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县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229294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固原县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宁夏固原县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宁夏固原县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宁夏固原县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宁夏固原县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固原县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固原县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固原县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2017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A表达出民族存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这样一种担当精神;D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等;C表达的国家危难之际,理应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家国情怀;B只是抒发荣归故里的自豪)2A(B应是“中国人的”,“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中“或”应为“和”字;C因果倒置;D表述绝对化)3C(A偷换概念“将对国的情意”应为“将对家的情意”;B表述范围不当,“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应为“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D是“伟岸

2、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A 5AC6特点:(1)诚拙、振拔向上(2)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随波逐流原因:(1)1927年给梁启超带来了很大的心灵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2)1927年,他期待的少年中国一直没有出现;(3)他对救国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想到了“不逐时流的新人”,认为唯有新人,才能配上这个新的国家。(每点1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7.B(3分)(A项,小说开头写老街上的俗语主要是为了引出之后对贺家的介绍。C项,“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无中生有,主要反映出了海爷的家人见识少,怕见京官。D项,海爷小儿媳的“嘀咕”说明她没见过世面,不懂得人

3、情世故,并不是为了“讨好海爷”。)8.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最初只是一个小油贩子,最后拥有“银子用斗量”的家产,并买下贺府的豪宅。有长远打算,居安思危。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而不禁发出“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感叹;听到小儿媳的嘀咕,长叹一声回到屋里。富有心计,做事果断。由贺家的一对母子来祠堂祭祖的情景,察觉这对母子不同于贺家寻常子孙,于是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拆除贺家祠堂,还吩咐下人时常打扫贺家祠堂,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5分)9.贺家年轻母子“走正门”进贺家祠堂祭祖,与贺家其他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

4、“走正门”的孩子到祠堂祭祖总是“大大方方”“端端正正”“抬头挺胸”“有礼有节”,最终高官得做,衣锦还乡,从而彰显了小说主题。通过后面海爷叙述年轻母子“走正门”这个情节,照应了前文内容,使情节更严谨合理,并且照应标题。?小说“走正门”的情节,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做人处事都应坚持“走正门”,唯有如此才能立身处世。(每点2分,答对三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D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B级。11、A关内,古代在今

5、陕西建都的王朝,统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今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历史上“关内”与今之“关中”不等同。本题考查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12、D没有将“卖官”的丞相元载法办。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13、(1)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大多饿死或逃亡。栖筠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死徙”: 饿死或逃亡。浚渠:疏通渠道;大稔:取得大丰收。每点各 1 分。大意 2分)(2)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帝想任

6、命栖筠为丞相,但因为惧怕元载就此作罢。然而有要晋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中向李栖筠询求意见,栖筠的意见也多有补助。(相:以为相;惮:害怕;密访:暗中咨询。每点各 1分。大意 2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参考译文:李栖筠,字贞一,世代都是赵人。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有高远的气度,为人庄重少言,体格高大形貌与众不同。他喜欢读书,大多数书籍都能通晓。他写的文章,简明流畅,切中要害。他不胡乱结交朋友。同族人经常称赞他有辅佐君主的才能,士人大多仰慕他。关中地区过去依靠郑国渠灌溉农田,但豪族贵戚拦截上游水源,修建借水力舂米的水碓以谋取利益,设置了将近百所水碓坊,抢夺了农业用水

7、的十分之七。栖筠请朝廷彻底拆毁这些水碓(以保障百姓的农田用水)。李栖筠业绩很突出,有宰相般的崇高声望。丞相元载嫉妒他,让他出京担任常州刺史。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多因饿而死在迁移(逃荒的)路上。栖筠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长期为盗的张度盘踞阳羡县西山这个地方,多年来,官吏征讨都不能取得胜利。到这时李栖筠派遣士卒追捕斩杀了张度。张度的分支余党都被歼灭,乡里安定到连晚上报警吠叫的狗声都没有。于是李栖筠又大力修建学校,学校正堂上绘孝友传给求学的儒生看,人人得到鼓励。他凭着政绩和品行晋升为光禄大夫。百姓为他立碑刻文颂扬其德。苏州方清趁年成不好闹饥荒,诱骗灾民做盗贼

8、,聚集了数万人。盘踞在黟州、歙州之间,凭借高山险阻自我防护,东南百姓厌烦之,并引以为苦。朝廷下诏命令李光弼派兵讨伐叛乱。刚好平卢行军司马许杲依仗军功大,擅自停留在上元(而不配合朝廷的军队),有觊觎江、吴之意。朝廷因为国家在受到创伤残破之后再次起兵征伐,就授予李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的职务,命他谋取许杲。李栖筠到任,大力部署安排武器装备,派遣口才出众的人携带厚重的财物到许杲军营犒劳士兵,让士卒们欢喜,强行破除了许杲的图谋。许杲害怕,率领全部人马渡过长江,抢掠楚、泗,其后溃散。李栖筠凭借功劳大,晋升为御史大夫。他又增设学校,上表推荐年高有声望的儒者河南人褚冲、吴人何员等,拜学官为自己的老师,亲自手执

