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电力系统重大事故25项反措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289164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38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止电力系统重大事故25项反措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止电力系统重大事故25项反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电力系统重大事故25项反措(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电发【(国电发【2000】589 号)号) 国电公司印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为 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关于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完 善各项反事故措施,进一步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国家电力公司通 过总结分析近年来发供电企业发生重大事故的特征,在原能源部防 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的基础上,制订了防止电 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并于月日以国电发 号印发系统各单位。 国电发号文说,做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

2、的 措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是制造、设计、 安装、调试、生产等各个单位的共同任务。因此,各有关方面都应认 真贯彻落实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本重点要求并不覆盖全部反事故技术 措施,各单位应根据本要求和已下发的反事故技术措施,紧密结合各 自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反事故技术措施,认真贯彻执行。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分别是: 防止火灾事故;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 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 2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 防止汽

3、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 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 防止断电保护事故;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 防止开关设备事故; 防止接地网事故; 防止污闪事故; 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 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 防止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防止全厂停电事故; 防止交通事故; 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3 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防止火灾事故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防止火灾事故 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502793)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

4、点要求如下: 1.1 电缆防火。 1.1.1 新、扩建工程中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火力发电厂与变 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1996)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中的有关部分进行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 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 1.1.2 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 缆不小于 0.5m,动力电缆不小于 1 m。 1.1.3 在密集敷设电缆的主控制室下电缆夹层和电缆沟内,不得 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 1.1.4 对于新建、扩建的火力发电机组主厂房、输煤、燃油及其 他易燃易爆场所,宜选用阻燃电缆。 1.1.5 严格按正

5、确的设计图册施工,做到布线整齐,各类电缆按 规定分层布置,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 够的人行通道。 1.1.6 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 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含电缆 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1.1.7 扩建工程敷设电缆时,应加强与运行单位密切配合,对贯 穿在役机组产生的电缆孔洞和损伤的阻火墙,应及时恢复封堵。 1.1.8 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 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4 1.1.9 靠近高温管道、 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应有隔热措施, 靠近

6、带油 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 1.1.10 应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 如需要, 应按工艺要求 制作安装电缆头,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再用耐火防爆槽盒将其封闭。 1.1.11 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 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对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测温,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 验。 1.1.12 电缆沟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 充足,禁止堆放杂物。锅炉、燃煤储运车间内架空电缆上的粉尘应定 期清扫。 1.2 汽机油系统防火。 1.2.1 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阀门。 1.2.2 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 石棉纸垫。

7、1.2.3 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 明火作业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应紧 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1.2.4 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油管上进行焊接 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 1.2.5 油管道法兰、 阀门及轴承、 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 如有漏油应及时消除,严禁漏油渗透至下部蒸汽管、阀保温层。 1.2.6 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周围及下方,如敷设有热力管道或其 他热体,这些热体保温必须齐全,保温外面应包铁皮。 1.2.7 检修时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时,应消除漏油点,并更 5 换保温材料。 1.2.8 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钢质

8、截止阀,其操作手轮应设在距油 箱 5m 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 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 1.2.9 油管道要保证机组在各种运行工况下自由膨胀。 1.2.10 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 绝处理的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的,应立即停机处理。 1.3 燃油罐区及锅炉油系统防火。 1.3.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第四章 的各项要求。 1.3.2 储油罐或油箱的加热温度必须根据燃油种类严格控制在允 许的范围内,加热燃油的蒸汽湿度,应低于油品的自燃点。 1.3.3 油区、输卸油管道应有可靠的防静电安全接地装置,并定 期测试接地

9、电阻值。 1.3.4 油区、油库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油区内明火作业时, 必 须办理明火工作票,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对消防系统应按规定定 期进行检查试验。 1.3.5 油区内易着火的临时建筑要拆除,禁止存放易燃物品。 1.3.6 燃油罐区及锅炉油系统的防火还应遵守第 1.2.4、1.2.6、 1.2.7 条的规定。 1.3.7 燃油系统的软管,应定期检查更换。 1.4 制粉系统防火。 1.4.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有关锅 炉制粉系统防爆的有关规定。 6 1.4.2 及时消除漏粉点,清除漏出的煤粉。清理煤粉时,应杜绝 明火。 1.4.3 磨煤机出口湿度和煤粉仓温度应严

