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229161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宁夏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宁夏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宁夏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宁夏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第I卷 知识清单一、选择题(媒体2分,共20分)1.下列各项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百舸(k) 遒(qi)劲 颓圮(q) 骨髓(su)B彷(png)徨 惆(chu)怅 瓜蔓(wn) 伴侣(l)C虱(sh)子 火钵(b) 团箕(j) 乳(l)液D忤(ch)视 创(chung)伤 揕击(zhng) 彳亍(ch)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竞争 生死悠关 偃旗息鼓 万事俱备B杭洲 五岭逶迤 变本加厉 冰屑悉索C河畔 书生义气 风华正茂 天伦之乐D青苔 披荆斩棘 沧海桑田 阙秦利晋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这间

2、斗室很小,放下一张书桌后便放不下其他东西,但我就是喜欢这里的 ,在这里我能摒除心中的杂念,写一些东西。回忆起那段 的岁月,尤其是想起那个因怕养不活而送人的儿子,她的眼里就会泛起泪光,一声声地长叹着气。突然面对这样的侮辱,便是脾气再好,也不由得 了,却是因为向来嘴笨,只能是啊啊地大声叫着,说不出其他的来。A寂寥 凄婉 瞋目B寂静 凄婉 瞠目C寂静 凄苦 瞋目D寂寥 凄苦 瞠目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恶习不改,记叙为非作歹。B.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带有

3、普遍性的规律C.现在的各种上片推销活动总是搞得红红火火,推销人员在推销自己的商品时总是说的天花乱坠,令人叹为观止。D.登山小组在清晨到达泰山顶后,迎着新年的第一缕曙光,他们异常兴奋,指点江山,赞不绝口。5.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卒起不意B.乃引其匕首提轲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失其所与,不知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6.下列句子中,对古今异义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货币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C.樊将军以穷困归丹 穷困:走投无路D.诸郎中执兵 郎中:宫廷的侍卫7.

4、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是(2分)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A.太子迟之B.邻之厚,君之薄也C.持千金之资币物D.顷之未发8.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同舍生皆被绮绣C.请辞决矣 公将战,曹刿请见D.愿举国为内臣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9.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变徵”与“羽”都是古代音律的音阶,只不过“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音悲凉。B.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比如太子丹。C.战国策又称国策,是由西

5、汉末年刘向编订的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共33编。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10.下列对课文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深谙“天下事以利而合者,亦以利而离”的道理,巧妙运用最有力的说辞“阙秦以利晋”,说服秦穆公,使其撤围。B.泌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近,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C.再别康桥中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然别离时那富于特色的形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D.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

6、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二、课内阅读(18分)(一)课内诗歌鉴赏(共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114题。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

7、袖,不带走一片云彩。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全诗以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其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B.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表路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出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C.第二节描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的眷恋和感伤、绝望之情。D.诗的第三节写康河中的水草可爱的情态,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12.下列对诗句内容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第四节中“那榆阴下的一潭”指拜伦潭,那里榆荫蔽曰,非常清凉。此时的诗人浮

8、想联翩,想到了过去在此读书的美好情景。B.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如梦一般。C.第五节诗人面对美景又被勾起了美好的回忆:当年自己曾“撑支长篱”在河上泛舟,曾“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何等地愉快!D.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刚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13.诗歌第二、三节的主要意象是“金柳”和“青荇”,在作者笔下这两个意象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4分)14.在诗歌第五、六节里,作者想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为何又说“但

9、不能放歌”?(2分)(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文后完成16-19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5.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含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唯君图之 图:考虑、计划B.阙秦以利晋 阙:使侵损、削减C.

10、将焉取之 焉:怎么、为什么D.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16.下列各项中对词类活用分组正确的一项是(2分)夜缒而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箕踞以骂曰 使使以闻大王 其人居远未来 烛之武退秦师 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 函封之A./B./C./D./17.下列各组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B.父母宗族,皆为戬没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是寡人之过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18.下列对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越过别的国家,鄙视远方的人,您知道这其实是很难的,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

11、?B.越过别的国家,把远方的国家当做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事,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给邻国增加土地呢?C.越过别的国家,把远方的国家当做自己的边邑,您知道这其实是很难的事,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给邻国赔偿呢?D.越过别的国家,鄙视远方的人,您知道那是很难的事,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给邻国土地呢?三、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烛之武退秦师中交代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原因是 , 。(2)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 。(3)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 , 。(4)荆轲刺秦王写易水送别时,通过

12、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 , 。(5)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巧妙地借用“ , ”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第II卷 阅读写作四、课外阅读27分)(一)课外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21-22题。忆王孙春词李重元萋萋草忆王孙,柳外高楼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染花深闭门。【注】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20.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5分)21.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13、,牧童遥指杏花村”,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它们所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试做简要的分析。(6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3-27题。荆軻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渭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手相善,燕国莫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