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编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护理学本科)答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21459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32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97编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护理学本科)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1197编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护理学本科)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1197编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护理学本科)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1197编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护理学本科)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1197编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护理学本科)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97编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护理学本科)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97编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护理学本科)答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 答 案标准 答 案 二、填空题 1. 形态 功能 代谢 2. 形态 功能 代谢 3.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4. 活体组织检查 尸体解剖 细胞学检查 活体组织检 查 三、选择题 (一)A 型题 1. E 2. D 3. B 4. A 5. B 6. B 7. A 8. C 9. B (二)X 型题 1. BDE 2. ABD 3. ADE 4. BCE 四、问答题 1. 简述尸体解剖及活体组织检查的意义。 答题要点 尸体解剖的意义 查明死因,确定诊断。积累资料,开 展科研。 收集标本, 用于教学。 活检的意义 能准确地对疾病作出诊断。 有利于了解病变发展情况和判断疗效。有利于采用一些新的研

2、究方法,对 疾病作更深入的研究。 2. 举例说明基本病理过程和疾病的关系。 答题要点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 成套 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例如,许多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均 可出现发热这一病理过程,并因发热可引起循环、呼吸等系统成套的功能和 代谢变化。同一疾病可出现多种病理过程,如肺炎可出现发热、缺氧甚至并 发休克等多种病理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标 准 答 案标 准 答 案 二、填空题 1、肥大 增生 萎缩 化生 2、感染 中毒 缺氧 高热 3、核浓缩 核碎裂 核溶解 4、生理性再生 病理性再生 5、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机化填补组织缺损 6、局部血液

3、循环 感染与异物神经支配 7、凝固性坏死 坏死很彻底结核病灶 8、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 包裹和钙化 9、干性 湿性 气性 10、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痂下愈合 三、选择题 (一)A 型题 1.D 2.C 3.B 4.C 5.A 6.C 7.C 8.B 9.D 10.A 11.C12.D13.D14.A15.B16.A17.C18.B19.A20.C 21.D22.E23.D24.B25.D26.A27.A28.B29.D (二)X 型题 1.ABC 2.ABC3.ABCD 4.ABD 5.ADE 6.BC7.ABC 8.ABCE 四、问答题 1、简述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点、常见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4、 答题要点特点 组织或组织间质中出现均质性红染的玻璃样物质。常见类型 有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血管壁玻璃样变。细胞内玻璃样变。不同类型 的玻璃样变,对机体的影响不同。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可使纤维组织变硬, 失去弹性。血管壁玻璃样变,可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细胞内玻璃样变,影响细胞的功能。 2、概述坏死的病理变化及清除失活组织的临床意义。 答题要点坏死组织的镜下特点主要是细胞核的变化, 表现为核浓缩、 核碎裂、 核溶解。 细胞质崩解, 细胞轮廓消失。 间质崩解液化。 坏死组织变成一片红染、 无结构的颗粒状物质。 肉眼观失活组织的特征是无光泽、 无弹性、 无血液供应、 无感觉及运动功

5、能。失活组织只有及时清除,才能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3、简述细胞再生能力分类并举例。 答题要点不稳定细胞 生理状况下就经常进行更新,如表皮细胞。稳定 细胞生理状况下稳定,受到损伤后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如各种腺上皮细 胞。永久性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 4、简述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功能。 答题要点肉芽组织是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 组织,往往伴有各种类症细胞。肉眼观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肉芽组织的功能有 抗感染及保护创面。机化坏死组织、血栓等;填补 组织缺损。 5、举例说明化生的病理学意义。 答题要点化生是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相似的分化组

6、织的过程。 例如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粘膜。这是一种适应性反应,但若 持续存在,可能成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的基础。肠上皮化生,这种化生常见 于胃,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6、简述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及防治原则。 答题要点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为了促进创伤愈 合应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补充微量元素锌等。局部血液循 环不良,感染与异物、神经损伤均影响创伤愈合。因此,利用热敷、红外线 等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控制感染,清除异物均有利于创伤愈合。 标 准 答 案标 准 答 案 二、填空题 1、动脉输入血量 轻度增大 鲜红 升高 2、静脉受压 静脉腔阻塞 心力衰

7、竭 3、增大 暗红 降低 4、淤血性水肿或出血 淤血性硬化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 5、出血 内出血 外出血 6、破裂性出血 漏出性出血 7、心血管内膜损伤 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液凝固性增高 8、头部 体部 尾部 9、白色血栓 混合血栓 红色血栓 透明血栓 10、机化 溶解吸收 钙化 11、肾 脾 脑 下肢 12、肺 13、血栓栓塞 气体栓塞 脂肪栓塞 羊水栓塞 其他栓塞 14、血栓形成 动脉栓塞 血管受压闭塞 动脉痉挛 15、锥形 扇形或楔形 不规则地图样 节段性 16、贫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 三、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C; 2、 C; 3、 A; 4、 D; 5、 C; 6、 A

8、; 7、 A; 8、 C; 9、 A; 10、 E; 11、 B ; 12、E; 13、C; 14、A; 15、A; 16、B; 17、A; 18、D; 19、C; 20、A; 21、A; 22、C ;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ABD; 4、ABC; 5、ACDE; 6、ABC; 四、问答题 1、简述淤血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答题要点 淤血的病理变化肉眼观局部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切面湿润 多血;组织颜色暗红,体表皮肤和粘膜出现紫绀;局部温度降低。镜下观 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了血液。淤血的后果有 淤血性水肿和出血。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淤血性硬化。 2、简述

