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4编号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章节重点梳理+必背重点试题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5462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7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64编号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章节重点梳理+必背重点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3264编号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章节重点梳理+必背重点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3264编号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章节重点梳理+必背重点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3264编号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章节重点梳理+必背重点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3264编号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章节重点梳理+必背重点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264编号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章节重点梳理+必背重点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64编号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章节重点梳理+必背重点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3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重点章节梳理+必背重点试题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重点章节梳理+必背重点试题 龋病龋病是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1 浅龋1 浅龋;只累及釉质或牙骨质。检查用常规根尖片或(牙合)片。表现;为圆弧形的凹陷缺损区,边缘不光滑, 其范围一般较小。 2 中龋:2 中龋:龋病已进展至牙本质浅层,X 线片可清楚地显示病变。有的表现为圆弧凹陷状牙硬组织缺损;有的表 现为口小底大的到凹状的缺损。由于中龋时牙髓组织受到激偌而产生保护性反应,在龋洞底相应的髓室壁有修复性 牙本质形成,故洞底的边界清楚。 3 深龋:

2、3 深龋:龋病进展至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室甚至与牙髓室相通,临床上可见有很深的龋洞。X 线可见较大的 龋洞,龋洞底与髓室接近,髓室角变低,髓室变小。当龋洞与髓角或髓室相融合则提示可能已穿髓。 4 继发龋:4 继发龋:是指龋病治疗后,窝洞周围牙体组织又发生龋坏,须经 X 线检查确诊。X 线片上可显示在金属充填 物的窝洞边缘,牙硬组织破坏形成密度减低的不规则的窄缝,边缘常不光滑。 牙髓钙化:牙髓钙化:牙髓组织血循环较差,室变窄,根尖孔变小,引起牙髓变性。牙髓变性后钙盐沉积,形成大小不等的沉 积物。有两种形式,一是髓石形成,一是弥散性钙化。X 线:1 局限性髓石与髓室形状有一定关系。后牙髓石往往 表

3、现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前牙髓室较小,髓石可呈条状或针状充满于髓室及根管内。2 弥散性牙髓钙化表现 为正常髓室及根管影像完全消失,不能辨别出髓腔界限。 牙内吸收:牙内吸收:牙髓受到不良刺激后,牙髓组织发生肉芽性变,产生破骨细胞引起髓室内牙本质吸收。X 线:患牙髓腔 扩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减低的透射影,髓室壁或根管壁变薄,甚至发生折断 根尖肉芽肿 根尖囊肿根尖肉芽肿 根尖囊肿 根尖脓肿根尖脓肿 致密性骨炎致密性骨炎:是指根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缓慢低毒性因素刺激产生的一种骨质增生的防御性反应。 X 线:患牙根 尖区骨小梁增多增粗,骨质密度增高,骨髓腔变窄甚至消失 牙骨质增生牙骨质增生:X

4、 线:由于增生的牙骨质沿牙根不断沉积,使牙根变粗增大。 牙骨质结构不良牙骨质结构不良(常有牙松动。少数患者可出现根尖周炎的表现) X 线:1早期病变(骨质溶解破坏期):在患牙根尖周牙槽骨溶解破坏,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X 线片上表现 为低密度透射区,多数为小圆形或类圆形,边缘不整齐,骨硬板及牙周膜间隙消失。 2第二期病变(牙骨质小体生成期):随病变的发展,在纤维结缔组织内出现牙骨质小体样结构、骨样组织 和骨组织。X 线表现为病变区有高密度的点状或小片团状钙化影。 3第三期病变(钙化成熟期) : 钙化成分增多,出现较大的牙骨质团块和编织状组织。X 线表现为根尖区成团 状、体积增大的钙化影像。可在根

5、尖形成类似骨硬板和牙周膜间隙的改变。 牙周炎牙周炎分类:1.慢性成人牙周炎 2.青少年牙周炎 3.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4.青春前期牙周炎 牙周炎所引起的牙槽骨 吸收常表现为三种类型: (1)牙槽骨水平型吸收:表现为多数牙或全口牙的牙槽骨从嵴顶呈水平方向向根尖方向高度减低吸收程度比 较均匀一致。 (2)牙槽骨垂直型吸收;表现为牙槽骨或牙槽间隔的一侧,沿牙体长轴方向向根端吸收。 (3) 牙槽骨混合型吸收 ; 表现为牙槽骨在水平型吸收的基础上, 又同时伴有个别牙或多数牙牙槽骨的垂直吸收, 多见于牙周炎晚期。 2 / 13 牙发育异常牙发育异常(由于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障碍,造成牙发育

