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铁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旧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94469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柳州铁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旧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柳州铁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旧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柳州铁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旧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西柳州铁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旧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西柳州铁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旧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柳州铁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旧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柳州铁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旧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柳铁一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及字形正确的一组是( ) A咂摸(z) 敕造 (ch) 寒伧(chen) 犄角之势(j)B宸翰 (chn) 险衅 (xn) 租赁(ln) 敛声屏气(bng)C莲萼() 打烊(yng) 庾毙(y) 寥寥数语(lio)D阜盛() 纸锭(din) 洗马 (xin) 日薄西山 (b)2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美英法等国支持和推动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的手段,和当初其处理利比亚问题的手段如出一辙,都是公开宣称,现政府已经失去了继续执政的合法性。B古代很

2、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C近两个星期,谢峰多次迟到,班主任找他谈话,他似乎理由很充分,甚至还振振有词,根本没有半点悔改之意。 D面对贩毒手法被公安人员屡屡识破,贩毒团伙的头目气急败坏地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总有一天我要想办法把这些毒品成功地运出去。”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记者日前从相关会议上获悉,明年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将进一步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B我们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符合中国特点的互联网管理法律和法规,研究非法网站的特点和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犯罪活动的特点。C虽然

3、枸杞子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并非适合所有的人服用,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的人最好别吃。 D今年11月25日,因为叙利亚没有签署阿盟提出的和平调解协议,阿盟拟定了对叙利亚的一系列制裁办法,包括对叙利亚央行实施交易禁令。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_。_。_。_。_。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

4、,阳光很快就晒干了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A B C D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8题。(每小题3分,共9分)水浒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歌颂反抗精神,有人认为是宣扬投降主义,这场争论持续了半个世纪。近日,著名史学家史式教授提出新观点,“水浒是一部反贪污反腐败的书”。史式教授近日在海口出席一个研讨会时谈到他的这一新观点。他认为,在封建社会里,直接迫害农民的是贪官污吏,是高俅一类人物。农民起来反抗,矛头直指贪官,这是理所当然,至于皇帝,在农民的心目中,是一个维持正常秩序所必需的人物。农

5、民不可能梦想去建立一个民主政府,只希望出个好皇帝真命天子,为民除害,铲除贪官污吏,实现天下太平。因此,奋起反抗的农民“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一种正常,实际上就是反贪污反腐败,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史式教授指出,正因为起义的农民“不反皇帝”,所以水浒不可能是一部鼓吹反抗到底的书。水浒里的人物,一个个都如生龙活虎,跃然纸上,要说这是宣扬投降的书,显然说不过去,很难被人接受。从水浒中的许多故事如鲁智深故事、林冲故事、智取生辰纲故事、武松故事等等来看,虽然情节复杂纷纭,但其主题总离不开一件事反贪污、反腐败。史式教授研究水浒已有数十年,早在1958年,他发表了关于水浒里的“替天行道”的解释一文,指出“

6、替天行道”系出老子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得到许多史学家和水浒研究者的赞同。史式教授还认为,因为水浒有不同的版本,其主题也就有了变化。70回本的主题是歌颂反抗;100回本(包括100回本以上)的主题是接受投降。但有人因此说水浒有两部,宋江也有两个却是荒谬的。他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发展变化,人也有发展变化。水浒只有一部,宋江也只有一个,宋江先是领导反抗,后来接受投降,这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发展变化,不能说一个人的言行有了发展变化就变成了两个人。“孙悟空先是大闹天宫,后来皈依佛法,难道我们就可以据此认为有两部西游记,两个孙悟空么?”5对文末史式教授援引孙悟空一例的用意,理解最准确的一

7、项是( )A用以说明只有一部西游记,只有一个孙悟空。B用以说明只有一部水浒,只有一个宋江。C用以说明世上一切事物都有发展变化,人也有发展变化。D用以说明孙悟空和梁山好汉都深受贪污腐败的毒害。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A对水浒主题的争论已持续了半个世纪,而且仍将持续争论下去。B史式教授关于“替天行道”的解释得到了许多史学家和水浒研究者的赞同;因此,他对水浒主题的新解,也必将得到许多史学家和水浒者的赞同。C关于水浒的主题,“反腐说”已经盖棺论定,“反抗说”和“投降说”都已经过时。D史式教授几十年来一直在研究“反腐说”,他对“替天行道”的解释也是其“反腐说”的一个组成部分。7根据本

8、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时代的局限,水浒中奋起反抗的农民大多还没能认识到皇帝和贪官其实是一丘之貉。B史式教授的“新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未必能得到公认,但这种“一家之言”对于繁荣我们的文艺批评是有益的。C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力作,水浒如果鼓吹反抗到底,索性让宋江当上大宋皇帝,则该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一定会更高。D水浒一书有不同的版本,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研究和评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书被人们广为喜爱的事实。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8-10每小题3分,共9分)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伟,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光和元

9、年,举郡上计到京师。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对曰:“昔郦食其长揖汉王,何遽怪哉?”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顾谓坐中曰:“此人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坐者皆属观。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见。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陟自强许通,尚卧未起,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曰:“窃伏西州,承高风久矣,乃今方遇而忽然,奈何命也?”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时诸计吏多盛饰

10、车马帷幕,而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旁,延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叹愕。陟返与言谈,至熏夕,极欢而去,执其手曰:“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陟乃与袁逢共称荐之。名动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 (选自后汉书赵壹列传)【注】郡上计:向朝廷报告一郡税收会计的官员,也叫上计吏。郦食其:秦汉之际的策士,后归汉王刘邦。他拜见刘邦,只作揖,不跪拜,刘邦知其不是平常的人,把他请到上座。忽然:指死亡。熏:通“曛”,黄昏。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 让:责备。B是时司徒袁逢受计 受:接受。C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 临:俯视。D坐者皆属观

11、属:通“瞩”,注视。9下列各句都表现赵壹倨傲特异的品性行为的一项是( )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壹独长揖而已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 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因举声哭壹独柴车草屏A B C D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赵壹的几件事,表现他的倨傲不驯、玩世不恭的性格和无所作为的结果。B本文通过对赵壹的倨傲特异的品性行为的描述,表现他既要借权势显扬名声,又不甘心屈颜仕途的特有气质。C本文通过对赵壹恃才倨傲的描述,反衬袁逢、羊陟不计私嫌,爱才荐才的高尚品格。D本文记叙了赵壹的几件事,表现他故作倨傲,是为了巧借权势显扬名声,目的不在于做官。第卷(共120分)四、(23分)11将文言

12、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3分)译文:_ (2)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4分)译文:_ (3)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3分)译文:_ 12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代)魏初去岁今晨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注释】室人降日:妻子生日。(1)综观全词,“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词中用了哪种手法写“心事”?(5分) (2)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三句在景物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13默写(5分,每空1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报养刘之日短也。 ,愿乞终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