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考复习知识点 (2).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220461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X 页数:8 大小:7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学考复习知识点 (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学考复习知识点 (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学考复习知识点 (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学考复习知识点 (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学考复习知识点 (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学考复习知识点 (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学考复习知识点 (2).ppt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常用公式及结论 一、集合与函数: 集合,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相等:若: A B, B A ,则 A B 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空集:,4集合a , a ,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 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 12n,5.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 N* 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函数的奇偶性 1、定义: 奇函数 f ( x ) = f ( x ) ,偶函数 f (x ) = f ( x )(注意定义域) 2、性质:(1)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偶函数的图象

2、关于y 轴成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 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函数的单调性 1、定义:对于定义域为 D 的函数 f ( x ),若任意的x1, x2D,且 x1 x2,二次函数 y = ax2 +bx + c( a 0 )的性质, ,1、顶点坐标公式: ,2a4a,b4ac b2 ,b,, 对称轴: x ,最大(小)值: 2a,4a,1,4ac b 2,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 f (x) ax2 bx c(a 0); (2)顶点式 f (x) a(x h)2 k(a 0) ; (3)两根式 f

3、(x) a(x x1 )(x x2 )(a 0) . 指数与指数函数 1、幂的运算法则: (1)a m a n = a m + n ,(2) am an amn ,(3)( a m ) n = a m n (4)( ab ) n = a n b n,学 海 无 涯,bn,an, b , a n,1 an,(5) (6)a 0 = 1 ( a0)(7) a n ,m an,1,n n,(8) a m m an (9) a m ,2、指数函数 y = a x,(a 0 且 a1)的性质:,值域:( 0 , +),(2)图象过定点(0,1),3.指数式与对,数式的,a, 0) .,对数与对数函数,1

4、.对数的运算法则:,(1)a b = N b = log a N(2)log a 1 = 0(3)log a a = 1(4)log a a b = b(5)a log a N = N,N,M,(6)log a (MN) = log a M + log a N(7)log a () = log a M - log a N,(8)log a N b = b log a N,a,(9)换底公式:log N =,log b a,log b N,n,a,am,n,m,(10)推论 logb log b ( a 0 ,且a 1 ,m, n 0,且,m 1 n 1 N 0 ).,(11)log a N =

5、,log N a,1,(12)常用对数:lg N = log 10 N (13)自然对数:ln A = log e A,(其中 e = 2.71828)2、对数函数 y = log a x(a 0 且 a1)的性质: (1)定义域:( 0 , +) ;值域:R,(2)图象过定点(1,0),2.图象平移:若将函数 y f (x) 的图象右,移a,、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 y f (x a) b,律:左,右减,的图象; 规加,上加下减,平均增长率的问题 如果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N,平均增长率为 p ,则对于时间 x 的总产值 y ,有 y N (1 p)x . 函数的零点:1.定义:对于 y f

6、(x) ,把使 f (x) 0 的X 叫 y f (x) 的零点。即 y f (x) 的图象与X 轴相交时交点的横坐标。 2.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 y f (x) 在区间a,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 曲线,并有 f (a) f (b) 0 ,那么 y f (x) 在区间a,b 内有零点,即存在c a,b ,,(1)定义域:R ; Y,0,X,1,a 1,0,Y,X,1,互化: log N b ab N (a 0, a 1, N 0 a 1,0,Y,X,1,a 1,X,0,Y,1,0 a 1,2,学 海 无 涯 使得 f (c) 0 ,这个 C 就是零点。 二、圆:,1、斜率的计算公

7、式:k = tan=,21,x2 x1,y y,12,( 90,x x ),2、直线的方程(1)斜截式 y = k x + b(k 存在) ;(2)点斜式 y y 0 = k ( x x 0 ) (k 存在);,(3)两点式,1,2121,y yx x,y y1x x,1212,ab,( x x , y y ) ;4)截距式 x y 1( a 0,b 0 ),(5)一般式 Ax By c 0(A, B不同时为0)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4、两点间距离公式:设 P1 ( x 1 , y 1 ) 、P 2 ( x 2 , y 2 ),则 | P1 P2 | =,2,12,2,12,x x y