6、异常。包括形态、结构位置及数目 等的异常。 畸形中央尖畸形中央尖(多见于下颌前磨牙或上颌前磨牙,磨牙偶尔可见) X 线:中央窝处有一突出的小牙尖。中央尖发生磨耗和破损导致牙髓和根尖感染,造成根尖发育障碍。片上显 示牙根变短,髓腔粗大,牙根不能形成,根尖周骨质吸收等感染征象。 畸形舌侧窝、畸形舌侧尖、牙中牙畸形舌侧窝、畸形舌侧尖、牙中牙(多见于上颌侧切牙):X 线:牙内陷表现为牙体形态异常,牙呈圆锥状, 体积可大可小,牙根正常或变粗大。 (1)舌隆突特别突出隆起,X 线片上显示为与牙冠重叠的密度增高的小牙尖, 为畸形舌侧尖。 (2)如果舌隆突异常突起,同时在舌侧窝出现一透射的纵形裂沟,可将舌隆突

7、一分为二,甚至可达 很尖,为畸形舌侧窝。 (3)当舌侧窝向髓室陷人过深,由于釉质密度较高在牙中央形成一类似小牙的结构与患牙重 叠,故称为“牙中牙” 。 融合牙融合牙(fused tooth) (由两个正常牙胚相互融合而成。可分为牙冠融合、牙根融合和冠根融合) X 线:目的主要是确定融合的方式、根管情况及根尖是否伴有炎症。 牙根异常牙根异常:X 线:多见于恒磨牙,尤其第三磨牙变异较大。有时为一个融合根,有时为二根或三根,甚至为四 个根, 牙结构异常牙结构异常 釉质发育不全釉质发育不全:X 线:患牙比正常的釉质薄,牙冠部密度减低,牙冠磨耗变短小,与邻牙接 触点消失触点消失;严重者可显示釉质大部分缺

8、损,密度不均匀,失去正常牙冠形态;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影像学表现:牙冠严重磨损,变短小,邻牙间隙增大。牙本质在髓腔侧的异常形成,致使髓 室和根管部分或全部闭塞,牙根短而尖细 牙数目异常牙数目异常 额外牙额外牙 X 线:常位于上颌中切牙之间,呈一较小的圆锥形牙,根短小。可确定额外牙的数目、位置、形态以及 与邻牙的关系。 先天缺牙先天缺牙 X 线:乳牙滞留,牙根可以完整或有不同程度吸收。由于牙数目减少,牙排列稀疏不齐,邻牙间隙增 宽。先天性无牙畸形乳、恒牙均可部分缺失或全部缺失。由于无咬合功能,牙槽略低平,但下颌骨长度仍正常。 阻主牙阻主牙(由于萌出位置不够,或周围存在阻力,牙不能萌

9、出正常位置者,称为阻生牙(imPacted tooth) ) X 线:确定或了解:阻生牙的位置:是低位或高位阻生;部分或完全阻生;软组织内阻生或骨内阻生;阻 生牙的方向:如前倾、水平、垂直、侧向或颊舌向阻生;阻生牙本身状况:如有无龋坏、龋坏程度及根尖有无炎 症;阻生牙与邻牙的关系:邻牙是否与阻生牙位置紧密,是否有龋坏或根尖周感染,牙槽骨的吸收程度,牙根尖 是否吸收;牙根数目及形态:牙根有无弯曲,根尖是否增生肥大,牙根与颌骨有无粘连,牙根分叉的大小,牙根 长短粗细;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和磨牙后间隙的大小。 牙外伤 牙外伤 牙脱位牙脱位(由于外力使牙向 5555 面方向或根方自牙槽窝内脱出或嵌

10、 k 人,称为牙脱位) X 线:轻度向脱位者, 显示牙周膜间隙增宽,切缘超出正常邻牙切缘。重者牙从牙槽窝内脱出,造成牙缺失。嵌人性牙脱位,牙周膜间隙 消失,切缘低于正常邻牙的切缘,有时伴牙槽骨骨折。 牙折牙折 X 线:表现为不整齐的细线条状密度减低的影像,断端之间可微有错位。 牙根折裂牙根折裂(牙根折裂是指既无外伤史又无龋病、只发生于后牙牙根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折断) 病因 : 咬合力过 大和创伤;牙周炎;牙根发育缺陷;牙内吸收。 X 线:牙根折裂可表现为纵形、横形、和斜形,以纵形多见。早期仅见根管影像局部或全部变宽。晚期沿牙根 中轴从牙颈部折断并常发生移位,根尖可有吸收。 颌面骨炎症颌面骨炎症(

11、颌面骨炎症是指由微生物、物理或化学因素所引起的颌面骨炎症过程总称)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临床表现 : 仅患牙疼痛,继之可迅速波及邻牙,疼痛明显。多个牙不同程度松动,叩诊剧痛,牙周溢脓,口臭, 下唇麻木,开口受限,龈颊沟及颌面部肿胀,颌下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 X 线:(1)弥散破坏期骨小梁模糊;骨质弥散性点状、斑状和片状破坏;骨膜反应。 (2)病变局限期两种表现:一种是炎症周围界限逐渐清楚,骨破坏区域内尚无可见的死骨形成;另一种 3 / 13 为在边界逐渐清楚的骨破坏区域内有大小不等、数量不同的或尚未完全分离或已完全分离的高密度死骨形成 (3)新骨形成期病

