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5425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学习 初体验,自主赏析,名师课堂 一点通,篇 目 二 春 夜 宴 从 弟 桃 花园 序,整体 宏观 把握,探究点,语段细解赏析,第 六单 元,知能提升 巧应用, 说作者 (见第一单元越中览古), 寻背景 本文写作的具体时间难以考定,但大致可以知道是开元二十年(732)前后,李白“酒隐安陆”(今湖北安陆)初期所作。李白来到安州,住在安陆县西面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着隐逸读书的生活,并以安陆为中心,经常到各地漫游。他曾到过汝海、洛阳,据(道光)汝州全志记载,“春日桃,园”是汝州“八景”之一。所以有人认为这篇小序写的应是在汝州宴游之事。也有桃花园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下的说法。李白在这一时期常与同宗

2、弟兄来往,写给从弟幼成、令问的诗文现存四五篇。序中所说的从弟应该就是幼成、令问等李白的叔伯兄弟。, 览译文(教师用书独具), 看结构,春 夜 宴 从 弟 桃 花 园 序,性情中人, 知文意 本文抒写了作者与堂弟们春夜宴饮于桃李盛开的园林,赋诗咏怀,畅叙天伦之乐的情趣。看似思想境界不高,实际没有消极思想,而是表现出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的思想感情。, 赏技巧 1铺陈。开头的一番笔墨就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以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 2多用典故。如“逆旅”“浮生”“羽觞”等直取其词,或用古人古事,或把古事与今事相比,增添了本文的历史、文化内涵。 3景美情浓,情景交融。作者把深厚的兄弟之情,倾注在春夜

3、宴饮的场景之中,充实了文章内涵。,突破词句,旅舍,“逆”为“迎”,拿,名词作状语,在夜间,古今异义词,古义是大自然,今义是面积大的,古今异义词,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 象、色彩、声音等,今义指著作,借,集会,通假字,通“叙”,叙说,弟弟,形容词用作名词,俊才秀士,形容词用作名词,幽美的景色,抒发,名词用作动词,作诗,写诗,意动用法,以为惭、感到惭愧,美玉,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译文:_ (2)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译文:_ 答案:(1)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 (宾语前置) (2)如果谁吟诗不成,须依金谷园宴客先例,罚酒三

4、杯。 (状语后置句),文理赏析,3下列各句全是表现作者愉悦心情的一项是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序天伦之乐事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开琼筵以 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AB C D 解析:是作者无法实现理想之下的无奈感叹。 答案:D,C作者和堂兄弟们聚会在桃花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 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 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大家饮酒吟诗畅叙天伦,这是一 个多么美好的时辰啊!这时,他把人生的宠辱浮沉轻轻 挥去,借酒放歌。 D诗人以主要笔墨写景,结合叙事、抒情,还运用了不少 典故,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展现了情景交融、 景美情浓的艺术天地。,解析:

5、D项,“主要笔墨写景”错,李白的这篇序言主要记叙了他和堂弟们相聚桃园饮酒赋诗的情景。 答案:D,解析:C项,良:确实,果真。 答案:C,解析:A项“以”,用,介词;B项“而”,递进连词;C项“已”,尽;D项“为”,是/因为。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B秉烛夜游 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解析:B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C项“军”,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驻兵;D项“咏”,动词作名词, 诗歌。 答案:A,解析:C项“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A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B项“几何”,古

6、义:多少;今义:几何学。D项“大块”,古义:指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指面积大的。 答案:C,5下列各句没有使用典故的一项是 ()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C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D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解析:A项用庄子刻意中的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有 限,今晚要尽情欢乐。B项用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的典故。 目的是赞颂弟弟们聪慧。C项用晋代石崇金谷诗序的 典故。既表痛饮狂欢之意,又表现诸弟“雅”的一面。 答案:D,6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C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D大块假我以文章 解析:D项为状语后置句,其

7、他为判断句。 答案:D,7下列对文章的解释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标题概 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 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宴饮) 等问题。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缘故。意 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着蜡烛游玩,实在是 有缘故(有道理)啊。,C“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指天地;“文章”,此 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即“广阔 的天地给我提供了如此绚丽灿烂的大好春光”。岂能辜 负!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D“惠连”是人名,很有才华,十岁就能写诗作文;“康 乐”指谢灵运

8、,南朝诗人。作者用此赞扬诸位堂弟人才 俊秀,谦称自己不如谢灵运。表现了作者与兄弟们畅叙 天伦之乐的喜悦之情。,解析:此句只是作者用世俗的人生观引出自己的人生态度,从全文看作者持有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答案:C,8翻译下列句子。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译文:_ _ (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 块假我以文章。 译文:_ _,答案:(1)天地是万物暂宿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 (2)古人手持烛火做长夜之游,确实是有道理啊。况且那温和的春天用淡烟轻笼的绚丽景色把我召唤,那天地万物将斑斓缤纷的花纹图案向我展现。,解析:B项,而又辱之,辱:谦辞,承