8、y ,00,A2 B 2,5、点 P ( x , y )到直线 l :A x + B y + C = 0 的距离: d Ax0 By0 C,6、圆的方程,7.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 P(x , y ) 与圆(x a)2 ( y b)2 r 2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若 d (a x )2 (b y )2 , 0000 则 d r 点 P 在圆外 (x a)2 ( y b)2 r 2,3,学 海 无 涯 d r 点 P 在圆上 (x a)2 ( y b)2 r 2 d r 点 P 在圆内 (x a)2 ( y b)2 r 2 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d) 直线 Ax By C 0 与

9、圆(x a)2 ( y b)2 r 2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d r 相离 0 d r 相切 0 d r 相交 0 . 9.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 O1,O2,半径分别为 r1,r2, O1O2 d d r1 r2 外离 4条公切线; d r1 r2 外切 3条公切线; r1 r2 d r1 r2 相交 2条公切线; d r1 r2 内切 1条公切线; 0 d r1 r2 内含 无公切线. 三、立体几何: (一)、线线平行判定定理: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

10、这条直线和 交线平行。 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二)、线面平行判定定理 1、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三)、面面平行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四)、线线垂直判定定理: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4,学 海 无 涯 (五)、线面垂直判定定理 1、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2、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11、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六)、面面垂直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四、三角函数:,1、同角三角函数公式,sin cos,sin 2+ cos 2= 1tan ,tancot=1,1 tan 2 ,tan 2 2 tan,2、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2= 2sincoscos2=2cos2-1 = 1-2 sin2 3、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sin () = sincos 土 cossincos () = coscos 干 sinsin tan tan tan 1 tan tan 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奇变

12、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5、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函数 y sin(x ) ,xR 及函数 y cos(x ) ,xR(A, 为常数,且 A0,,2,0)的周期T ;函数 y tan(x ) , x k 2 , k Z (A, 为常数,且 A 0,0)的周期T . 五、平面向量 :,2 1、向量的模计算公式:(1)向量法:| a | =a a a ; (2)坐标法:设a =(x,y),则| a | =x 2 y 2 2、平行向量 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设a =(x1,y1), b =(x2,y2),为实数 向量法: a b ( b 0 ) a = b,12,5,y1y2,xx,1 22 1

13、1,2,坐标法: a b ( b 0 ) x y x y = 0(y 0 ,y 0),学 海 无 涯,3、垂直向量 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垂直。设a =(x1,y1), b =(x2,y2) 向量法: a b a b = 0坐标法: a b x1 x 2 + y1 y 2 = 0 4、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d= | AB |AB AB (x x )2 ( y y )2 (A (x , y ) ,B (x , y ) ). A,B21211122 5、向量的加法 (1)向量法: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首尾连),平行四边形法则(起点相同连对角) (2)坐标法:设a =(x1,y1), b =(x2,y

14、2),则a + b =(x1+ x2 ,y1+ y2) 6、向量的减法 (1)向量法:三角形法则(首首相接尾尾连,差向量的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2)坐标法:设a =(x1,y1), b =(x2,y2),则a - b =(x1 - x2 ,y1- y2),7、两个向量的夹角计算公式:(1)向量法:cos =,| a | b |,a b,(2)坐标法:设a =(x1,y1), b =(x2,y2),则 cos =,1122,x 2 y 2x 2 y 2,x1 x2 y1 y2,8、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计算公式:(1)向量法: a b = | a | | b | cos (2)坐标法:设a =(x1,

15、y1), b =(x2,y2),则a b = x1 x2 + y1 y2 (3) ab 的几何意义:数量积 ab 等于 a 的长度|a|与 b 在 a 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的 乘积 六、解三角形: ABC 的六个元素A, B, C, a , b, c 满足下列关系: 1、角的关系:A + B + C = , 特殊地,若ABC 的三内角 A, B, C 成等差数列,则B = 60,A +C = 120 2、诱导公式的应用:sin ( A + B ) = sinC , cos ( A + B ) = -cosC , 3、边的关系:a + b c , a b c(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4、边角关系:(1)正弦定理:,c,6,ab,sin Asin Bsin C, 2R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a : b : c = sinA : sinB : sinC,分体型 a = 2R sinA , b = 2R sinB , c = 2R sinC ,学 海 无 涯,(2)余弦定理:a 2 = b 2 + c 2 2bccosA ,b 2 = a 2 + c 2 2a ccosB ,c 2 = a 2 + b 2 2 a bcosC,cos A ,2bc2ac,b2 c2 a2a2 c2 b2, cos B ,2ab,a2 b2 c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