12、灶明显局限,边界不但清楚,且因病灶周围的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而形成致密影像。 (4) 痊愈期破坏区域已被修复。修复后的原病灶区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排列与正常骨纹理不同,呈 较致密的影像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起源于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少年,常有冠周炎或其他牙痛病史。主要为腮腺咬肌区或颌周肿胀、炎性浸润,不同程度 的开口受限及局部压痛。相应部位可出现经久不愈或时好时发的窦道 X 线 : 下颌升支侧位片可见弥散性的骨密度增 高,其中也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下颌升支切线位片则可见密质骨外有成堆的骨质增生。虽可有骨膜溶解破坏, 使骨质来自骨膜的血供障碍,但

13、下颌骨的主要供血尚好。因此,绝大多数病变表现为骨质破坏轻微,无死骨形成。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临床来现: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及低热。病变部黏膜充血发红,脓肿破溃,口内、外皮肤 形成久不愈合的溢脓窦道。 X 线:片上观察骨质病变甚为困难。晚期颌骨破坏、增生、死骨形成多同时出现。 Garre 骨髓炎(骨膜成骨,无脓肿,无骨坏死,与第一磨牙有关) X 线:致密性骨硬化伴骨膜新骨形成,葱皮样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X 线 : (1)在下颌骨下缘有轻度的密度减低区和致密区相混存在,表明有少量骨破坏(2) ,同时有骨膜增生反 应和骨膜成骨沉积。 (3)经常在下颌体

14、、角部有局限性密质骨缺损、硬化,也可侵犯升支。 (4)下颌骨的厚度增加, 但也可由于骨膜成骨使下颌骨的上、下高度增加。 牙源性上颌窦炎 病因:最常见的病因是上颌第一、二磨牙及第二前磨牙根尖周围炎扩散 X 线 : 根尖周围骨质破坏,牙周膜及牙槽骨骨硬板影像消失,或见牙槽窝与上颌窦底相通,或窦内有断根遗留。 华特位片上,可见患侧上颌窦密度弥散性增高或气腔明显缩小,周围可见环绕窦壁的带状肥厚动膜影像 鉴别诊断 1 牙源性上颌窦炎牙源性上颌窦炎与鼻源性上颌窦炎鼻源性上颌窦炎鉴别要点是:前者多为单侧,多有牙痛史,且上颌牙痛出现在典型上颌窦 炎症状之前较长时间。X 线片上可见病原牙。而鼻源性上颌窦炎多继发

15、于上呼吸道感染及鼻部疾病,鼻部症状明显, 通常为双侧,鼻甲肥大,鼻中隔弯曲,无病原牙。 2 牙源性上颌窦炎有时需与上颌窦恶性肿物鉴别,其要点是 : 后 者患侧面部麻木和疼痛症状明显,鼻腔分泌物多为血性。X 线检查常可见窦壁骨质破坏。 2 牙源性上颌窦炎牙源性上颌窦炎有时需与上颌窦恶性肿物上颌窦恶性肿物鉴别,其要点是:后者患侧面部麻木和疼痛症状明显,鼻腔分泌物 多为血性。X 线检查常可见窦壁骨质破坏。 颌骨放射性坏死颌骨放射性坏死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疼痛,多为间断性,也可深部持续性剧痛,继发感染,创口不愈,溢脓,形成经久不愈 的窦道。大块死骨形成,可致颌骨病理性骨折。 1颌骨:病变早期,骨质呈

16、弥散性疏松,进而有不规则破坏,呈斑点状或虫蚀样。增粗的骨小梁纵横交错呈 网格样改变,或表现为密度均匀增高伴有散在点状阴影。 2牙及牙周:放射性龋较多见,偶尔可见牙内吸收现象。有牙周膜间隙增宽。骨硬板密度减低或消失。牙槽 突吸收,高度降低等。 四鉴别诊断: 1 恶性肿瘤复发放射性骨坏死所引起的骨质破坏需与恶性肿瘤局部复发鉴别。 后者X线片见骨质破坏进展迅速, 且骨质破坏不限于照射野内。临床上可触及肿块。 2牙源性骨髓炎放射性骨坏死若照射区内有牙,且骨质破坏从牙槽突开始,有时不易与牙源性骨髓炎区别。 主要应结合病史及有否放射治疗史加以鉴别。 4 / 13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 根尖周囊肿和残余囊肿根尖周囊肿和残余囊肿 X 线:残余囊肿的 X 线表现特点是在拔牙后的牙槽窝周围骨质区有低密度小圆形囊腔存在。 含牙囊肿含牙囊肿 X 线:颌骨中边缘光滑的类圆形透射阴影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未萌出牙 牙源性角化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 X 线:表现有单囊和多囊之分,单囊多见。部分囊肿波及颌骨范围较大,常沿颌骨长轴生长发展(下颌明显) , 颌骨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