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型煤生产技术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290161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型煤生产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四章 型煤生产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四章 型煤生产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四章 型煤生产技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四章 型煤生产技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型煤生产技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型煤生产技术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型煤生产技术,型煤是用一种或数种煤粉与一定比例的黏结剂、固硫剂等加工成一定形状和有一定理化性能的块状燃料或原料。 优点:一是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煤炭利用率;二是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第一节 型煤的分类,依据不同,分类不同: 按用途分类,表4-1 按形状分类,表4-2 按成型工艺分类,表4-3 按黏结剂分类,表4-4,第二节 型煤原料的选择,型煤的原料直接影响型煤的质量,同时影响型煤的成本,型煤原料应当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艺进行选择。,煤的水分是型煤工艺的重要因素,对于一定的成型设备,要压出高强度的型煤,其水分有一个最佳范围。 煤的挥发分应当根据型煤用途而定,如挥发分低

2、下点火,挥发分高上点为等等。 灰分基本上是惰性的,应尽量低。但灰分可以提高煤的塑性和机械性能。 黏结性和结焦性对一些型煤来说十分重要。 灰熔点的影响。,第三节 民用型煤,一、煤球 中国制造煤球采用无烟煤作原料,黄土作黏结剂,如果原煤硫分高则加入一定量的石灰或电石渣作固硫剂。由于无机物会降低煤的发热量,因而也有采用淀粉、羧甲基纤维素(CMC)等有机物作黏结剂,煤球的生产过程 煤球生产中首先将原料煤进行干燥、粉碎,然后在气流床中用热烟气进行干馏,使之形成半焦;半焦中加入石灰和羧甲基纤维素CMC,通过三次连续轮碾作业成型,然后在干燥窑中干燥,待冷却后装箱入库。,二、普通蜂窝煤,特点:应用广泛,加工简

3、单,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热利用率高,排烟中污染物含量低。 黏结剂最常用的是黏土,其次还有石灰、煤泥、泥质煤矸石等。 国内普通蜂窝煤的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分别如图4-1所示。,三、上点火蜂窝煤,中国普遍使用的炉灶,大多为下燃式。 下燃式燃烧的缺点:燃烧的各个过程均是从下向上的,处于下方的高温燃烧层,也是由下向上移动的,上部的煤受热分解产生的挥发可燃气体,由于煤层上部温度较低,不能完全燃烧,这就造成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很大,碳损失大等。,1、上点火蜂窝煤的特点,用火柴或纸从蜂窝煤上部表面可点燃,因为在点火层的配料中采用了氧化剂,如硝酸盐、过氧酸盐等。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方便。 由于点火层有氧化剂分解温度

4、较低,因此火柴点燃后马上分解出大量的游离氧,使点火层产生激烈的氧化燃烧反应,所以上点火蜂窝煤上火速度快,点燃后即可以用火,而且可以达到连续有火焰,火力旺盛。 由于高温层处于上层,下部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气体经过高温区,当该区温度超过燃点时,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就能燃烧,从而使煤干馏的有害气体排出量减少,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热效率提高了5%-10%。 原料使用范围有扩展。 缺点:成本高,工艺过程复杂。,2、上点火蜂窝煤的结构,有上下面圆形和方形两种,而孔的排列方式却有多种,有的是圆形的,有的采用长方孔和圆孔搭配,有的还采用梅花或十字孔搭配,如图4-2所示。 结构分类:整体式、嵌入式和分体式,见表4-5,3、上点火蜂窝煤的配料,点火剂配方见表4-6 引火剂配方见表4-7 煤本体配方见表4-8,4、上点火蜂窝煤的典型生产工艺,见图4-3,四、特种民用型煤,1、火锅用型煤,四、特种民用型煤,2、烧烤用型煤,五、民用型煤的质量指标,发热量:16.6-20.8MJ/kg; 端面抗压强度:102mm600N/块 127mm700N/块 热稳定性:不塌炉、不堵孔、不结渣,不爆裂; 上火速度:1/min; 火力强度:15g/min; 热效率:40%; 灰熔点:1100,第四节 工业型煤,工业型煤按用途分类: 工业锅炉型煤、气化型煤、工业窑炉型煤、型焦、铁合金型煤和蒸汽发动机型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