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血压调节(修改)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238440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脂、血压调节(修改)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血脂、血压调节(修改)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血脂、血压调节(修改)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血脂、血压调节(修改)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血脂、血压调节(修改)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脂、血压调节(修改)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脂、血压调节(修改)ppt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内环境和自稳态,.,一、血脂,(1)脂肪甘油三酯 (2)磷脂 (3)胆固醇,脂类的共有特征: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第5节 血脂代谢及其调节,1、脂类物质成分,.,2、血脂成分:,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携带甘油三酯,主要携带胆固醇,密度,低,高,3、血脂的存在形式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1)脂蛋白的结构:,(2)脂蛋白种类:,.,脂蛋白的结构:,.,脂蛋白的类型:,.,二、血脂代谢的调节,1、甘油三酯代谢图,.,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来源,1、外源性来自食物(乳糜微粒),2、内源性来自肝脏细胞

2、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血液中 甘油三酯,2、在脂肪细胞中被分解为甘油、脂肪酸,进组织细胞氧化供能(主要)或转变成其他物质,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去路,2、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来源和去路,1、进入脂肪细胞储存(CM、VLDL),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原因:,1、来源太多:乳糜微粒过多、极低密度脂蛋白过多,2、去路太少:进组织细胞消耗太少,.,3、胆固醇代谢图,.,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1、外源性来自食物(低密度脂蛋白),2、内源性来自肝脏细胞合成(低密度脂蛋白),血液中 胆固醇,1、进组织细胞参与合成生物膜 或部分激素、维生素,血液中胆固醇的去路,4、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和去路,2、以高密度脂蛋白的形式回收进肝脏

3、细胞,部分以胆汁酸的形式排出,高胆固醇脂血症的原因:,1、来源太多:低密度脂蛋白过多,2、去路太少:高密度脂蛋白太少,.,小肠细胞,血管,血液中胆固醇,脂肪细胞,肝脏细胞,肝糖原,小肠,血液循环,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A,B C,B C,A,A,A,A,食物中甘油三酯,食物中胆固醇,小肠细胞,低 密度 脂蛋白,组织细胞,高密 度脂蛋白,胆汁酸,氧化分解组织细胞,主要去路,淋巴循环,淋巴循环,B C,B C,B C,A,.,三、高脂血症,(1)主要原因:,脂类物质摄入 、消耗 ;乳糜微粒合成 、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 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脂类物质摄入 、消耗 ;低密度脂蛋白合成 、高密度脂蛋白

4、合成 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以上两者兼有 两者兼有血脂代谢紊乱性疾病,(2)表现, 除此以外还有可能与:多基因缺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或 某些疾病有关。,.,(3)危害,血脂,动脉血管,粥样斑块,沉积,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减慢,供血不足,冠心病、心肌梗死、 猝死、脑猝死等,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原则: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服降脂药,降低LDL、 降低VLDL,提高HDL 总目标:维持体重在标准水平,血液粘稠度升高,.,四、青少年肥胖及其预防, 肥胖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利用,导致体内过多的能量以脂肪形式的过多积聚,导致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肥胖度的衡量标准:体重指数(BMI) BMI = 体重(kg)/

5、 身高2(M2) 18.5 23.9:正常范围 24:超重 28:肥胖 肥胖症常伴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体重指数(BMI)与死亡相对危险度的关系,不良的饮食习惯、运动过少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1血液中脂蛋白的结构组成是( ) A核心成分是甘油三酯,周围包绕一层磷脂、 胆固醇、蛋白质分子 B核心成分是甘油三酯,周围包绕两层磷脂、胆固醇、蛋白质分子 C核心成分是胆固醇,周围包绕一层磷脂、甘油三酯、蛋白质分子 D核心成分是胆固醇,周围包绕两层磷脂、甘油三酯、蛋白质分子,A,.,2.下列关于体内血脂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不可能来自于小肠

6、的乳糜微粒 B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 C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与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 D胰岛素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C,.,3下列那种情况不是导致脂肪肝发生的原因.() 、脂肪来源太多 、大量合成脂蛋白 、磷脂合成不足 、高糖饮食,B,.,第6节 血压及其调节,一、血压,2、概念: 血液在血管里流动,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侧压力,这就是血压。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特指动脉血压。 一般用血压计在肘窝处肱动脉处测得。以mmHg(毫米汞柱)或KPa(千帕)为单位计量。,1、血液循环的意义:通过血液的循环流动,起到物质的运输作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基础。,.,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左心房,.,

7、(1)血压形成的前提:足量充盈的血液。只有血量相对稳定,才能使血压维持正常水平。循环血量过多,将使血压上升。反之则下降。,4、收缩压、舒张压 、脉压,收缩压:心室收缩期的中期时,主动脉壁上的侧压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3)血压在不同血管中的差异很大,我们常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2)血压形成的动力: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室射血)。,3、形成血压的条件:,舒张压:心室舒张期的末期时,主动脉壁上的侧压达到最低值,这时的动脉血压,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100130,6090,140 或 90,90 或 60,.,二、影响血压的因素,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心室射血(心排血量)和外周阻

8、力(血管管径;血液粘稠度*)相互作用的结果,1、心室射血(心排血量) :在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时, 心室射血(心排血量)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 心室射血(心排血量)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 2、外周阻力(血管管径;血液粘稠度*) :在每搏输出量和心率不变时, 外周阻力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 外周阻力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心室射血(心排血量) 主要影响收缩压的高低。,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的高低。,3、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弹性 收缩压 舒张压 4、血量:血量 收缩压 舒张压,.,三、血压的调节,动脉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延髓心血管中枢,交感 、副交感 神经,心脏,血管,心排血量

9、,血管平滑肌,增加,收缩,减少,舒张,神经激素调节,血压,思考:血压受哪些激素的影响?,.,四、高血压病及其防治,1、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很多,主要为: (1)遗传因素 (2)饮食因素最重要的是控制食盐(5g/天)其次脂肪的摄入量 (3)精神因素 (4)肥胖因素 (5)烟、酒因素,2、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1)控制体重 (2)限制食盐摄入量 (3)体育锻炼 (4)其它如:限制高脂肪食物;戒烟限酒等,.,1、下列对血压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压是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 侧压力 B 收缩压是主动脉回缩时血管壁受到 的压力 C 我们常说的血压是指用血压计在肘 窝肱动脉处测得的 D动脉血压的

10、形成主要是心室射血和 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B,.,2、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平时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B 外周阻力增大引起血压降低 C 健康人安静时一般收缩压为100130 mmHg,舒张压为6090 mmHg D引起高血压的因素主要有遗传 因素、饮食因素和精神因素等。,B,.,3. 如果一个健康人受到惊吓后的收缩压140mmHg,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恢复正常。在下列的反射弧中,应该是.( ) 主动脉和颈动脉壁上压力感受器心血管中枢心脏、血管 A交感神经 C副交感神经 B感觉神经 D植物性神经,C,.,甘油三酯,脂肪酸,甘 油,丙酮酸,C2,葡萄糖,H2O+CO2 + E,氨基酸,蛋白质,.,不同血管中血压的变化,.,比较A、B两图的冠状动脉截面图,对血压有什么影响?,能引起血管管径变小的还有其它因素吗?,.,比较A、B两图的冠状动脉截面图,两者有何区别?有何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