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2编号口腔医学论文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5476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82编号口腔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282编号口腔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282编号口腔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282编号口腔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282编号口腔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282编号口腔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82编号口腔医学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焦作职工医学院焦作职工医学院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题目: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姓 名: 司德雷 学 号: 15625250002 专 业: 口腔医学 年 级: 2015 级 层 次: 高升专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1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摘 要】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传统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 中牙周病是引起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 疾病。但以往人们错误的认为只有到老年才会受到牙周病的困扰,其实从 5 岁开始, 牙周病就开发病了。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青少年牙周炎是累及多数牙齿 的牙

2、周组织的慢性变性损害,其特点是大部分病人较年青,病变发展迅速,以致发病 早期牙齿就出现松动、移位、牙周袋形成,然后出现继发感染,引起炎症改变。发病 因素可能与遗传有关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 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牙菌斑(dental plaque)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发牙周病不可少 的始动因子1。主要是口腔卫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结石刺激,特别是齿龈下牙 石危害性最大。全身因素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 此外,创伤、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 总的分为局部

3、和全身两方面的因 素。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 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牙周病治疗可以分为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和食疗,治疗的过程各不相同,并且根据 不同的患者医生会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所以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口 腔疾病。 【关键词】 特点;病因;治疗方法 2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传统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中牙菌斑(dental plaque)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发牙周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主要是口腔卫生 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结石刺激,特别是齿龈下牙石危害性最大。全身因素与营养代谢障碍、内 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

4、能紊乱等有关。此外,创伤、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牙周病的 病因比较复杂,总的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2。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 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它们的症状各有特点,轻重不同,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六个字红肿、出血松动。开始时,牙 龈具有红肿的炎症表现,易出血,最后由于牙周膜、齿槽骨的破坏,导致牙齿松动。牙周疾病和龋 病一样,是危害人类牙齿健康的第二大病。 牙周疾病的致病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局部因素,也有全身因素。 局部因素主要是口腔污物、咬合创伤、食物嵌塞等。所谓口腔污物种类繁多,最重要的有两种 : 一是牙菌斑 ; 二是牙结石。牙菌斑是

5、由集聚在具有粘性的透明薄膜上,牢固地粘附在牙龈附近的牙 齿上,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牙周而发生的疾病。牙结石是堆积在牙颈部周围的硬性污物,它是因 牙面上的牙菌斑和其他污物经矿化而成的。而牙结石具有多孔的表面,又利于牙菌斑的附着,从而 导致牙龈炎发生,因此人们认为牙结石不是炎症发展的直接原因,但能促进炎症的进一步发展。有 人认为,吸烟是加速牙菌斑、牙结石沉积的重要因素之一3。 全身因素有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等,都与牙周疾病有关;加上许多全身性疾病 可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导致对牙周疾病的易感性增强。老年口腔疾病是可以进行预防的。比如 每天坚持叩齿 50 到 100 次。进行规律刷牙,适当

6、漱口,合理进食新鲜蔬菜和瓜果。保证微量元素 的摄取。以增强牙齿的抗龋病能力,出现根面龋病及时治疗4。 依据牙周疾病的流行特征、预防对策有两类 : 一是预防或减少全身性疾病,加强营养、提高整 体健康素质,达到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二是预防牙周疾病的具体方法。 1 牙周病的特点 1.1 定义1.1 定义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 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1.2 临床表现1.2 临床表现 物理刺激牙龈易出血;患病区牙龈充血水肿牙周炎者可探及牙周袋牙齿呈不同程度松动;光 照片可见牙周炎者的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而龈炎无

7、牙槽骨吸收现象; 1.3 主要分类1.3 主要分类 分为龈炎、牙周炎、牙周创伤、青少年牙周炎和牙周萎缩等。 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和龈乳头变圆纯光亮点彩消失龈质粉软脆弱缺乏弹性龈探诊易出血局部有牙 垢或牙结石存在 ; 牙周炎除龈炎的表现外还有牙周袋形成牙周袋内可有脓液溢出牙齿不同程度松动 3 光照片可见牙槽骨呈不同程度吸收. 牙周炎在牙周病中是最常见的,其主要表现有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周袋溢脓、牙齿 松动、牙龈退缩、牙周脓肿等。牙周炎以形成病理性牙周袋为主要病变; 青少年牙周炎是累及多数牙齿的牙周组织的慢性变性损害, 其特点是大部分病人较年青, 病变 发展迅速,以致发病早期牙齿就出现松动、

8、移位、牙周袋形成,然后出现继发感染,引起炎症改变。 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有关。 牙周萎缩主要是牙龈和牙槽骨骨组织的退缩性病变。 主要表现为牙龈退缩, 牙颈部或牙根暴露。 发生牙周萎缩的主要原因是:牙颈部牙结石对牙龈的压迫;该部位牙的长期废用或全身性因素所致; 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带来的机械性刺激; 2 并发症及诊断 2.1 并发症2.1 并发症 可有疼痛,溢脓,口臭等并发症状 。 最主要还是局部的并发症:包括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等等全身影响。 牙周病综合症:慢性炎症其反复发作渐进性发展,临床上主要以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为症状, 渐而引起咬合创伤使牙齿移位,最后造成牙齿的缺失,剩余牙支持力差,造成修复治

