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新文学确立鲁迅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234037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6.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四时期新文学确立鲁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五四时期新文学确立鲁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五四时期新文学确立鲁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五四时期新文学确立鲁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五四时期新文学确立鲁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四时期新文学确立鲁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时期新文学确立鲁迅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人的文学”与白话文学 第二节 启蒙精神与现代小说确立,第一章 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学的确立,五四文学: 1.内源:明清以来人的觉醒文化精神和尊个性、重言情的传统及晚清文学改良精神。 2.外源:民主与科学;人道主义精神;批判精神。,一、 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化 1915年9月新青年创刊,为新文化运动之肇始,提倡科学和民主。启蒙。 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标志。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正式宣言。 这两篇文章为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第一节 “人的文学”与白话文学,比较胡适、陈独秀的文章,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重点只是反对文言文,而陈独秀的文学

2、革命论是从总体上对封建文学作了批判,并且提出了我们所要建设的新文学的目标。陈独秀提出的这三大主义的文学革命纲领,涉及了文学的创作方法、平民化、社会功能等同样是本质性的问题。一场以反对文言,倡导白话,反对旧文学,倡导新文学为主要内容、史称“文学革命”的运动从此展开。 同是文学革命的举大旗者,胡适文章偏于商榷、说理,试图以理服人,文风温和、平静,是典型的学者风度,而陈独秀作为政治家、思想家,其文更富政治激情,更见政治眼光。,“双簧信”:刘半农、钱玄同合演“双簧戏” 胡适、周作人理论建树: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之外,有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白话文学史、易卜生主义、谈新诗。 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二、“

3、白话文学”与“人的文学”,“白话文学观”:指胡适1918年在新青年第4卷第4号发表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把它视为文学革命的“唯一宗旨”和“根本主张”,进一步阐述建设新文学的意见。强调新文学必须以白话为“工具”,这是第一步。 胡适把文学的变革置放到广泛的国语运动中考察,把新文学建设与全民族的国语建设相联系,从而把语言形式革命理论推到一个新高度。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将白话文向整个社会推进,彻底打破文言文的垄断。 此期标志是1918年5月发表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人的文学观”:,指周作人1918年在新青年第5卷第6号发表的人的文学和1919年又发表平民文学、思

4、想革命等文章,倡导以人道主义为标准建设和发展新文学。鼓吹“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便谓之人的文学。”进一步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要求新文学内容,使如何建设新文学的认识得到深化,为其深入做了准备。 这两种文学的观念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即“白话文学观”是五四文学革命初期主导的思潮,体现重大的文学观念变革;“人的文学观”是五四文学革命由形式走向内容的理论标志,反映对“文学革命”理论认识的深化。,文学革命的内容: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文学革命的意义: 开辟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新时代。,三、五四文学论争 1.与“国粹派”;林纾

5、,作荆生妖梦影射辱骂新文化运动者 ;鲁迅随感录蔡元培答林琴南书 2.与“学衡派”; 1922 梅光迪、吴宓、胡先骕;鲁迅估学衡 与“甲寅派”; 1925 章士钊,鲁迅批驳 与胡适;问题与主义之争;新青年方向之争;“整理国故”之争 与“现代评论派”;,“学衡派”源于1922年1月的学衡杂志。 主要成员:梅光迪、吴宓、胡先(马肃) 刊登内容: 一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的论文、译文、述评等; 二是译介西方文化思潮; 三是评论新文化运动的文章。 梅光迪评倡导新文化者 吴宓、胡先(马肃)等都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立场写了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 鲁迅估学衡“于新文化无伤,于国粹也差得远”。 1933年

6、终刊。,四、实绩:文学社团与流派,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899年至1911年间,各种公开性的结社就多达600余个。 1921年1923年,全国有大小文艺社团40多个,文艺刊物50多种。 1925年,文学社团与相应的刊物已有100多个。 各文艺团体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比较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这两个文学团体。(时间、发起人、刊物、宗旨、文学主张、意义),文学研究会:为人生派。1921年,北京,沈雁冰、叶绍钧、郑振铎、周作人等12人发起,发展到170多人。反对把文学当消遣品。接编小说月报。 创造社:为艺术派。1921年,东京,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郑伯奇等。主张表

7、现内心要求;后期倡导革命文学。,第 二节 启蒙精神与现代小说确立鲁 迅,一、狂人日记 疯与狂,疯子与天才; 1.独战者。 吃瓜群众:麻木 2.旁观者。国民性。,二、阿Q正传 1.割辫,放脚。 2.精神胜利法(情理不分,换角度看问题;半瓶水-还有半瓶水,都是事实,但是心理感受不一样。仰大与福大、厦大的考取心理;make you happy),一、精神胜利法的界定?,1.弱者心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2.国民性; 3.人类普遍性; 二、中国农民革命:革命动机 1.拿来地主老婆,天敌 黄包车的故事拉与坐,鲁迅到底是“狂人”亦或“阿Q”,一、鲁迅其人 (一) 一方水土 绍兴7000年历史,2500建

8、城史。 禹会群臣议事,葬之; 勾践建越国。水乡、桥乡、 酒乡、戏 剧之乡、名士之乡。 地域文化哺育 乡里先贤影响,大禹 勾践 王充 王羲之 谢灵运 嵇康 贺知章 王叔文 陆游 徐渭 张岱 任伯年 葛云飞 徐树兰 秋瑾 徐锡麟 陶成章 蔡元培,周恩来 邵力子 胡愈之 范文澜 刘大白 朱自清 钱三强 陈建功 竺可桢 谢晋 六小龄童,鲁迅1881.9.25生,原名樟寿,字 豫山;后改名树人,字豫才。,7岁入塾,12岁入三味书屋, 感受到封建教育对身心的禁锢。 从小受到劳动人民熏陶 随母亲到安桥头村 章闰水,家庭变故,祖父周福清(介孚)因 科场舞弊案入狱。父亲周伯宜重病,经常 出入于当铺与药铺间。“有