10、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出 口风温不得超过煤种要求的规定。 1.4 防止氢气系统爆炸着火。 1.5.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构部分) 中氢 冷设备和制氢、储氢装置运行与维护的有关规定。 1.5.2 氢冷系统和制氢设备中的氢气纯度和含氧量必须符合氢 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496285) 。 1.5.3 在氢站或氢气系统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应有严格的管理 制度。明火作业的地点所测量空气含氢量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并经批 准后才能进行明火作业。 1.5.4 制氢场所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按时检查和试 验。 1.5.5 密封油系统平衡阀、压差阀必须保证动作灵活、可靠,密 封瓦间隙必须

11、调整合格。 1.5.6 空、氢侧备用密封油泵应定期进行联动试验。 1.6 防止输煤皮带着火。 1.6.1 输煤皮带停止上煤期间,也应坚持巡视检查,发现积煤、 积 粉应及时清理。 1.6.2 煤垛发生自燃现象时应及时扑灭,不得将带有火种的煤送 人输煤皮带。 1.6.3 燃用易自燃煤种的电厂应采用阻燃输煤皮带。 1.6.4 应经常清扫输煤系统、 辅助设备、 电缆排架等各处的积粉。 7 1.7 必须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建立训练有素的群众性消防组织,加 强管理,力求在起火初期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并使当地公安部门了 解掌握电业部门火灾抢救的特点,以便及时扑救。 1.8 在新、扩建工程设计中,消防水系统应同

12、工业水系统分开, 以 确保消防水量、水压不受其他系统影响;消防泵的备用电源应由保安 电源供给。 1.9 发供电生产、施工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以 防止灭火中人员毒和窒息。 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 为了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试行) (能源安保19901110 号) 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 2.1 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并使两票制度标准化,管理 规范化。 2.2 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操作时不允许改变操作顺序,当操作发 生疑问时, 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

13、报告调度部门, 不允许随意修改操作票, 不允许解除闭锁装置。 2.3 应结合实际制定防误装置的运行规程及检修规程,加强防误 闭锁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已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正常运行。 2.4 建立完善的万能钥匙使用和保管制度。防误闭锁装置不能随 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时,要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短时 间退出防误闭锁装置时,应经值长或变电所所长批准,并应按程序尽 快投入运行。 2.5 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时,远方、就地操作均应具备电气闭锁 8 功能。 2.6 断路器或隔离形状闭锁回路不能用重动继电器, 应直接用断路 器或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操作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时,应以现场状态 为准。 2.

14、7 对已投产尚未装设防误闭锁装置的发、变电设备,要制定切 实可行的规划,确保在 1 年内全部完成装设工作。 2.8 新、 扩建的发、 变电工程, 防误闭锁装置应与主设备同时投运。 2.9 成套高压开关柜五防功能应齐全,性能应良好。 2.10 应配备充足的经过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 工作器具和安全防护用 具。为防止误登室外带电设备,应采用全封闭(包括网状)的检修 临时围栏。 2.11 强化岗位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持证上岗。 二十五项重点要求(3)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二十五项重点要求(3)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 为了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发生,应

15、严格执行锅 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督规程 、 压 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DL612 1996) 、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DL6471998) 、 火力 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43891)以及其他有关规定,把防止 锅炉承压部件爆破泄漏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设计、 制造、 安装、 运行、 检修和检验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并重点要求如下: 3.1 新建锅炉在安装阶段应进行安全性能检查。新建锅炉投运 1 年 后要结合检查性大修进安全性能检查。在役锅炉结合每次大修开展锅 炉安全性能检验。锅炉检验项目和程序按有关规定进行。 9 3.2 防止超压超温。 3.2.1 严防锅炉缺水和超温超压运行,严禁在水位表数量不足(指 能正确指示水位的水位表数量) 、安全阀解列的状况下运行。 3.2.2 参加电网调峰的锅炉, 运行规程中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按 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性能应与汽轮机性能相匹配;非调峰设计的 锅炉,其调峰负荷的下限应由水动力计算、试验及燃烧稳定性试验确 定,并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3.2.3 对直流锅炉的蒸发段、分离器、过热器、再热器出口导汽管 等应有完整的管壁温度测点,以便监视各导汽管间的温度偏差,防止 超温爆管。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