9、疗困难。 2.2 防治与护理2.2 防治与护理 龋病的护理一样,关键是控制和消除牙菌斑,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同是每天坚持正确刷牙,按摩 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增强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除去局部刺激因素、清洁牙齿和刮除牙周的牙石、牙垢、矫正不良修复体及矫治食物嵌塞,基 本可治愈。 补充含有丰富维生素 C 的食品,可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 牙周病发病 后应积极治疗,初期疗效尚好,病变很易阻止,晚期疗效较差,以致可丧失牙齿。 3 牙周病的病因 3.1 局部因素3.1 局部因素 菌斑是指粘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冲洗等去除。现已公认,菌斑是牙

10、周病 的始动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牙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 牙石又根据其沉积部位和性质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 种。龈上牙石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在牙颈部沉积较多,特别在大涎腺导管开 口相对处如上颌磨牙的颊侧和下颌前牙的舌侧沉积更多。 龈下牙石位于龈缘以下、 龈袋或牙周袋内 的根面上,肉眼不能直视,必须用探针探查,方能知其沉积部位和沉积量。龈下牙石在任何牙上都 可形成,但以邻面和舌面较多5。 龈上牙石中无机盐的主要来源是唾液中的钙、 磷等矿物盐。 龈下牙石主要是龈沟液和渗出物提 供矿物盐。 4 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是它构成了菌斑附着和细菌滋生的良好环

11、境。牙石本身妨碍了 口腔卫生的维护,从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对牙龈组织形成刺激。 创伤性咬合在咬合时,若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 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称为创伤性咬合。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夜间磨牙 等。 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物、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组织的炎症过程。 3.2 全身因素3.2 全身因素 牙周病的发生,局部因素是主要的。全身因素在牙周病的发展中属于促进因子,全身因素可 以降低或改变牙周组织对外来刺激的抵抗力,使之易于患病,并可促进龈炎和牙周炎的发展。 全身因素包括有 内分泌失调、 如性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甲状腺素等

12、的分泌量异常。 饮食和营养方面可有维生素 C 的缺乏等因素。 4 中医治疗 牙周病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 90%,牙周病给人造成极大的痛苦,损害 健康,影响生命质量。现代医学证明,患牙周病后,轻者牙龈发炎、出血,疼痛,口臭,重者牙周 组织被破坏,使牙齿与牙龈分离,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牙齿酸软,咀嚼无力,甚至脱落,而且,还 可以诱发许多疾病,如风湿、抑郁症、心脏病、血液病等。因此,牙藏之本,精之处也, ” “肾藏精” 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6。 机体的齿、骨、发的生长状态是观察肾中精气的外在表现,是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衰老程 度和疾病的客观标志。牙周病迁延难愈、牙齿松动的根源在于肾

13、虚髓亏、长期积累以致牙周免疫防 线失效,牙龈萎缩,骨质流失。因此,牙齿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牙齿的健康与病态反映了肾的健 康与病态。故,按中医辨证,牙周病当从肾论治。 综上所述,牙周病中医辨证属肾虚范畴,以补肾固齿、活血解毒论治。 5 食疗 牙周病多为不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卫生造成的。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龈、 牙周韧带、 牙骨质和牙床部位的慢性破坏性疾病, 是口腔内科的常见病、 多发病。 牙龈发生炎症和水肿, 牙周袋(牙齿与牙龋分离似一只袋)形成, 牙齿松动, 咀嚼功能下降, 最终造成牙齿脱落,就是牙周病。 1.矿物质。钙、磷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平衡,增多可引起牙槽骨质疏松,或使正在矿化的骨质 停止矿

14、化。 2.维生素。维生素 D 缺乏,可引起牙槽骨骨质疏松,牙周韧带纤维松弛,甚至消失,有牙齿 松动、牙龈出血等症状。 3.足量维生素。 供给多种维生素, 尤其是 B 族维生素、 维生素 C、 维生素 D、 维生素 E 和叶酸等。 B 族维生素有助于消化,能保护口腔组织;维生素 C 可促进牙龈出血复原。 5 4.补充矿物质。要特别注意矿物质的摄入,尤其是钙、磷、锌的摄入量及其比例关系。锌可以 抗感染,增强愈合。 5.具体饮食。少食油炸煎熬油腻食品以及糟货、海货、大蒜、韭菜、烟酒等刺激性食品,多 食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如豆制品、鸡蛋、牛奶、绿豆、麦片、米仁和新鲜蔬菜和瓜果等,时常 吃些肉食和全谷

15、物,少吃糖和精制糖,因为糖类导致菌斑形成并阻止白细胞消灭细菌。 6 牙周病患者注意事项 1.预防或减少全身性疾病,加强营养,提高整体健康素质,从而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 努力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坚决戒除对牙周组织有害的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单侧咀嚼等)。 2.蛋白质是口腔组织生长发育的基础,蛋白质缺乏可加重牙周病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多食 用高蛋白食物,如蛋、肉类、牛乳、乳酪、谷物、豆荚类、干果类等。 3.不要长期食用大颗粒、粗纤维的食物,因其可对己患病的牙周组织造成机械性压迫刺激,使 局部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造成牙周组织的营养不良、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加重。然而,也不可 长期进食过于精细的食物。 4.搞好个人口腔卫生,认真刷牙、漱口。刷牙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即从牙龈开始,沿牙齿纵轴 上下刷洗,动作要轻柔,时间应达到 3 分钟,在刷洗牙齿的同时,牙龈也得到足够的按摩。不正确 的刷牙方式如用力过度、横向拉刷、斜向交叉刷牙等,都可能对牙周组织造成机械的损伤,使局部 牙龈溃破,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