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9编号内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知识点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54792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739编号内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739编号内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739编号内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739编号内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739编号内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知识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肾源性水肿 1 水肿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按发生机制可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肾 炎性水肿,主要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导 致钠水潴留而产生水肿,主要由肾小球肾炎引起;肾炎性水肿多从颜面部开始,重者可 波及全身。肾病性水肿,主要指血浆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内,产生 水肿,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 肾病性水肿一般比较严重,多从下肢部位开始,常为全身性、 体位性和凹陷性。 2 护理措施及依据:体液过多 A 休息:严重水肿应卧床休息,下肢明显水肿者卧床休息

2、时可抬高下肢。 B 饮食护理:钠盐,限制钠盐摄入,予以低盐饮食,每天以 2-3g 为宜;液体,若每天 尿量小于 500ml 或有严重水肿者需限制水的摄入,每天液体入量应不超过前一天 24 小时尿量加上不明显失水量(约 500ml) ;蛋白质,若无氮质潴留,可给予 0.8- 1.0g/(kg*d)的优质蛋白,有氮质血症的水肿病人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一般给予 0.6-0.8g/(kg*d)的优质蛋白,慢性肾衰竭病人需根据 GFR 来调节蛋白质的摄入量; 热量:补充足够热量;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C 病情观察:记录 24 小时出入液量,监测尿量变化;定期测量病人体重;监测生命体 征;监测实验室检查

3、结果。 D 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 二尿路刺激征 1尿路刺激征:指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受炎症或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 2护理诊断及措施:排尿障碍 A休息 B增加水分的摄入 C保持皮肤黏膜的清洁 D缓解疼痛 E用药护理 三肾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常伴有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 四尿异常:尿量异常(少尿、无尿,多尿,夜尿增多) ;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脓尿 和菌尿;管型尿。 五肾区痛 : 肾区痛系肾盂、输尿管内张力增高或包膜受牵拉所致,表现为肾区胀痛或隐痛、 肾区压痛和叩击痛阳性。多见于肾脏或附近组织炎症、肾肿瘤等。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概述 第三节 肾小球肾炎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1 急

4、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 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 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 绝大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良好。 2 病因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 3 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儿童,高峰年龄为 2-6 岁,男性多见。发病前常有前驱感染。典 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 A 尿液改变:尿量减少;血尿,40%肉眼可见;蛋白尿,尿液有泡沫且长时间不消失。 B 水肿:常为首发症状,为非凹陷性,见于 80%以上的病人。 C 高血压:见于 80%的病人,多为一过性的轻至中度高血压。 D 肾功能异常: E 并发症:心力衰

5、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A尿液检查:几乎所有病人均有镜下血尿,尿蛋白多为+ - +。 B抗“O”抗体测定:结果为阳性。 C血清补体测定:发病初期总补体(CH50)及补体 C3 均明显下降。 D肾功能检查:明显少尿时,BUN 上升,Cr 下降。 5治疗要点: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 A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 B对症治疗:可适当使用利尿剂治疗和降压药治疗。 C控制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D透析治疗:发生急性肾衰竭且有透析指征者,应及时予以短期透析治疗。 6护理诊断及措施:体液过多(措施参见前面)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1慢性

6、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临床表现的 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起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以后缓慢持续进行性发展, 最终可至慢性肾衰竭。 2病因:绝大多数起病就是慢性肾炎,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性炎症。 3 临床表现 : 本病以青中年男性多见, 多数起病隐匿缓慢。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 血尿、 水肿、高血压、贫血和肾功能损害。下列因素可促使肾功能急剧恶化 : 感染、劳累妊娠、 应用肾毒性药物、预防接种以及高蛋白、高脂或高磷饮食。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A尿液检查:多数尿蛋白+ - +。 B血常规检查:早期血常规检查多正常或轻度贫血。 C肾功能检查:晚期血肌

7、酐和血尿素氮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 DB 超检查:晚期双肾缩小,皮质变薄。 5治疗要点 : 治疗原则为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临床症状及防止严重并发症。 A优质低蛋白饮食: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 B降压治疗:尿蛋白1g/d 者,血压最好控制在 125/75mmHg 以下;尿蛋白1g/d 者, 血压最好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首选药为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 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 C应用抗血小板药 D防止引起肾损害的各种原因:感染、劳累、妊娠、肾毒性药物等。 6护理诊断及措施:体液过多(参见前面)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 A饮食护理:予以优

8、质低蛋白饮食;补充足够热量;补充多种维生素。 B静脉补充营养素 C营养监测 7健康指导 : 疾病知识指导,讲解影响病情进展的因素 ; 饮食指导,向病人解释优质低蛋白、 低磷、低盐、高热量饮食的重要性;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定期随访。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 1 肾病综合征:指由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 、低蛋白血 症(血浆清蛋白30g/L) 、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2 临床表现: A 大量蛋白尿: B 低蛋白血症: C 水肿:与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明显下降有关。 D 高脂血症: E 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衰竭;其他。 3 实验室及其

