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0编号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23216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6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70编号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470编号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470编号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470编号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470编号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70编号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70编号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第一次文代会:第一次文代会:1949 年 7 月 2 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 作者代表大会,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出席会议。开幕式上,毛 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 会章程,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 全国文艺学术界的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 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完成了文艺工作者、作家的组织化。这个大会揭 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历史的伟大开端。 2.1958 年“两结合”创作方法:2.1958 年“

2、两结合”创作方法:1958 年 3 月,毛泽东提出“两结合”(革命现 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 对立统一” ; 第三次文代会认为 “两结合” 的创作方法应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 “最 好的创作方法”,“不只适用于文艺创作,也适用于文艺批评。”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创作的方法之一,作为苏联文学 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 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 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

3、术创 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式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4.第二次文代会:4.第二次文代会:1953 年 9 月 23 日至 10 月 6 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 代表大会召开,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 席郭沫若。会议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接见会议代表。第二次文代会对建国四年来的文艺工作做出了总结;确立社会主 义现实主义为未来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 5.百花文学 :5.百花文学 : 1956 年和 1957 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 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

4、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 1956 年 5 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 求以推动和支持。 文学界遂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的、 类似于当时苏联文学的那种 解冻,在 1956 年和 1957 年上半年,各地文学刊物纷纷发表在思想、艺术上得 探索性作品, 它们或者在题材、 主题上有新意, 或者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文学界将这些文学作品称之为“百花文学”。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 璞红豆、郭小川一个和八个、在桥梁工地上等 6.红豆6.红豆:红豆通过写 1949 年某教会大学的大学生江玫与齐虹由于生活 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 讲述了一个在时

5、代巨变面前的知识分 子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故事, 表现了知识分子在人生十字路口进行选择的艰难 和选择成功的欢乐。思想和艺术贡献:知识分子的主题;人物塑造没有观念化的 痕迹;诗意化的意境和散文化的笔法;倒叙的手法。 7.历史剧 :7.历史剧 : 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题材的戏剧。不论何种戏剧形式或剧种,都可以 运用历史人物和事件来展示情节,创作故事。在历史剧的创作中,有两种不同的 倾向:一种强调历史的真实性,要求言必有据,事皆可证,这样就容易妨碍作者 的创造性,戏剧效果不强;一种是只取一点历史因由,随意创造,这样又缺乏历 史真实感。五六十年代历史剧的创作,涉及话剧、京剧、昆曲等多种戏剧样式。 以话剧

6、而言, 数量约在 20 部之间。 它们的作者主要是老一代的剧作家, 如郭沫若、 田汉、曹禺等。这些作家在处理他们所不熟悉的现实生活题材时,往往生硬而捉 襟见肘;比较而言,“历史”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 8.海瑞罢官 :8.海瑞罢官 : 海瑞罢官 是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根据毛泽东在 1959 年 4 月号召学习海瑞“直言敢谏”精神而写成的一出京剧。1960 年底剧本完成之后, 交给北京京剧团排演, 马连良、 裘盛戎、 李多奎主演, 琴师是李慕良。 海瑞罢官 的内容是明朝大臣海瑞因为上书批评当时的明世宗而被罢官下狱, 受到广大群众 的欢迎。吴晗之后又相继写出论海瑞、海瑞罢官等文章和剧本。毛泽东

7、 曾经赠送亲笔签名的毛泽东选集给吴晗,以示对其作品的认可。时隔数年以 后,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突然扭 转了这一评价,斥责海瑞罢官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并指它影射 了“彭德怀事件”。对海瑞罢官的定性被提升到了政治斗争的高度,也由此 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9.关汉卿 :9.关汉卿 : 在田汉的当代剧作中,关汉卿是得到较高评价的一种。在这 部剧中关汉卿被塑造为一个“战斗者”:以杂剧作为武器,诅咒、抨击残暴专横 的贪官污吏,为负屈衔冤的弱者鸣冤吐气,在抗争中表现了“玉可碎而不可改其 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勇气和节操。这实际上展示的是现代中国左翼文艺 家的

8、 “身份认同”。 因此, 有评论者认为田汉是以 “一直战斗着的今日梨园领袖” 的身份, 来写 “战斗在 13 世纪的梨园领袖的形象”。 在历史剧写作上, 关汉卿 表现了在史料依据与艺术想象关系上的浪漫主义处理方式。零碎不多的史料记 载,被重新组合,并加以虚构性的扩展,形成了细节有所据,而整体构架则建立 在想象基础上的这一格局。 10.蔡文姬:蔡文姬:现代戏剧蔡文姬是郭沫若先生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剧情描 写了距今 2000 多年前东汉才女蔡文姬的坎坷际遇。1959 年,著名导演焦菊隐先 生将这部戏搬上舞台, 一经亮相, 就成为戏剧界最走红的一部名剧。 “文姬归汉” 在剧中, 无论是曹操遣使的动机,

