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亳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286871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安徽省亳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0年安徽省亳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0年安徽省亳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0年安徽省亳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0年安徽省亳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安徽省亳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安徽省亳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 百舸()寂寥(lio)彷徨(pn)惆怅(chn)B. 方遒(qi)颓圮(p) 芳菲(fi) 青荇(xn)C. 浪遏() 浮藻(zo)长篙(o) 漫溯(shu)D. 虔诚(qin)忸怩(n) 深邃(su) 团箕(q)【答案】B【解析】A“寂寥”的“寥”读音为“lio”; B正确; C“漫溯”的“溯”读音为“s”; D“团箕”的“箕”读音为“j”。 故选:B。考查正确识记汉字字音的能力,学会识别音近字,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备考策略: 1音、形、意

2、三结合,易混淆的词反复记忆 2建立集错本,如:区分两个上声字与一个阳平字加一个上声字组成的词语。 3适当做高考题、模拟题。 4以课本中的词为重点。 5形声字、形近字、近音同音字(易混声母、易混韵母、易混声调)、多音字归类记忆。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麦糟沧茫大地峥嵘书生义气B. 糯米五岭逶迤忤视凄婉迷茫C. 河畔星辉班斓笙萧天伦之乐D. 青苔披荆斩棘花辨秋毫无犯【答案】B【解析】A“沧茫大地”中“沧”应为“苍”,“书生义气”中“义”应为“意”。 B正确。 C“星辉班斓”中“班”应为“斑”,“笙萧”中“萧”应为“箫”。 D“花辨”中“辨”应为“瓣”。 故选:B。该题重点考查

3、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字形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形似音异字、音同形异字、音近形似字。字形题的答题方式一般是,对每一选项做出判读,看是否存在错别字,如果存在错别字断定应该是哪个,正确的应该如何去写,然后比较二者的差别,要注意据义定形。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 齐白石画册的一幅画上,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长物,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真是一片“神境”。B. 大力提倡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C. 有人认为,文章不好就是文字功夫不好,只要掌握了文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一种误解。D. 这部

4、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答案】A【解析】A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语境是画面只有一只鸟,与“生活俭朴”“贫穷”无关。 B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使用正确。 C迎刃而解: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使用正确。 D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使用正确。 故选:A。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答这类题,正确理解词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彩的褒贬、适用的对象的差异等方面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是否得体,照应

5、是否周密是关键。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4. 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有这么一种人,_但整天在闲逛,无思、昏睡、做着白日梦。他读书,_,脑子不动,不思不想。他身体健壮,但他的思想已发霉,_,灵魂正生蛆。他自称是知识分子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但整整一天翻不了几页但眼睛从

6、字面上溜过去精神在腐烂精神被腐烂A. B. C. D. 【答案】D【解析】从整个语段的语意看是对这种人的否定,第一空应为“他自称是知识分子”,选,排除B、A,第三空前语境是“已发霉”,后语境是“正生蛆”,中间应为“在腐烂”,应为,排除C。 故选:D。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

7、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5.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掠夺、夺取B.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C. 执千金之资币物钱币D.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假如没有【答案】C【解析】C币,礼品;译文:拿着

8、价值千金的礼品; 故选:C。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用法,学生应重视课本所学,加强识记和累积。复习文言实词应注意: 1文言实词由于时间流逝,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词义往往有较大差异。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是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之一,复习时应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通过比较、归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2复习文言实词,不能光靠背记词义,应词不离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词义,不要孤立、抽象地理解语法知识。 3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一定要以熟悉课文为前提,课文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

9、反三,灵活理解,从而提高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6.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A. 今者有小人之言B.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C.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答案】B【解析】例句,作代词,代人。 A结构助词“的”; B作代词,代人。 C动词,到。 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任何一个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虚词的具体义项。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

10、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4.0分)7.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各题。 父亲虽然我

11、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可是,我考上了高新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 !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

12、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 A 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有你吃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 B接着他自个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

13、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 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中午,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

14、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三年后,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父亲说:“不要紧,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我用六年时间,六年不行十年,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我无言,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霏霏。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

15、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他过于奢侈。 C “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突然,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我父亲为了省 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抱住他,哭着求他:“为了我,爸爸,请您爱惜自己。”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刘老师还很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