9、经书问询经意。远近的读书人趋附慕名而来,到了收学徒几百人的地步。元载执掌国政时间长,更加放肆专横。栖筠向来方正刚直,没有什么屈服的。当时华原尉侯莫陈怤凭着优等考核补任长安尉,应当参拜御史台。李栖筠询问他的功劳,侯莫陈怤脸色大变,不能回答,于是自己承认是被徐浩、杜济、薛邕所引进推荐的,不是真正的优等。 当初,徐浩被罢免了岭南节度使官职,把价值数十万钱的贵重而美丽的珠宝送给元载,而杜济当时正担任京兆尹、薛邕任吏部侍郎。这三个人都是元载所亲近重用的,李栖筠一并弹劾这三人。皇帝还没决断,适逢遇到月食,皇帝问栖筠发生月食的原因,栖筠回答说:“月食显示对犯罪者的惩罚,现在欺瞒陛下包藏私心行事的人没有得到惩

10、罚,上天好像是要以月食警示陛下吧?”由此怤等人都因罪被贬官。帝想任命栖筠为丞相,但因为害怕元载就此作罢。然而有要晋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中向李栖筠询求意见,栖筠的意见也多有补助。栖筠见皇帝遇事迟疑不决,也内心忧愁愤懑。去世时,终年五十八岁,自己写好墓志铭。朝廷追赠他吏部尚书的官职,谥号文献。(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4.(5分)B E (B项“流露出感伤之情”错,应该是内心愉悦,毫无感伤之情。E项“直抒胸臆”错,是间接抒情,通篇写景,没有一处直接表露自己情感的地方。)15.(6分)后四句写山居本身:“门”前着一“闲”字,“柳”前着一“深”字,“映”前着一“幽”字,“辉”前着一“清”字,描绘了

11、门朝山路,柳掩书斋,阳光映照,树影参差,清辉洒在衣襟上的画面,(2分)营造了一种幽雅清寂的意境(2分),表现了作者甘于淡泊而又自得其乐的畅适之情。(2分) 刘眘(慎)虚:唐开元进士,为人较淡泊,交游多山僧道侣。后人曾将他与贺知章、包融、张旭称吴中四友。(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5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A(“珠圆玉润”指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诗文流畅明快。先声夺人:指先张大声势以压倒对方,多用于比喻。此处语境并没有“压倒对手”或“抢先一步”之意。“苦心孤诣”指费

12、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意兴阑珊”: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兴致将尽,玩乐快要结束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表示言行合乎情理。)18. 答案:C(A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倡议”;B项主语残缺,应删去“针对”;D项不合逻辑,一面与两面不照应,折射的应该是评选机制的“不公平”)19.A(回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题干,横线处所填内容应是说明清明节“在门楣、窗户上插柳条”的原因,联系句句首“由于”一词,可知句应在句首引出下文,句中“它”是指“生殖力”,这种“生殖力” 是

13、生命力的象征,句中“这种生命力”承接句,句紧承句,写折柳的目的,是收尾,指出于是人们踏青时不忘折柳。得出答案)20而是菊有什么用 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 菊是可吃的(写对一条给1分,两条给3分,三条给5分。21.母亲(或家长)入校(或辞职或应聘宿管员)“陪读”。(若表达为:“母亲为陪读应聘学校宿管员”之类也算对。超字或有严重语病的扣1分。)(2)母亲陪读,给自己心理安慰,也给孩子温暖支持,值得肯定。家长沦为孩奴牺牲太多,给孩子造成巨大压力,对孩子成长不利。家长对孩子不肯放手,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培养,不值得提倡。母亲为儿女牺牲事业放弃社会责任,对社会对教育孩子都不利。【解析】试题分析:概括新闻的主要

14、内容,要包括陈述对象、时间、地点、事件,即谁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表达要简练。对这一事件进行评论,要有明确的观点,再陈述理由。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四、写作(60分)不做“孤岛”人生好似一次登山旅行,只有能力出众的人才能登顶,体会“一览众山小”、享受“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美妙。在众人面前准确地表达自己想法,与人友善相处,拥有创新创造能力,都是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三者比较中,我认为与人交际相处的能力最重要。独自拼搏总是让人疲惫。唯有勇于创新,善于创造,才能产生乐趣和动力,而有走在社会前列,拥有新的力量。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在科技日新月异,综合性渐强的今天,我们

15、不难发现单打独斗已经成为历史,团队合作才经久不衰。“苹果”握在乔布斯手中,因为他背后有“苹果公司”强大的IT团队;中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依靠几代航天人的共同努力,才拥有今天的巨大成功。不可否认三人成众,而能使人与人紧密相连的正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相处让1+12,这是形成不竭动力的源泉。海明威曾在丧钟为谁而鸣中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独白总是让人伤痛,纵使学富五本,满腹经纶,也不为人认识和欣赏。因为“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无法吸引别人注意,可能得不到他人认同,更无崭露头角的机会。可见,生活中,不会表达自己想法是不行的。但学会表达,需要有听众,而这需要交际能力支撑。尽管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需要有素养、渊博的知识和口齿灵利,但同样需要有志同道合的人“洗耳恭听”,提出疑问,引发思考,才能实现共鸣。否则,他人也没了兴趣。因而,这还是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倾听的人是朋友,而交际能力正好提供这种必要条件。因为良好的人际交往,在说者与听者间架起桥梁,让说者不孤独,让听者受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让生活有温度。交际相处需要有技巧,恶语相加让人骤生寒意,和言悦色让人温暖三春,乐于接受。当然这并不代表迎合他人的想法,而是善于处事说话,乐于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彼此才能达成共识。在人们习惯“刷屏”“点赞”的今天,人与人面对面的接触与交谈越来越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