9、蒙,表示对方这样做是降低身份,受了屈辱。和报任安书中的“曩者辱赐书”中的“辱”词义一致。 答案:B,解析:A项,两个“以”均是介词,表原因,因为。B项,前一个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也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C项,前一个代词,译为“自己”;后一个是副词,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译为“还是”。D项,前一个“所”与“为”组成固定结构,表被动,译为“被”;后一个“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词组。 答案: A,解析:C项,作者并非因写时文而遭毁誉;相反,以前因写时文而遭到赏识和荐举。作者只是借自己的遭遇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并非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是因为现在写有独立见解

10、的文章却遭到了祸害。 答案:C,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而 涉 猎 书 史 姑 随 世 俗 作 所 谓 时 文 者 皆 穿 蠹 经 传 移 此 俪 彼 以 为 浮 薄 惟 恐 不 悦 于 时 人 非 有 卓 然 自 立 之 言 如 古 人 者,解析:断句应结合上下文,紧紧抓住“曰”“云”“言”等字,常用虚词是标志,常见如下: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 “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

11、而”“无 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 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 也可以帮助断句。 答案: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译文:_ _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 顺时故也。 译文: _ _,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同义词连用和判断句。第一句, “穷贱”指不得志且身份低微;“安”是“怎么,哪里”之意;“切切”形

12、容恳切的样子。第二句,“故”是“因此”之意;“比”,比较,相比;“工”指“工巧”;“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同时,要注意句子翻译的正确与通顺。 答案:(1)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2)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参考译文: 欧阳修叩首禀告秀才足下:前些时候,我乘船从江上往来,多次让你屈尊过访。又劳你送自己所作的诗文一编,并先以书信通报,作为登门访我的见面礼。 田秀才从西边来,承蒙你的寄信问候;后来,我家仆人从江陵府回夷陵县,紧接着又带来你的信。我是个获罪的人,大家都厌弃我,而你

13、却如此以礼相待,我怎么担当得起!你来了信,我,没有来得及回复,本应因此断绝往来,可是又劳你两次给我写信;两次来信又没有答复,更加应该绝交了,可你还是来信,这是何等的殷勤啊!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我想这大概是由于你的勤学好问,急于为自己谋求进取才这样吧。然而承蒙你索取我所作的诗文,这恐怕是你误听了有关我的言过其实的传闻了。,我年少的时候,决心从考进士的途径被举荐到官府,因而学作诗赋,准备参加按规程举行的科举考试,共考了三次才中进士。因为与各方面的士人君子相识很多,所以往往能说出我的名字,又因为大家相从游学,私人交情很好,有的人便过分夸赞我

14、的文章。因此,使你听到我的虚名,便想看看我写的诗文,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我年幼的时候,父亲死了,家里贫困,贪图利禄以供养亲人,没有时间跟随老师穷究经书,来学习圣人留传下来的诗文。只是泛泛地浏览些书史,姑且追随时俗做些所谓的“时文”,那都是在经传中穿凿剽窃,东拼西凑,造出些轻浮浅薄的文字,只担心不受时人的欢迎,并不能像古人那样,有卓越而自成一家的言论。然而官府误加采纳,多次名列在众人的前面。直到考中进士以来,自认为以前所写的文章实在当不起官府的荐举和长辈的赏识,这才开始大力改变过去的文风,希望在文章学问上有所建树。然而文章一做出便招来罪过,学问有成就了,自身却蒙受羞辱。写以前那样的时文会得到荣

15、誉,写现在这种有独立见解的文章却遭受祸害,这真是鲜明的对比。,时文虽然轻浮纤巧,但要写得好,也是不容易的。我天性不喜欢时文而勉强去写这种东西,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你现在正值少年之时,志气远大,正想在社会上博取荣誉,那么还不如顺应时俗为好。天圣年间,天子下了诏书,告诫学者要去掉浮华的文风,从那以后文风大变。现在士大夫中所写的文章,已文质彬彬,有两汉文章的风采了。你去向他们学习,不仅足以顺应时俗,博取荣誉,如果达到最佳境界,还能与两汉名家比肩呢。像我这样,以前所写的东西不值得学习,以后所写的东西又千万不能学,所以我迟疑着不敢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来,就是这个原因。,在易经的困卦中说:“有言不信。”这是说,人在困境中,他说的话也没有人相信。我现在可以说是处在困境中,怎么能够被你所取信呢?承蒙你多次来信,态度又那样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