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3编号目前农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5464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723编号目前农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723编号目前农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723编号目前农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723编号目前农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723编号目前农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目前农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全部基础,是党在农村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 的执行者和传播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发挥着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所 不能替代的组织群众、 宣传群众、 带领群众的作用, 它直接与群众生活、 工作、 学习、 战斗在一起,群众的愿望、要求、情绪、意见等,农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最了解, 党的各项任务要依靠农村党支部去发动和组织群众来完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 济体制的变革,农村支部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使一些党支部的工作无 法进行,有些党支部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想通过调查提几点建议: 调查后存在的问题有: 1、部分党员党

2、性观念淡化,自我意识膨胀; 2、党员年龄普遍老化,文化程度偏低,观念陈旧,发挥作用不够。 3、农民入党积极性不高; 4、党员流动性大,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5、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适应目前新形势的要求。 一、现就出现的这些问题分析如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农业 生产责任制。它的建立和推行,一方面适应了农业生产特点和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 水平,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 一方面,又给农村党支部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 表现是: (一)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化,自我意识膨胀 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

3、济使农民和农村党员的商品意识、自我意识大为增强, 外出经商、 打工成为时尚, 这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据调查有 30% 的党员经常在外打工,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有所滋长,出现了对党的前途信心不足, 党性观念淡化的离心倾向。出现了“包产到了户,不要党支部”的错误认识。 (二)党员年龄普遍老化,文化程度偏低,观念陈旧,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历史和现实双重因素,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中绝大多数为过去历次政治运动 中发展的党员,观念陈旧,年龄趋于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据调查东街党支部村党 - 2 - 员 68%是老年人, 年轻人数只占到党员的 10%, 而且 50%的党员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 大部分

4、没有担任村干部,除了种自己的责任田,为家庭搞一些副业收入外,不知如 何发挥党员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他们受“以粮为纲”农业生产方针影 响较深,多数只会种田干农活,不会搞别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只知道种好自己 的几亩责任田,不饿肚子有饭吃,大都没有学到农村实用技术和务工经商等本领, 黄土地捆住了他们的手脚,大山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缺乏 市场经济观念和意识,缺乏技术,无资金,怕冒风险,致富又没有门路,常为自个 生活困扰,无力带领群众致富,发挥不了党员先锋作用。 (三)农民入党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党员队伍比例偏小,支部班子后继乏人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村多数干部不是忙

5、于自己家里的责任田,就是忙于 做生意,搞劳务,很少与群众接触。不少地方的农村党支部长期不开展活动,有的 比较偏辟的地方的支部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不研究组织发展工作,甚至压抑年青农 民特别是比自己有能力的人入党,怕丢了自己的“位子” 。加之群众看不到干部和党 员的作用,觉得“各种各的责任田,管他党员不党员” ,现在的招工、征兵什么的, 又不讲政治条件,不入党照样当农民,还不被管束,还免得群众议论说闲话。特别 是由于党内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群众有了看法,自然 不愿向党组织靠扰。 (四)党员流动性大,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从切身利益上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劳

6、动生产积极 性,提高了劳动效率。加之人多地少的特定条件,按人口平均承包土地的农家,每 户有一个主体劳动力,一至二个辅助劳动力就可以干完全部的农活,而且农忙时间 过后,劳动力大部分时间闲着。这些长年和季节性的剩余劳动力,受市场经济开放 性和求利性原则的支配,出门务工经商做生意,形成了出外打工的庞大队伍。据调 查八里的几个支部中,90%的男性公民经常在外打工。越来越多的党员也加入了他们 的行列。对于这些流动党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已建立的制度,由于落 实困难和落实不力,多数做了样子。党员外出不请假,不登记,回来不汇报在外期 间不过组织生活,连党费也不能及时缴纳。长期脱离组织,成了“没娘的孩

7、子”无 人管,也够不着管,久而久之,就与党组织的关系疏远了,感情淡化了,享受不享 受党员权利、尽不尽党员义务,对他们来说成为无所谓的事情,他们似乎仅仅是个 名义党员而已,更不知如何发挥党员的作用。 - 3 - (五)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 充分发挥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但 集体没有了统一经营的家业, 使党支部失去了牵制党员的 “笼头” 。 旧的方法不适应, 新的办法又没在或难于奏效。面对新的情况,不知怎样开展工作,开会活动连人都 叫不来,连“三会一课”和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也难以进行,似乎党务工 作和党

8、员活动成了令人生厌的事情。加之支部和村委会一样,多忙于应付乡镇党委、 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如“催粮要款,刮宫引产,还要搞烤烟生产”等行政事务。 挨家挨户的“摇门栓子”要钱,搞计划生育罚款,抬家具、背粮食,与党员和群众 在切身利益上发生了矛盾冲突,产生了对立情绪,干部工作得不到群众甚至党员的 理解和支持,辛辛苦苦工作,不仅个人家庭生活和经济收入受影响,甚至连一年公 有的一点工资报酬也难以兑现,还要受人气,落瞒怨,时常遭受不明事理群众的无 理纠缠以至报复。因此使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和后顾之忧,对工作搞应付差事,要 么干脆放下担子不干,致使支部工作处于软弱焕散或瘫痪状态。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

9、策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农村党支 部建设,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 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 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农村党支部真正建设成为团结和带 领群众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 (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减轻群众负担,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吸引力 近年来,全国不断涌现的先进村经验证明了只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民才能 有共同富裕的可靠依托,农村党支部才能有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教育 广大农民群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共同

10、富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宏伟目标。 充分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其次,要从实际出发,选准发展壮大集体经 济的好路子,按照三条途径,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是先要 清理财务,把集体的财物管好用好,使其增值,出现干部工资不向群众摊派。二是 立足本地资源,培植主导产业,实现各种统筹款不向群众摊派。三是要学习先进村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先进经验,选择好经营方式,搞好经营管理,实现群众从集体 经济,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巩固农村党支部的地位,增强农 - 4 - 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二)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注重加强党支部后备力量建设 1、提高

11、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搞好农村各项工作,仅靠党支部一班人是不 够的,必须依靠全体党员干部的力量,因此,应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讲学习、 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用“双学”内容武装全体党员干部的头脑,帮助他们解 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其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和科技知识武装全体党员、干部,提高其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带领群众脱贫 致富的本领,并能熟练掌握一至二门适用本地需要及实用技术。同时帮助他们提高 管理水平,学会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知识和管理手段。 2、精心选拔培养党支部后备队伍。要坚持群众路线,实行民主推荐与组织考察 相结合的办法,广开选人渠道,努

12、力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可靠的村级后备干部 队伍。不断优化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培养和选拔一大批跨世纪接班人。充分 认识做好发展优秀中青年农民入党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结合起来,努力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有一定致富能 力的中青年农民培养成为党在农村带领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三)以“五个好”为目标,全面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 农村党支部的建设,从各地的成功经验看,重要的是抓好“五个好”建设。一 是建设一个好班子,尤其要有一个好书记,能够带领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二是培养锻炼一支好队伍,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三 是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 伐;四是完善一个好经营机制,把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农户承包经营的积极性 结合起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引导和帮助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五是健全一 套好的管理制度,体现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工作有效运转,使农村各项工作逐步走 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带领广大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