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编号《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5479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3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8编号《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58编号《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58编号《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58编号《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58编号《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58编号《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8编号《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试题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 )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 A.感觉适应 B.

2、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 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 法是( )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 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 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3、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 A.11 岁半 B.1 岁半2、3 岁 C.2、34、5 岁 D.4、56、7 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 )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 A.1 岁半2 岁 B.1 岁1 岁半 C.2 岁2 岁半 D.2 岁半3 岁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 A.意义记忆效果好 B.机械记忆效果好 C.两者都很好 D

4、.两者都很差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 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 1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 ) A.整体局部规律 B.首尾规律 C.大小规律 D.近远规律 14.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 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 ( ) A.困难抚育型 B.兴奋型 C.启动迟缓型 D.容易抚育型 15.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 岁儿童的思维

5、处于 ( )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6.原始情绪反应 17.学前儿童心理学 18.选择性注意 19.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20.幼年健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请任选 3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3 小 题评分。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请任选 3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3 小 题评分。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21.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

6、注意哪些问题? 22.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3.1-3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4.学前儿童句型的发展有何趋势?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请任选 1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1 小 题评分。每小题 12 分,共 12 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请任选 1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1 小 题评分。每小题 12 分,共 12 分) 25.举例说明幼儿个性形成的标志。 26.联系实际说明学前儿童无意想像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 14 分)五、案例分析题(本题 14 分) 27.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工作都十分繁忙,或经常

7、外 出工作,所以,有的父母就把孩子长期托付给家中老人或其他亲属抚养;有的父 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其中,第一种现象在当前我国农村尤为突出。 这样使得很多学前儿童不能经常与其父母见面,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亲子 关系越来越淡漠 请您结合案例,分析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并谈谈如何帮助学前儿童 形成良好的依恋。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C ) 2.当

8、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B )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B )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C )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D )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 之不理的办法, 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 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D )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 加。这种理论属于( A )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B )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

9、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B )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 )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 )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 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B ) 1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C ) 14.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 愉快情绪多, 情绪反应适中, 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 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 D ) 15.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 )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0、4 分,共 20 分) 16.原始情绪反应 答: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 四肢划动等等,可以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 17.学前儿童心理学 答: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列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8.选择性注意 答:所谓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 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19.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答: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 典型的本质特征。 20.幼年健忘 答:3 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请任选 3

1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3 小题评 分。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21.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制订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昀影响。要尽量使 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根据观察目的和任务之不同,可以采用局外观察或参与性观 察 (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 前因后果。 (3)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其行为往往表现出偶然性。因此对学 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 又因为对学前儿童行为的评定容易带有主观 性,因此通常需要两个观察者同时分别评定。 22.幼儿活

12、动动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进入幼儿期以后,随着儿童社会性需要及其目的性的发展,孩子的活动动机 有了较大发展。幼儿活动动机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2)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3)从外部动机占忧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23.1-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学会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 (3)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24.学前儿童句型的发展有何趋势? 答:从儿童所说出的句子类型看,有下列发展趋势: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13、 (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请任选1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1 小题评 分。每小题 12 分,共 12 分) 25.举例说明幼儿个性形成的标志。 答:进入 3 岁以后,孩子的个性逐渐开始形成,出现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一般 把36 岁叫做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其标志为以下四方面: (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孩子刚出生时,主要靠本能来维持生命,心理刚刚开始发生,只具备简单的 感觉现象,如微弱的视力、听力及嗅觉、味觉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出 现记忆、想像、思维等各种心理现象。可以说,3 岁前是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 逐渐发生的时期,但这时孩子的心理活动是零散

14、的、混乱的。儿童行为中有很多 矛盾现象,如说哭就哭,说笑就笑,作为人的心理的最主要特征的调节控制自己 行为的能力非常差,而 调节控制能力逐渐成为心理的协调者的过程发生在整个 幼儿期。到了幼儿末期,幼儿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渐增强,开始能够按 照一定目的、计划去活动。只有当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控制自己的行为 的时 候,才能说开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主观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期心理活动开 始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 (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新生儿和幼小婴儿的心理活动变化多端,不论是注意、记忆、思维,还是情 感各方面,都是如此。婴 儿期的直观行动思维就充分地体现了小孩心理活动的 无目的

15、、受 外界情景制约、不稳定的特点。如,一个 2 岁半的小女孩,手里拿 着一根塑料棍(长度大约为半米)摆弄,听到外面鞭炮声后马上说 : “新娘子。” 鞭炮声刺激了她,使地想起了枪炮声,说 : “我有大枪,咚咚”过了一会儿, 无意中塑料管扎到胳膊上,说:“我有大长针,打针。”又过了一会儿,说“拿 大棍子打大老虎”, 从中可以看出其思维的跳跃性、 不稳定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心理活动的稳定性逐渐增长。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进行观察、学习、思考, 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程度相对婴儿降低,而受自身控制的水平逐渐增高。这一点从 幼儿心理过程的发展中可以看出。 (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幼儿的个性特征已显示出

16、明显的差异。在新生儿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幼儿 气质的不同已十分明显。在能力方面,幼儿的智力的差异及特殊能力也开始显露 出来,特别是作为个性特征核心部分的性格开始形成。同时,幼儿的个人特点在 不同的情境中表现渐趋一致,出现稳定的个人特点。可以通过对幼儿日常生活的 行为观察,对每个幼儿作出比较准确的个性评定。幼儿期的这种差异成为儿童日 后发展的基础,俗话说的“3 岁看大,7 岁看老”虽然有些绝对,但它肯定了幼儿 期个性的特点及基础作用。 (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积极能动性对幼儿心理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自我意识方面,孩子 对自己的评价及相应的自信心已经表现出差异。如有的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有 的退缩;有的孩子能够控制自己,有的则自制力差。而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 影响着幼儿的学习、 生活, 甚至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 在兴趣、 爱好方面, 有的孩子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有的对什么都无所谓;有的喜欢昆虫,有 的喜欢画画,有的则喜欢舞蹈等。兴趣、爱好的不同提供了幼儿的发展好坏和朝 那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兴趣性强的孩子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