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双基训练金卷(二)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215828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双基训练金卷(二)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双基训练金卷(二)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双基训练金卷(二)学生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2020-2021学年必修上册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双基训练金卷历 史 (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2年6月,中美联合考古小组在江西省仙人洞发掘出距今已有

2、两万年的大陶碗碎片。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最早在两万年前,中国已经使用陶器”的结论。这一研究过程( )A推论不合理,材料不可信 B推论有道理,材料不可信C推论不合理,材料可信 D推论有道理,材料可信2古史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发生在传说中的( )A伏羲时代 B神农时代C黄帝时代 D尧舜时代3某遗址“距今6 000多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炭化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4禹死后,启杀死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的继承人东夷的伯益。之后,又击败了东夷的部落有扈氏,稳定了东部边疆。这被认为中国古代“夷夏之防”的开始。由此可知,“夷夏之防”最

3、初主要是指( )A边疆问题 B民族问题C文化问题 D尊卑问题5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辖区,外服是一些附属国,外服对商王没有隶属关系。西周在直辖区外分封诸侯,各诸侯国定期向周王朝贡,并提供赋役。这表明西周( )A废除商代制度而推行分封制B继承和发展了商代政治制度C最高统治集团权力高度集中D实现了对诸侯国的直接控制6以下为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结论错误的是(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拓片部分内容涉及西周王朝建立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A B C D7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

4、诸侯)天下(周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A等级尊卑制度的强化 B贵族社会向富人社会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转变 D血缘组织向地域国家转变8春秋战国之际,姬姓封国晋国逐渐被异姓的韩、赵、魏三家新兴的卿大夫势力所瓜分,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晋国灭亡。“三家分晋”实质上反映了( )A异姓诸侯日益坐大 B宗法分封制趋向瓦解C大夫势力左右政权 D周王室权威得以加强9在春秋经传中,秦国九世以上世袭贵族世家不过两家,五代以及三至四代世袭贵族居然为零,远逊于周室,以及齐、楚、晋等东方诸侯国。这种现象( )

5、A反映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B制造了诸侯之间的对立C便利于秦国政治形态转型 D加速了西周分封制的瓦解10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B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C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1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

6、“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文化觉醒的基本条件是(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形成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C诸侯争霸对人才的需求 D社会大裂变对文化的破坏12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皇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 )A皇室与政府已完全分开 B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C三公九卿均是国家政务官 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13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民国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变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样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

7、,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由此可知,梁启超认为孔子( )A注重美育对道德教化的作用B注重道德,维护天理C注重发展私立教育,有教无类D注重用仁爱之心调节社会关系14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其设计理念和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思的是( )A“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D“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15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政治史中写道:“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

8、以指导。先秦诸子中,只有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6观察下图所示,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秦朝颁行标准衡器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秦朝统一文字ABCD17毛泽东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是关于“秦皇”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国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C“焚书坑儒”,导致道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D最早建立县制18下图为某博物馆馆藏秦砖,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A是大一统王朝B没有自然

9、灾害C人民生活富足D社会安定团结1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B统一六国焚书坑儒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20秦朝时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些措施的深远历史影响是( )A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B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助于长治久安C避免了国家分裂,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D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2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

10、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22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B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C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D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23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根本目的是( )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D利用“天人合一

11、”观念论证儒家学说24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儒学为尊,排斥了其他学说 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 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25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四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

12、6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材料二 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 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周予同开

13、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3分)(2)二里头文化的探索有利于减少夏史研究“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于谁主持的什么考古活动,并列举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4分)(3)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3分)27关于人性与道德的论述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

14、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材料二 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之性”者与“斗筲之性”者,一为天生的善,一为天生的恶,无可改变,惟“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张世英儒家与道德在基本人权平等前提下容许差等之爱(1)结合材料一概括孟子关于人性论和道德观的基本观点。(7分)(2)根据材料二,董仲舒对人性论看法与孟子有何差别?董仲舒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7分)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闻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据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歌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