9、慢性肺淤血的病理变化特点。 答题要点 镜下观,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出现水肿 液、红细胞、巨噬细胞和心衰细胞,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肉眼观肺组织 质地变硬,呈棕褐色。 3、叙述心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血栓发生的机制。 答题要点 心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内膜下胶原纤维,血小板与胶原纤维 接触、活化、聚集;裸露的胶原纤维激活 X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心血管内膜损伤释放组织因子,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4、血栓形成对机体有何影响? 答题要点 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少数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 血栓形 成可避免破裂性出血。多数情况下血栓形成对机体是不利的 阻塞血管 腔,若阻塞静

10、脉引起淤血、水肿 ; 若动脉腔阻塞,侧支循环未有效建立时, 可引起组织缺血性坏死。栓塞,血栓脱落后,引起栓塞。因心瓣膜上 的血栓反复形成,反复机化,使心瓣膜变硬、增厚、粘连,从而形成心瓣 膜病。广泛性微血栓形成,并可伴发出血、休克。 5、简述栓子运行的途径。 答题要点 栓子运行的途径一般与血流方向一致。常见的运行途径有 右心和体循环静脉内的栓子,最终栓塞在肺动脉。左心和体循环动脉 内的栓子, 最终栓塞在体循环动脉系统的分支, 但以脑、 肾、 脾和下肢多见。 来自门静脉系统的栓子,一般栓塞在肝内门静脉分支。少见的有交叉性 栓塞和逆行性栓塞。 6、简述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的特点。 答题要点 贫血性

11、梗死常发生于心、脾、肾等器官,梗死区因含血量 少,呈灰白色,梗死灶周围有明显充血出血带。镜下观,早期可见该组织 轮廓,晚期呈红染均质状。出血性梗死多发生于肠和肺,梗死区呈暗红 色,有明显出血现象。 标 准 答 案标 准 答 案 二、填空题 1. 生物性因子 物理性因子 化学性因子 免疫应答 2. 变质 渗出 增生 3. 变性 坏死 实质细胞 间质 4. 防御 血管反应 5. 血流动力学改变 液体渗出 细胞渗出 6. 炎性充血 炎性水肿 炎细胞浸润 7. 趋化作用 吞噬作用 8.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9. 细动脉收缩 动脉性充血 静脉性充血 血流停滞 10.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浆细胞 巨噬

12、细胞 11. 吞噬作用 免疫作用 组织损伤作用 12. 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 细胞 血浆 13. 组织胺 5-羟色胺 血管扩张 血管壁通 透性增高 14. 激肽系统 补体系统 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5. 实质细胞 间质细胞 慢性 16. 红 肿 热 痛 功能障碍 17. 发热 白细胞变化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 实质器官 改变 18. 超急性炎症 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 亚急性炎 症 19. 变质性炎症 渗出性炎症 增生性炎症 20. 粘膜 纤维蛋白性炎 心包 纤维蛋白 性炎 21. 中性粒细胞 组织坏死 脓液形成 22. 脓肿 蜂窝织炎 表面化脓和积脓 23. 中性粒细胞 溶蛋白酶 24.

13、窦道 瘘管 25. 淋巴细胞 浆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 胞及其演变的细胞 26. 感染性肉芽肿 异物性肉芽肿 27. 周围组织扩散 淋巴道扩散 血道扩散 三. 选择题 (一)A 型题 1.E 2.C 3.A 4.D 5.C 6.A 7.D 8.E 9.D 10.A 11.E 12.D 13.C 14.D 15.D 16.A 17.D 18.A 19.A 20.A 21.D 22.C 23.A 24.D 25.C 26.A 27.D 28.B 29.C 30.C 31.A 32.B 33.D 34.C 35.E 36.C (二)X 型题 1. BCD 2. ABD 3. AC 4. ABD 5.

14、 BDE 6. ABC 7. ABD 8. AD 9. AC 10. ABE 11. ABDE 12. ABDE 13. ABCE 四、问答题 1. 简述炎症过程中液体渗出的意义 答题要点 液体渗出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 稀释毒素。含有抗体、 补体等,有利于杀灭病原体。渗出的纤维蛋白交织成网,可阻止病菌扩散和白 细胞发挥吞噬作用,并有利于组织修复。但渗出过多,可压迫周围组织;纤维蛋 白渗出过多,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发生机化、组织粘连等。 2. 试述白细胞渗出过程及其在炎症灶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 白细胞渗出过程包括边集、粘附、游出、趋化等过程。在炎 症灶中发挥吞噬作用和免疫作用,但对局部组织也有损伤作用。 3. 比较急、慢性炎症的病理特点 答题要点 急性炎症起病急,病程短。病理特点一般以渗出为主,可有 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坏死,增生反应较轻。慢性炎症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或一 开始即为慢性经过,病程长。病理特点以增生为主,而渗出和变质性变化一般较 轻。 4. 简述炎症介质的来源及其主要作用 答题要点 炎症介质可来自细胞,也可来自血浆。其主要作用是扩张血 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有利于炎性渗出。并具有对炎细胞的趋化作用。有的 炎症介质还可引起发热、致痛、组织损伤等。 5. 常见渗出性炎症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题要点 常见渗出炎症有 浆液性炎症 以大量浆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