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5234019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X 页数:120 大小:71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控制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成本控制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成本控制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成本控制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成本控制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控制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控制精编版(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成本控制,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 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 第三节 质量成本控制 第四节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原理,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的分类 成本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程序,一、成本控制的概念 狭义:使用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限制和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预先确定在预算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并通过分析造成实际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的目标。 广义:不仅要控制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而且要控制产品的设计试制阶段的成本和销售及售后服务阶段的成本,如质量成本和使用寿命周期成本;与成本预测、成本决策、

2、成本规划、成本考核共同构成了现代成本管理的完整系统。,二、成本控制的分类,按控制的时间分类 :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 1.事前成本控制是指在产品投产前的设计、试制阶段,对影响成本的各有关因素所进行的事前规划、审核与监督;同时建立健全各项成本的管理制度,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2.事中的成本控制是指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从投料起对成本的形成和偏离成本目标的差异进行的日常控制。 3.事后成本控制是指在产品成本形成之后的综合分析与考虑。,按控制的原理分类:前馈性成本控制、防护性成本控制和反馈性成本控制。 1.前馈性成本控制是指利用控制理论中的前馈控制原理对事前的产品设计、试制阶段所

3、进行的成本控制。 2.防护性成本控制是一种辅助控制形式,也称制度控制,它是通过企业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成本的支出,预防偏差和浪费的发生。 3.反馈性成本控制是指利用反馈原理进行的日常或事后的成本控制。,按控制的手段分类 :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 按控制的对象分类 :产品成本控制和质量成本控制。 按控制的时期分类 :运营期成本控制和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一)全面控制的原则 1、全员的成本控制 加强专业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要求人人、事事、时时都按照定额、标准或者预算进行成本控制。 2、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贯穿成本形成的全过程,扩大到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包括设计成本、研制成本、工艺

4、成本、采购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运行成本、维修成本、保养成本等。 3、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兼顾产品的创新,保证质量。处理好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三、成本控制的原则,(二)讲究效益的原则 1、厉行节约 2、广开财路 3.核算信息成本 (三)目标管理及责任落实的原则 (四)物质利益的原则,(五)例外管理的原则,按例外管理是西方国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要求人们把注意力放到不正常的、关键性问题上的一种管理方法。确定“例外”标准有四条: 判断例外的标准: 重要性 一贯性 可控性 特殊性,1、确定成本 控制标准或目标,2、分解落实控制 的目标,3、揭示和分

5、析 成本差异,4、进行考核评价,四、基本程序,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 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差异的类型及其计算分析 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一、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 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 理三方面内容。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 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 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则与成本 的日常核算相联系。,二、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涵义 标准成本的种类 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一)标准成本的涵义,标准成本,是指

6、按照成本项目反映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标准成本不同于预算成本,标准成本是一种 单位的概念,它与单位产品相联系;而预算成本 则是一种总额的概念,它与一定的业务量相联系。,(二)标准成本的种类,理想标准成本 它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佳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 它是根据过去一段时间实际成本的平均值,删除其中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异常因素,并考虑今后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 它是根据企业最可能发生的生产要素耗用量、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实际中广泛采用,(三)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四)

7、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应区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和直接材料耗用量标准预计制定。,【例101】 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已知:A企业预计204年甲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资料如表101所示。 要求:制定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表101 甲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资料,解:,单位产品消耗材料的标准成本3250116 032(元/件) 单位产品消耗材料的标准成本4370230 186(元/件) 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16 032+30 18646 218(元/件),(五)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应区分直接人工价格标准和人工工时耗用量标准两个因素予以制定。,【例102

8、】 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已知:A企业预计204年甲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资料如表102所示。 要求:确定单位甲产品消耗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表102 甲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资料,解,第一工序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91.2504 560(元/件) 第二工序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114404 560(元/件) 单位甲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4 5604 5609 120(元/件),(六)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需要按部门分别编制。 如果某种产品需要经过几个部门生产加工时,应将各部门加工的该产品的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加以汇总,计算出该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由制造费

9、用的价格标准和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 。,【例103】,【例103】 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已知:A企业预计204年甲产品消耗的制造费用资料如表103所示。 要求:确定单位甲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表103 甲产品消耗的制造费用资料,解,第一车间: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316 800/21 12015(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422 400/21 12020(元/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152035(元/小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5602 100(元/件),第二车间: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394 240/28 16014(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619 520/

10、28 16022(元/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142236(元/小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6802 880(元/件),单位甲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 1002 8804 980(元/件),【例104】 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的编制,已知:例101,例102和例103中有关A企业甲产品各个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资料。 要求:编制该企业204年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单。,解,依题意,编制的A企业204年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单如表104所示。,表104 204年甲产品标准成本单,例1.已知:某企业生产A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生产A产品,耗用甲、乙两种材料。其中甲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克20元,乙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

11、克32元。单位产品耗用甲材料标准为每件5千克,乙材料为每件9千克。 (2)甲产品单位标准工时为13小时,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为7.5元。 (3)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为61 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为38 000元。标准总工时数为10 000小时。 要求:制定A产品的标准成本。,1.解: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05329388(元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7.51397.5(元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8000/10001349.4(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61000/10001379.3(元件) A产品标准成本38897.5+49.4+79.3=614.2(元件),例2.某企业生产甲、乙、

12、丙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全年生产能力40000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工资总额24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90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30000元。,(2)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工、料定额见表所示。 甲、乙、丙、丁的单位产品工、料定额表,要求:分别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2.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4000/40000=0.6元/小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30000/40000=0.75元小时 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率=90000/40 000=2.25元/小时 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2000.5+180(0.6+0.75+2.25)=748元/件 乙产品单位标准成本

13、=1501.5+160(0.6+0.75+2.25)=801元/件 丙产品单位标准成本=802.2+200(0.6+0.75+2.25)=896元/件,三、成本差异的类型及其计算分析,成本差异及其类型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一)成本差异及其类型,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成本差异类型: 按成本差异构成内容不同进行分类 按成本差异形成过程进行分类 按成本差异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行分类 按成本差异是否可以控制进行分类 按成本差异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差异 直接人工差异 变动制造

14、费用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用量差异 价格差异 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 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 耗费差异 能量差异 能力差异 效率差异,(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例105】,【例105】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已知:A公司的甲产品标准成本资料如表104所示,204年1月份实际生产400件甲产品,实际耗用A材料200 800千克,其实际单价为30元/千克;实际耗用B材料280 000千克,其实际单价为45元/千克。 要求:计算甲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表104 204年甲产品标准成本单,解,A材料成本差异30200 800 -32

15、501400-388 800(元) (F) 其中, 价格差异(30-32)200 800 -401 600(元) (F) 用量差异32(200800-501400) 12 800(元) (U),B材料成本差异 45280 000-43702400525 600(元) (U) 其中, 价格差异(45-43)280 000560 000(元) (U) 用量差异43(280 000-702400) -34 400(元) (F) 甲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388 800+525 600136 800(元) (U),以上计算结果表明,甲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形成了136800元不利差异。其中,A材料发生了388 800元的有利差异,B材料形成了525 600元的不利差异。前者是因为A材料实际价格降低而节约了401 600元成本和因耗用量增加而导致12 800元的成本超支额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是因为B材料实际价格提高而增加了560 000元的成本开支和因耗用量的减少而节约34 400元的成本共同造成的。 可见,该企业在对A、B两种材料耗用方面的控制效果是不同的,应进一步进行分析评价,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例:假设某公司2005年6月份实际生产了A产品500件,实际使用直接材料4150千克,每千克实际价格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