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培英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9119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州市培英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东省梅州市培英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东省梅州市培英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东省梅州市培英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东省梅州市培英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培英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培英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目标要求】【学习积累】 十三 曹刿论战一、给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注音、释义。 1又何间焉间( ): 2彼竭我盈盈( ): 3小惠未徧徧( ): 4小信未孚孚( ): 5下视其辙辙( ): 6登轼而望轼( ): 7望其旗靡靡( ): 二、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想一想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是什么。1忠之属也忠: 2牺牲玉帛牺牲: 3小大之狱狱: 4肉食者鄙鄙: 5神弗福也福: 6再而衰再: 三、“一鼓作气”在文中的意思是 ,现在常用的意思是 。请你用它造一个句子。 造句: 四、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何以战? 2忠之属也。 3战则请从。 4虽不能察,必以情。 5夫战,勇气也。

2、五、阅读下面的选文,思考并回答文后问题。(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3、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用你自己的话概括选文各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2从原文看,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3曹刿认为战争应该取信于民,也就是庄公所说的“ ”。4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在哪些方面?请你从原文中找出并稍作解释。 5选文最后一段中,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 ;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即: 。 6选文略写战争的过程,而详写曹刿和鲁庄公的谈话,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7参考下面的“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含这个字的成语。看看你能写出几个。示例:

4、小信未孚深孚众望既克夫大国,难测也望其旗靡六、(选作题)将课文曹刿论战二、三两段文字改写为足智多谋战长勺。提示:主要人物是曹刿;可略加合理的想像(如曹刿、鲁庄公的神态、语言、动作等);600字左右;注意详略。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十四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你能读准下列加点字吗?请给它们注音。1形貌昳丽( )2时时而间进( )3窥镜而自视( )4暮寝而思之( )5期年之后( )6上书谏寡人( )二、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2朝服衣冠 服: 3今齐地方千里 方: 4皆以美于徐公 以: 5王之蔽甚矣 蔽: 6闻寡人之耳者 闻: 7徐公来,孰视之 孰: 8谤讥于市朝 谤: 三、将

5、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四、本文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如下面一段文字的三问三答,答的内容虽然都是说邹忌比徐公美,语言上也只是几个字的增减,但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远近亲疏关系的不同。请你仔细品味,说一说邹忌之妻、妾、客三人的答话在语气和感情上有何不同。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6、五、阅读下面的选段,思考并回答问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选文第段正面写 ,第段写 。 2邹忌向齐王进谏时,为什么先要从自己的生活小事说起? 3邹忌进谏后,齐王的反应只有“王曰:善。”“乃下令”两个举动,这反映了齐王是怎样的一个人? 4选文叙事简洁,善于从侧面暗示。请你仔细品味下面的语句,简要分析它的“言外之意”。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选文最后一段,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六、学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从不同角度出发,我们能获得怎样的启示?请你写下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和同学交流一下。 七、(选作)你能补全下面有关“纳谏”“从谏”的名句吗?试试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