没空呀,有贼心,没贼功夫)承认客观上骚扰成立,但辩护是无意识的,无动机的,出自医疗目的的行为。 辩解:对不起,我事前沟通不充分,这样做完全是诊疗的需要,主客观都无意对你进行骚

12、扰,但说明不周,却造成了患者的不快与不悦,对沟通不畅表示歉意,而不是对骚扰动机做出辩解。,失语:“忙”的辩护与辩证法,忙:心亡(逃逸)之态 我们必须寻找“忙”因,缓解“忙”情,减少“忙”中疏,杜绝“忙”乱,把亡失的心找回来。 医生实在忙,病人期盼高:人人渴求优质医疗资源,挤向名医、名院 需要疏导、分流 诊断程序复杂化,医生采集证据务求全面、新潮、先锋需要克制、适宜 临床思维精细化:循证医学思维要求尽可能多的证据甄别和确认也需要克制、适宜,悖论:越忙越怨,越忙越乱,2.忙中疏:疏于患者的心理、情感关切,疏于患者故事的聆听,疏于进入患者的苦难世界 3.疏中乱:患者抱怨、媒体放大,社会积怨,偏激成仇

13、,伤医毁院 悖论:做得越多,抱怨越多:越忙越乱,能不能从容一些,力求少忙少乱,不忙不乱。 结论:忙不是拒绝沟通的理由。,沟通的问题究竟出在哪?,沟通不能?(技能缺失) 沟通不善?(技巧缺失) 沟通不屑?(动力缺失,寒心) 用嘴沟通?用心沟通? 沟通艺术?沟通人格?,临床沟通的难与易,何谓易:一提醒就会改善 充分解释诊断、检验和治疗方法的来龙去脉释疑解惑,让别人更充分地了解医生的诊疗逻辑、决策依据和行为方式,进而认同其决策与行为的合理性。认同医生的责任感。 尽可能地让病人参与医疗的决策,只有参与才会有信任和承担。 不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还着意与患者的亲属建立信任、理解关系。使之良好地互动

14、。 通过诊疗团队间(医-护、医-医、医-管)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可增加诊疗的协同性,让患者感受到是一个强大、高效的医疗团队在帮助他,支撑他。增进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减少因医-护、医-医间言语、行为差异产生的纠纷契机。 出院后续居家照顾事宜的说明以及出院后继发风险的提示与防范。,临床沟通的难与易,何谓难:刻意经营也难为 告知坏消息(死讯与凶险局面) 伤害性、风险性诊疗介入的知情同意 诊疗差错的无过错说明与澄清 获得尸体解剖的许可 与有人格缺陷、行为失范、品行恶劣患者及家属的分歧沟通、矛盾处理,过激情绪应对。,难缠的病人及情景,1. 沉默、冷漠的病人 2. 漫天扯淡或饶舌的病人 3. 迷糊或失智的病

15、人 4. 易怒、好斗的病人 5. 忧郁、绝望的病人 6. 遇事拒绝、抵抗的病人 7. 过度依赖于苛求的病人 8. 有精神病发作病史者 9. 吸毒、酗酒成瘾者 10. 临终时刻的病人(生命终末期)与推卸照顾责任的家属,医患关系:五片驱不散的乌云,从商业服务(serve)到关怀照顾(care):“来自陌生人的照顾”(卢森伯格),“床边的陌生人”(大卫罗斯曼),面临快速亲善关系(一见如故)缔结。许多情况下只能是“利益共同体,道德异乡人”(恩格尔哈特)。 医疗服务中存在代理决策机制,医生在诊疗决策中有大于患者权利的自由裁量权,患者的选择权是不充分的,属于被动消费,尽管他们可以择院,择医,但是一旦进入诊

16、疗进程,完全无法选择诊疗路径、药物品种,给药方式,手术方式(虽然被赋予知情同意权)。,医患关系:五片驱不散的乌云,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与可能性的艺术(奥斯勒),生命无常的偶然性和疗效的不确定性使得医疗服务呈现高度的风险,1+1不等于2,可能等于0,风险、代价常常超出原初的心理预设。表现为疗效的个体差异极大,诊疗过程中的即时风险迭出、代价横生,不以医生、患者的主观意志所转移。 支付与疗效(获益)脱节,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并非花钱越多疗效越好,可能出现人财两空这一违背商业社会基本预期的悲剧结果。治愈、康复的希望可能因病情恶化而失望,无救而绝望。严重挫败花钱买疗效、求康复(钱到病除)的心理预期。,医患关系:五片驱不散的乌云,患者的诉求是苦难中(弱者)的人类诉求(佩里格里诺),具有被社会同情、舆论接纳的天然合理性,也为患方的求偿心理(逃费,伤医)与民粹主义(撕裂医患关系、党群、干群关系)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弱者具有道德优越性,弱者总是有理,他们的无理也是对强权的反抗。,医患之间对于疗效的认知分歧,一针见效,药(术)到病除与缠绵,反复(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彻底痊愈与临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