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健康教育.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224701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健康教育.(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健康教育,一、概念,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病人教育: 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康复的方向发展。,健康教育另一种解释: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病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病人达到知、信、行。 知:让病人

2、知道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护理要点。 信:护士用丰富的知识帮助指导病人,让病人感到护士可信,并形成一种实行的信念。 行:利用护士的影响力指导病人,病人将护士交给的知识付诸于行动。,病人健康教育的特点,(1) 病人健康教育是一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它以病人及其家属为教育对象。 (2) 病人健康教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 (3) 病人健康教育具有成人教育的特点,健康教育的意义,(1)健康教育是护士对住院患者履行的护理职责之一,是护士必须尽的护理义务。 (2)健康教育能帮助病人学习和帮助病人把与健康相关的行为融入日常生活的过程中。 (3)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住院病人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二

3、、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健康教育的内容分类 1 根据病人需求选内容 如对首次住院病人,护士应积极主动、热情地接待他们,耐心地介绍医院和病区,主动和他们交谈,了解病人对健康的需求。而要出院的病人,更应该注重家庭保健的教育。 2 根据疾病特点选内容 由于病人所患疾病不同,病情的轻重、预后不同,对病人心理、生理所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在教育内容选择上应采取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3 针对各种检查选择内容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医院内各种先进设备、仪器不断引进,各种特殊检查项目日趋繁多,因此根据检查项目选择好教育内容,并在检查前后进行教育,可收到好的效果。 4 根据护理操作项目选择内容 针对

4、每项护理操作方法的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并贯穿于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解释之中。把围绕着要给病人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需要病人怎样配合做为教育的重点。,(二)住院健康教育的内容 1.严把入院宣教关: 新病人入院时,由接诊护士或责任护士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病区环境、管理制度,作息时间,探视陪伴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和同室病友,消除病人陌生感,使其融入住院氛围 2.适时做好疾病知识宣教: 在整体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3.用药宣教: 凡进行药物治疗的病人,由医护人员向病人介绍药物的药理作用、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使病人心中

5、有数,配合治疗。 4.特殊检查前后宣教: 病人入院后需做常规检查、B超、CT、MRI等特殊检查,医护人员在检查前负责向病人讲解检查目的、意义、注意事项等,以取得病人合作,提高检查成功率。,5.手术前后宣教: 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前的个人卫生准备、心理准备、用药准备、手术方式、术中配合、术后体位及注意事项、术后饮食、休息、运动、排泄及伤口处理等,以便取得病人及家属的合作,减少合并症,促进康复。 6.饮食宣教: 根据不同的病种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向病人介绍治疗饮食的作用、注意事项,确保营养摄入,增强疗效。,7.运动及休息宣教: 针对病人病情的不同时期,适当介绍康复、锻炼

6、、休息的重要性、方法及具体要求,以利于劳逸结合。 8.心理卫生宣教: 指导病人及家属如何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正视自身疾病,消除不良心理刺激,树立信心,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9.出院指导: 主要介绍出院后在休息、运动、饮食、合理用药、个人卫生、生活习惯、心理卫生、预防疾病复发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及自我护理常识,并将书面资料交给病人及家属,以便出院后进一步阅读和掌握,三、健康教育的形式、方法及评价,(一)健康教育形式 1 个体教育 2 计划式教育:3 实物教育 4 分组示范式教育 5 传递式教育,(二)健康教育的方法 1 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是最直接,最简捷、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

7、不同人群的共性问题进行教育。语言教育较少受文化的影响,对文化层次低的病人更适合语言教育。,2 书面教育(宣传材料): 病房根据病种的特点编写、绘制一些宣传卡、手册、板报等便于病人随时了解相关知识。如宣传卡。宣传手册。宣传板报。 3、其他形式: A.工休会或座谈会,进行集体宣教。 B.利用图片或声像、文字材料开展。 C.技能和方法的反复演示。 D.口头交流和书面指导相结合。 E.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三)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病人健康教育的评价是对病人教育活动计划及实施的全面审核过程,通过评价,找出不同个体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可使护士更合理地安排健康教育计划,合理分配健康教育时间,对重点