9、谁从小康人 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途中,大 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也看到庸医的弊害。,(二)异乡异路,1898.5去南京入江南水师学堂,第二年初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 。“走异路,逃异乡,寻求别样的人们。” 唯一得到 金质奖章。 读到赫胥黎天演论受到进化论影响。,1902.2 到日本留学。 东京弘文学院,第一个剪辫子, 思考国民性。怎样才是理想的人 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 么?它的病根何在?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弃医从文。 1906.3 转入文学活动。 筹办新生 杂志失败。合译域外小说集,早期 杂文,个性主义。 与朱安女士完婚。 1909.8 回国。,(三)真的猛士,应沈钧

10、儒之聘到浙江两级师范 学堂教化学、生理学,兼翻译。 1910 绍兴府中学堂,学监。 1912许寿裳推荐,蔡元培邀请到南京 任教育部部员,随迁北京任第二科长 改第一科长并任佥qin事。,“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为勇猛战士。 1918.5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结集呐喊 彷徨。 批判国粹派、学衡派、甲寅派。 从1920.8 起,陆续受聘于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大中专学校。,1924-1925 女师大时间中坚决站在 学生一边,参加校务维持会,与章士及现代 评论派斗争。作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1926 318惨案,作纪念刘和珍君 可惨与可笑等。名列于

11、受通缉的五十一 教授黑名单,向往南方革命根据地,受林语 堂之邀,8.26 去厦门大学。 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学主任。,(四)左翼中坚,4.15,营救学生无效,愤然 辞去一切职务,作魏晋风度 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9月赴上海。与创造社、太 阳社展开革命文学口号论争。 1930 参加筹建左联,并作关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与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第三种人论战,批评论语派。,怒对国民党文化围剿,作为了忘却的纪念。、参加民权保障同盟,参加杨杏佛入殓仪式,出门不带钥匙,抱定必死决心。 两个口号论争。,(五)民族魂,1936.病情突然加重,宋庆龄 “恳请你入医院医治”,病不至死, 日

12、医须藤误诊,10.19 病逝。 上海数万民众高举“争取民族 解放”的横幅,高唱挽歌前进: “你的笔尖是枪尖,刺破了旧中国 的脸,你的发音是晨钟,唤醒了 奴隶的迷梦”。民众代表将一面 “民族魂”旗覆盖在棺上。,有关鲁迅评价的一些问题,毛泽东称鲁迅为第一等圣人 ,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多年来鲁迅被神化,偶像化。思想解放运动以

13、来, 随着“神”的解构,在“鲁迅凡俗化”的旗帜下,消解或削弱鲁迅精神的意义和价值。,王学泰是古典文学研究者,书架上几千册书, 但最常看的是史记、杜工部集、鲁迅 全集。他说“我读鲁迅四十余年,鲁的话并非句 句是真理,但他老先生不媚俗、不阿世的独立人格,虽不能至,但敬仰之心始终不变,七八十年前说的话仍能烛奸照弊,使一些丑类原形毕露。” “他矗立在那里,仿佛是一种不尽的精神话题,一个 永远照耀的光源。”“中国新文学自诞生以来,还没有哪 位作家的哪种文体,能够如此广泛如此长久地影响着 后人。”它“必将伴随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 (姜振昌),鲁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思想的深刻和人格的独立。这是很少有

14、人能够企及的。 启蒙主义思想,“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者注意”。 嫉恶如仇,不妥协,至死不变。林语堂嘲笑“为文人 无如号为战士”,朱大可称“仇恨政治学”。只恨假恶丑,对青年、对亲人、对弱者、对一切善良的人们是充满温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不接受体制的改编,在 体制外的批判中寻求相对的思 想独立与自由。 永远站在底层平民这一边, 是永远的批判者。,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是坚决的,这是对的,但也不无偏激(如中医),又不是全否定,中国小说史略。自身有传统文人文化品格,讲骨气。 无长篇问题,不是不想写,也不是不能写,曾有计划(长征、四代知识分子、上海工人、杨贵妃)。斗争形势无法完成。

15、且不能用数量衡量。 两性道德无论从旧道德还是从新道德, 都无可指摘。,郁达夫:“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李建军:“一个需要巨人而又产生不出巨人的时代,往往是一个对巨人充满敌意和恐惧感的时代,因为巨人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尺度,他的存在固然可以成为引领人们前行的积极力量,但也通过比照,彰显着一些人精神上的残缺和人格上的病态,带给他们是横竖左右的不自在。” 钱理群:“能否容忍鲁迅,这是对当代,以及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宽容度、健康度的一个检验。” 你可以学不来鲁迅,不学鲁迅,但不可以诋毁鲁迅。,二、鲁迅的小说的成就,1、鲁迅小说的地位 胡适:“成就最大的却是一位托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 陈源(陈西滢):“我不能因为我不尊重鲁迅先生的人格,就不说他的小说好,我也不能因为佩服他的小说,就称赞他其余的文章。”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不仅仅在鲁迅手中开始,更在鲁迅手中走向成熟。,2、表现的深切主题的深刻性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自己首先做到了这一点。 揭示几千年来封建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