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2013-3-2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298074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2013-3-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2013-3-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2013-3-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2013-3-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2013-3-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2013-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2013-3-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准兴重载高速公路 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防水联结层 施工技术指南 2012年7月10日1 依据规及试验规程 1)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2)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3) 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材料技术要求 2.1 改性乳化沥青性能技术要求 表1 SBS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测试项目单位 测试方法 指标要求储存稳定性, 1天 %T0655-1993 不高于1 储存稳定性, 5天 %T0655-1993 不高于5 蒸发/蒸馏残留物含量%T0651-1993不低于62破乳速率 T0658-1993 慢裂 筛上剩余量 ,

2、 1.18mm %T0652-1993 不高于0.05 赛波特粘度, 25 SFsT0623-1993 20-100电荷 T0653-1993 正电荷+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试验 T0654-1993 不低于2/3 延度, 5,5cm/min. cmT0605-1993 不低于35测力延度比, 4,5cm/min %ASTM D226不低于30 粘韧性,25C ; 500mm/min N.mT0624-2011 不低于25 韧性,25C ; 500mm/min N.mT0624-2011 不低于20 弹性恢复, 10C %T0662-2000 不低于70 2.2 集料技术要求2.2.1粗细集料技

3、术要求 粗集料应选用坚硬、粗糙、外观有棱角的集料;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 标单位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试验方法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30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35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2.45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3.03.0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20T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1T0320软石含量,不大于%355T0320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且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1-3

4、的规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0-2.36mm或0-0.15mm)表示。 表3 细集料质量要求项 目单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2.45T0328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5T0333砂当量,不小于%605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9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0345矿粉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种的

5、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 矿粉质量技术要求项目单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于t/m32.52.4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1T0103烘干法粒度围0.6mm0.15mm0.075mm%10090-10075-10010090-10070-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外填料-填料采用普通硅酸盐425#水泥,用量由混合料的试验来确定。 水-采用可引用的水源,其用量应根据现场骨料的含水率和混合料试验设计决定。添加剂-施工中如

6、果需要,应根据摊铺效果经试验确定所用添加剂种类和剂量。2.2. 2集料级配要求表5 冷拌冷铺料矿料级配要求筛孔级配围(通过率%)(mm)下限级配中值上限9.59597.51004.755565752.363848581.182634.5430.61720330.31017240.15611160.07546.59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表6 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试验技术要求建议值混合料检测项目稳定度(kN)流值(mm)密度(g/cm3)稳定度(kN)流值(mm)空隙率(%)60维姆稳定度-10劲度模量(MPa)建议值25/养生/测试105/养生/测试60/养生/-10测试32-4.52.352

7、.53-65-7.518-252000注:1. 稳定度、空隙率制作试件用T0702-2011方法,试件的101.6mm0.2mm,用于试验检测; 2.维姆稳定度制作试件用T0736-2011 SGC方法,试件100mm,用于试验检测; 3.劲度模量试验,采用沥青混合料车辙块,切割成250mm30mm35mm尺寸的试件用于试验检测; 4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为了保证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必须保证拌和设备的产能, 以确保摊铺的连续性。 对设备进行原材料标定,摊铺时要注意检查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如混合料有花白、离析等现象,应作废料处理并及时予以纠正。 5冷拌冷铺沥青混

8、合料的摊铺 注意事项: 连续稳定的摊铺是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最主要措施,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的产能、施工机械配套情况以及摊铺厚度、摊铺宽度,按515m/min予以调整选择,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地摊铺。 未碾压实之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一般不允许人工找补整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在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指导下,允许用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缺陷较严重时应予以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 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未压实的混合料必须铲除。6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 碾压 压实是保证沥青混合料层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压实效果,需要采用轻型和重型压路机搭配碾压。同时, 为了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碾

9、压应在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不产生推移、开裂及粘轮的情况下进行。 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容易粘轮,并且无强度时易推移,所以选择合适的压路机、最佳振动频率与振幅是关键。 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初压、复压和终压。 初压的目的是整平和稳定混合料以及促进乳化沥青破乳, 建议采用8 T左右的轻型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碾压时可开启高频振动。 复压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密实、稳定、成型,因为在复压前混合料中有大量的水分蒸发,通过复压对混合料空隙进行压密,促进沥青还原;碾压时视混合料表面与压路机的粘轮情况,可采用25T 左右的胶轮压路机,碾压 2-3遍。 终压是为了保证平整度以及压实度,最终混合料的密实程

10、度将取决于该道工序,因此,终压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在复压后其中混合料的分水份蒸发, 留有少量的空隙,需要通过终压进行压密 。终压通常使用静力胶轮压路机,建议采用25T或更重的胶轮压路机,碾压次数3-5遍。 7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养生 在摊铺压实后,拌冷铺沥青混合料还有少量的水分没有蒸发,致使沥青未能够完全还原,混合料的强度较低。因此,需要对其在自然条件下养生 48h以上,在养生期间不能有机动车辆在其表面上作业。8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控制 原材料(矿料及改性乳化沥青)检测的频率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执行,检测指标见本指南的技术要求;8.1 现场乳化沥青材料质量控制 改性乳化沥青现场日常

11、检测指标及要求见表7,施工期间每个工作面每天检测不少于1次。 此外,业主组织不定期抽查,每月不少于2次,由业主所指定的机构检测表1中的全套技术指标。 表7 改性乳化沥青现场检测指标及要求测试项目单位 测试方法 指标要求设备、参考价格储存稳定性, 1天 %T0655-1993 不高于1 稳定管(玻璃)100元/根储存稳定性, 5天 %T0655-1993 不高于5同上蒸发/蒸馏残留物含量%T0651-1993不低于62烘箱、电炉、烧杯6000元破乳速率 T0658-1993 慢裂 破乳速率测试仪, 3000元电荷 T0653-1993 正电荷+电极及导线500元延度, 5,5cm/min. cm

12、T0605-1993 不低于35测力延度仪50000元弹性恢复, 10C %T0662-2000 不低于70 弹性恢复测试模具3000元备注:在其它现场测试指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产品可以及时使用,如果5天储存稳定性不合格,则当即通知材料供应商,并按供货合同约定采取相应的措施。8.3 矿料质量检测 严格控制细集料的 砂当量,每批材料至少检测一次! (设备:砂当量测试仪8000元/套)8.4 冷拌冷铺联结层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1)开工前施工单位要取得业主指定机构的原材料检验及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2)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特性检验 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如有沥青混合料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