8、问题重点教育,反复教育,长时间教育。,四、健康教育的存在问题及改进,(一)存在问题 1、教育时机的选择不当: 病人刚入院,对环境的变化和角色的转变还未适应时,护士就行入院宣教,忽略了病人真正的需求。 病人身体状况存在疼痛、呼吸困难等情况时,很易使病人对教育者及教学内容感到厌倦或抵触情绪,对病人的感知能力、文化背景缺乏了解时,难以达到预期疗效。 对病人的经济状况以及支持系统缺乏全面认识,往往会给病人增加住院压力,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2、教育内容的选择缺乏针对性 统一内容多,针对个体的少。忽略病人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而按自己习惯性思维或者按规定以完成任务,不能做到因人施教,3、 教育方法不当,形式

9、单一 读的多、讲解的少,书面的多、操作指导的少,灌输的多、注重反馈的少,单向传播多、双向交流少。 4、教育对象的选择 只注重病人本人,而忽略了家属的作用。例如截瘫病人的便器使用、肢体的被动运动、压疮的预防等需要家属帮助完成,如果在出院指导时,只告诉病人,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使病人产生对家属的抱怨,甚至孤独隔离感。,5、 教育目标不切实际 教育目标是病人经过学习后所表现的行为描述,如手术前两天,病人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两种缓解焦虑的方法,而不是教育者的变化。 学习内容应考虑学习的三个领域(认知、态度、技能),但往往在临床中更注重知识的灌输。 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患者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可过高(否

10、则易失去信心),也不可过低(达不到刺激病人学习的兴趣)。,6、 教育环境缺乏隐藏性 会使病人羞于表达,内心产生焦躁感,如同时并发有性病、艾滋病的病人可能会拒绝交流。 7、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 教育者由于时间紧迫而表现为语速过快、吐词不清、表情呆板、语言生硬、缺乏。 8、 医护一致上,表现为医护观点不统一,而使病人表现为无所适从。,9、 教育评价中缺乏科学性 评价的重点不突出 评价的重点应是病人行为和态度的改变,而不单纯是好的心情或者好的医患合作关系。 缺乏连续性、系统性。 缺乏便于观察和考核的标准,(二)改进措施 1、改变护士的健康教育观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健康教育的重

11、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切实把健康教育作为一种自觉行为。 2、采用随机和阶段性教育相结合的形式: 阶段性教育有利于病人的掌握和各项措施的落实,效果较好,可分为入院教育、住院时期的教育、出院教育。随机教育则可有效的利用时间如:巡视、操作等机会对病人进行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的效率。,3、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 要因人而宜、因病而宜。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文化程度、年龄、心理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分析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满足不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能千篇一律。 4、健康教育的形式应多种多样: 健康教育活动应该是双向的,根据不同的病种和医院的条件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举行讲座,、集体

12、观看录像、科普手册、阅读,一对一的讲解示范、病人的互动等形式使病人易于接受。不过从调查来看,病人最喜欢的形式仍是和医护人员交谈。,5、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教育能力是履行教育职责的首要条件。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具备心理学、伦理学、营养学、康复学、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及沟通技巧。 6、加强医护沟通,密切护患关系 可采用护士和医生同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避免医护说法不一致,使患者无所适从。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多参加医生查房、多和医生沟通等,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7、重视对家属的健康教育: 护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有家属的参与,这样才可能有效进行。处于疾病困扰中的病人既需要家属的照料,也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家属的健康观也直接影响到病人,所以对家属同时教育才能使病人受益。 8、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并列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要贯穿于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实行三级控制:专职护士自查;护士长不定时的抽查,护理部季度质量考核。,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