9、 还是文姬痛苦中离夫别子的决心, 都被赋予 “爱 国”、“重建建安文化”的意义,而受到强调和渲染、国家、社会责任与个人情 感的冲突,这一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学写作的主题,在这里得到重视。这种 情感体验, 包括一个诗人对其才情的自我意识, 能够激发作者的创作感情的投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郭沫若说“蔡文姬就是我,是照着我写的。” 11.手抄本小说:11.手抄本小说:除了公开发表的作品之外,“文革”中还存在着另一种文学, 它们不同程度具有“异端”因素,写作和“发表”处于秘密、半秘密的状态中。 作品常见的传播方式,是以手抄本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手抄本,即用手工 抄写出来的原来的版本) 也有的以

10、手稿形式保存, 当时没有任何形式的 “发表”。 “文革”时期的手抄本小说种类众多、内容繁杂,作为地下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特别是青年 的精神饥渴,同时也丰富了“文革”文学,在文学史上具有特别的作用。手抄本小 说以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最为出名,又出现了赵振开的波动,靳凡的公 开的情书, 礼平的 晚霞消失的时候 等作品。 手抄本小说在文革后公开发表, 都经过修改或重写,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发表形式,事实上都已不是文革中的那些 手抄本,后者的本来面貌已无法重现,严格来说,公开的版本已失去重要的理论 依据。 12.天安门诗歌事件 :12.天安门诗歌事

11、件 : 1976 年二、三月间全国发起大规模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活动, 遭到四人帮的压制。四月五日民众的政治抗议行动在天安门广场发展到高潮,爆 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群众诗歌运动, 参加人次有数百万之多。 人们以诗词为武器, 矛头所向“四人帮”的法西斯专政,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真 正的群众革命文艺运动, 其声势之大, 在中外文艺史上是罕见的。 “天安门诗歌” 运动中的诗词后来编辑成天安门诗抄出版,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座不 朽的诗的丰碑。 二、简答 二、简答 1.依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你所知道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 几个要点): 1.依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你所

12、知道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 几个要点): (1)他把文学艺术的对象,即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视作一个根本性、原 则性的问题,提到了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高度,从而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 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首先是为工农兵的, 为工农兵而创作, 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2)在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上,他依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和社会 基本矛盾的原理,论证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 映”的观点,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并反过来影响政治。他指出:“一切文化或 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 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13、” (3)他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 的反映和产物;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因此,他强调文学艺术 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五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群众中去,到火热 的斗争中去。”为此,他特别强调文艺的创作主体必须努力树立一种正确的世界 观,在思想感情上与人民相通,汲取创作源泉,并且推陈出新,通过典型化创造 出比现实生活更高、 更美的文学艺术品, 以激励人民振奋起来, 改造自己的环境。 (4)他把文艺批评当作开展文艺界的斗争和发展文学艺术事业的重要方法, 并提出了批评的“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他指出,他 既否定抽象的绝对的

14、不变的政治标准,也否定抽象的绝对的不变的艺术标准,从 而他要求“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 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他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 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作品,从而提出了应该进行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 (5)在如何对待中国和外国的文学艺术遗产的问题上,他正确地回答了批判 与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对于优秀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要继承,但日的是 为了人民大众 ; 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要利用,但要对旧形式给予改造, 加进新的内容,使之变为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同时,他还提倡“各种各色 艺术品的自由竞争”。这些思想在建国后,

15、他又高度概括为“百花齐放,推陈出 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6)他十分重视文艺战线上党内、党外的关系问题,提出正确认识和摆好文 艺工作者在党的整个工作中的位置,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努力发展文艺界 的统一战线 ; 正确开展批评、 斗争, 既反对右倾投降主义、 尾巴主义, 又反对 “左” 倾排外主义、宗派主义。 2.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简要概括,批判的起因、实质核心、结果影响2.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简要概括,批判的起因、实质核心、结果影响 事件过程:事件过程:武训传是编导孙瑜根据山东贫民武训“行乞兴学”的事迹改 编而成的电影,于 1950 年底在全国上映。影片描

16、写武训为了让穷苦的孩子也能 念书,忍受屈辱行乞 40 余年,兴办三所义学,从而歌颂了武训精神,肯定了武 训所走的道路,影片获得一片赞美之声。不久,中央有关部门认为这种现象反映 了文艺界严重的思想混乱。1951 年 5 月 20 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社论应 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标志这场批判的开始。 实质核心:实质核心:毛泽东发动对电影武训传批评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针对武训这 个人以及他所做的“兴起兴学”这件事,而是电影在武训传的作者们借武训 及其进行的“行乞兴学”来兜售自己的主张,借以宣传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和 主张从本质上反映出了他们对于中国革命斗争发生的原因、 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 及对新生人民政权的不同认识, 而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只是出现了对电影 武训传 的一味颂扬, 却没有人能够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这部电影进行深刻的分析 和批判,这说明在当时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多么严重。这就不能不 引起毛泽东的深思和忧虑。 结果:结果:这一批判严重地混淆了思想艺术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使著名的编导孙 瑜受到沉重的打击,40 多位同志受到牵连。也给新中国的电影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