9、他检查: A 尿液检查:诊断必备条件,尿蛋白定性一般为+ -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 3.5g。 B 血液检查:诊断必备条件,血浆清蛋白低于 30g/L。 C 肾功能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或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可正常或升高。 D 肾脏 B 超检查:双侧肾脏科正常或缩小。 E 肾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肾小球病变的病理类型。 4 治疗要点: A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保持适度的床上及床边活动;肾功能良好者给予 正常量的优质蛋白,肾功能减退者则给予优质低蛋白。 B 对症治疗:利尿消肿,常用呋塞米;减少尿蛋白,应用 ACEI 或 ARB;降脂治疗。 C 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对因治疗,为

10、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可 抑制免疫反应,并有抗炎作用,激素使用原则为起始足量、缓慢减药和长期使用, 常用给药方法为晨起顿服;细胞毒药物,常与激素合用,环磷酰胺为最常用药物。 D 并发症的防治:感染;血栓及栓塞;急性肾衰竭。 E 中医中药治疗:雷公藤。 5 护理诊断及措施:体液过多(见前面) ;营养失调(优质蛋白,低盐,限水;营养监测) 。 6 健康指导:遵医嘱长期服药;定期复诊;避免感染和劳累。 第五节 尿路感染 1 尿路感染: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根据感染发生部位 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 或结

11、构异常,又分为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2 病因:主要为细菌感染所致,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发病机制 90%尿路感染的致病菌来源 于上行感染,尿流不畅是尿路感染最重要的易感因素。 3 临床表现: A 膀胱炎:约占尿路感染的 60%,病人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B 急性肾盂肾炎:全身表现,常有寒战、高热,伴头痛、无力、食欲减退;泌尿系统 表现,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多伴有腰痛或肾区不适,肋脊角压 痛和或叩击痛,可有脓尿和血尿;并发症。 C 无症状性菌尿:又称隐匿性尿感,多见于老年人和孕妇。 4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A 尿常规: B 尿细菌学检查: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

12、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5/ml,如能排除假阳性, 则为真性菌尿。 C 影像学检查 第六节 慢性肾衰竭 1 慢性肾衰竭:简称慢性肾衰,之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和肾 功能损害, 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 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我国将慢性肾衰竭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分为 4 期: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 衰竭期和尿毒症期。 2 病因:我国 50%以上慢性肾衰竭是慢性肾炎导致。 3 临床表现: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 A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可出现水肿或脱水、高钾或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为尿毒症的特征性电解质紊

13、乱)等。 B 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可表现为糖耐量减低、高胆固醇血症等。 C 各系统症状体征 : 消化系统表现, 食欲不振是最常见和最早期表现, 还可表现为恶心、 呕吐、腹胀、腹泻,晚期病人呼出气体中有尿味,上消化道出血也常见;心血管系 统表现, 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 多数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心力衰竭, 心包炎, 动脉粥样硬化;呼吸系统表现,部分病人发生尿毒症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血液系 统表现,贫血,尿毒症病人必有症状,主要是由于 EPO 生成减少所致,有出血倾向, 皮肤瘙痒(为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症状之一) ;肾性骨病;神经肌肉系统表现,中枢神 经系统异常称为尿毒症脑病,早期表现为疲

14、乏失眠,后期可出现性格改变、抑郁、 记忆力下降、昏迷等;内分泌失调;感染,慢性肾衰竭主要死因之一。 4 实验试及其他检查:血常规检查;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 5 治疗要点: A 延缓肾功能进展:纠正加重肾损害因素,如循环血量不足、使用肾毒性药物、感染、 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控制高血压,保护肾脏药物,首选 ACEI 和 ARB;低蛋白 饮食。 B 排除体内外代谢废物:结肠透析;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肾移植。 C 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贫血;防治肾性骨病。 6 护理诊断及措施:营养失调 A 饮食护理: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供给足够热量;丰富维生素;少尿高钾时,限制 钾的摄入。 B 改善病人食欲 C 用药护理:口服-酮酸或静脉滴注必需氨基酸 D 监测肾功能和营养状况 7 健康指导:疾病预防指导;疾病知识指导;饮食指导;病情监测指导;治疗指导。 第七节 血压净化治疗的护理 血液透析的适应症与相对禁忌症: 1 适应症: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其他疾病,如严重的水、电 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 相对禁忌症:颅内出血或颅内压升高;药物难以纠正的严重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极度衰竭;活动性出血以及精神障碍不合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