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53668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 3 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新知预习 巧设计,名师课堂 一点通,高频考点 巧解密,创新演练 大冲关,主旨概括公元5世纪,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为缓解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孝文帝在其祖母冯太后初步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革。通过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有力地推动了鲜卑族的发展,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孝文帝不仅对鲜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也是一位对中华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政治家、改革家。,学法指导 1注意运用联系和比较的学习方法,拓展思维,开阔视 野,既要把北魏孝文帝改革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学习和思考,联系我国古代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从少数民

2、族发展和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这次改革的意义,又要在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基本内容的同时,与中国历史上其他改革,比如与商鞅变法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认识这次改革的特点。,2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一定历史事件的发 生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 3评价历史人物,可以把历史人物参与的重要活动进行分 类,然后予以评价,活动一般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也可以采取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一般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予以评述。,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业 (1)农业生产工具特别是整地碎土工具,比过去复杂得多,重视兴修 。 (2) 中游的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人口增加。 (3

3、) 的种植也发展起来。 (4) 得到发展。,水利,黄河,经济作物,畜牧,2手工业 (1) 发展尤其显著,府库绢帛之多,达到了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 (2)制瓷业有很大发展, 对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有直接影响。 3商业 (1)洛阳出现了许多大的市场,交易活跃。 (2)政府铸造 ,使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 (3) 也有长足的发展。,丝织业,青瓷制造,铜钱,对外贸易,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背景 迁都洛阳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 制度。 2措施 (1)尊儒崇经,在洛阳建立孔子庙,兴办太学等学校,教授 。 (2)恢复汉族 。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将北魏官制定为九品。,儒家经典,礼

4、乐制度,特别关注 孝文帝的改革保留了汉族封建制度,维护了汉族地主的利益,从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同时推动了鲜卑族的政治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表现 (1)鲜卑族: 内迁的鲜卑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鲜卑贵族占 领良田,成为中原的 。 的变化促使习俗的改变,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汉族: 鲜卑族的畜牧生产经验和技能在 中得到广泛传播。 汉人从服饰或风度上深受 的影响。 2影响 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 奠定了基础。,封建地主,经济生活,北方汉人,鲜卑文化,国家统一,拓展升华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当时的民族融合关系是相互作用的;改革加速了各民族

5、的融合,推动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而各民族的融合又巩固了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在两者相互作用下,北魏的社会经济、民族关系,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一、北方经济恢复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 1原因 (1)北方经济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战乱,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北方创立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3)孝文帝改革注意改善工商业者的境遇,允许他们自由经营,部分工商业者得到了解放,促进了商业的发展。,(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北方的田庄经济日渐衰落,士族集团日益腐朽,为社会经济的发

6、展扫除了障碍。 (5)北方的民族融合日趋加强,各族人民相互借鉴其他民族的生产经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表现 (1)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这一时期的整地、播种、锄草及灌溉工具种类繁多,耕作技术强调精耕细作,注意因时、因地制宜,在防旱保墒、良种繁殖、作物轮换等技术上,都有新的改进。,(2)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北方的纺织技术、制盐技术、金属冶炼技术及制瓷技术等与前期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来看,南方的手工业生产更胜一筹。 (3)商品经济方面,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同时,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主要表现在商品种类繁多、以洛阳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开始繁荣、货币经

7、济的恢复及中外贸易的繁盛四个方面。,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得到了复苏和发展。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整地碎土工具进一步得到改进、发展 B政府加强了对手工业的管理 C棉纺织业的发展尤其显著 D实物交易越来越频繁,解析:根据所学知识,A项说法正确,生产工具的进步,适应了精耕细作的需要,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与政府管理没有直接关系;棉纺织出现于南宋以后;实物交易逐渐被货币交易所取代。所以正确答案为A。 答案:A,二、孝文帝改革中调整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改革土地制度,颁布均田令,将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不得买卖。这

8、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调整产品分配形式,即改革赋税制度,实行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一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原先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原来受庇于豪强的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这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3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实行三长制和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三长制的实行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加强了对地方特别是对人民的控制。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胡汉文化的融合和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2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和租调制的作用是 () 限制

9、了豪强的土地兼并政府控制的人口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的收入增加 AB C D 解析: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是其作用,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政府控制着大量无主土地,它不触动豪强地主的土地,因而不能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因此不正确,故答案为A。 答案:A,示例(2010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

10、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以及如何看待民族关系的问题。第(1)问阅读材料可看出作者华夷有别的思想,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可以依据材料概括。第(2)问材料

11、二主要说明了洛阳的繁华,材料三主要阐释其汉化政策有利于隋唐大统一国家的形成,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他进步作用。对民族关系的认识,可以从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丰富中华文明内涵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回答。,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探究示例 材料一高祖初谋南迁,恐众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大力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问题生成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以及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第(1)问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解读回答。第(2)问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尝试解答 (1)信息:孝文帝改革面临很大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决心坚定;采取灵活的政治手段,实现改革的目标。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