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195958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最新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是指由能够反映评价对象特性以及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 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评估指标体系是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 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其特征和关联性的数量关系即指标。 评估指标的选取往往要遵 循科学性、代表性、简洁性、可比性等原则, 且按照制定的评估思路进行构建。 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一种定量评估法,即使是定性评估内容,需要将其转化定量指 标进行分析。通过这种定量分析,能够发现评估对象各主要构成的特征和状况,找 到其内在本质规律。将评估指标赋值后,可以根据各指标分值排序,比较绩效的优 劣。本项目研究的评估指标体

2、系是下文进行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 等综合评估的基础。 精准扶贫绩效的评估管理具有目标多元性、层次复杂性和过程持续性。根据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情况,精准扶贫绩效的评估目标多元化,涉及经济目标以及 社会目标,即要从扶贫项目实施地区或对象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 生活质量、民主水平等多个角度对其绩效进行考核。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我 们需要在以上多元化基础上,协调各目标相互配合,实现对精准扶贫绩效的科学、 客观、综合评估。并且,绩效评估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绩效评估指标。由 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自然条件环境差异很大,社会发 展各不相同,在建设过程中,

3、只能按照各地的具体情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 要求,合理设置资金绩效管理目标,减少管理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减少实践 中的不确定性。其次,要根据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指导思想,结合扶贫项目开展地 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设计。要强调扶贫瞄准的关键性,并以地区和人口的贫困 特征为重要依据,能够在评估中反映项目各环节尤其是瞄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 时,还要与建档立卡户数据有所衔接,即能够利用建档立卡户数据从扶贫项目开展 对覆盖地区贫困状况、贫困特征的契合、对贫困人口需求的呼应以及项目开展有 效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对项目的政策落实绩效、扶贫效率效益成效、可持续发展 能力成效等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评估。按照以

4、上准则,可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 操作步骤,并构建起一套尽可能的客观、可行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政策落实指标、政策落实指标 精准扶贫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对整体项目绩效有决定性的影响,根 据实际情况本研究对政策落实绩效的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 能否识别和瞄准扶贫对象将真正贫困人口挑出来,接着考察扶贫对象并做好 建档立卡户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进而比较和计算扶贫计划项目与实际实施的 吻合度以及扶贫资金的到位率,最后反映村民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民 主性满意程度。具体指标内容如下: (1) 扶贫对象精确瞄准 一般而言,科学合理的扶贫对象识别瞄准方式要求全过程都要有群众参与

5、, 做到民主评议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确定扶贫对象,确 保真正的贫困户进入帮扶对象。该指标属定性指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评估:扶贫对象选择是否有详细实施方案,扶贫对象的选择流程是否公开 公正。 (2) 建档立卡户工作情况 为了便于了解和跟进扶贫对象的状况,在县(区)扶贫移民局指导下,由乡 (镇) 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 驻村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 扶 贫手册 ,并将数据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和联网运行, 实行动态管理, 及时更新贫困户信息。 此项工作又利于对扶贫对象进行深入分析、 梳理、归类和整合,识别其不同的致贫原因、贫困属性、发展需求,

6、从而“对症 下药”实现精准脱贫。这一指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扶贫手册填写 情况,数据录入、联网情况,致贫原因、贫困属性、发展需求分析情况以及数据 动态更新及时性。 (3) 扶贫项目规划吻合度 反映中央扶贫规划与地方规划吻合度, 反映扶贫计划项目与实际实施的吻合 度。 (4) 村民对政策实施过程的满意度 科学的决策需要群众的监督和参与, 定期调查村民对精准扶贫项目开展情况 的满意程度有利于纠正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失误促进扶贫项目精准脱贫。 满意度评 价指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涉及面较多,一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数据。 这一指标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村民对精准扶贫政策民主开展情况的满意 度,

7、村民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干部帮扶作用的满意度,以及统计在精准扶贫政策落 实过程中干部的违规违纪情况。 2、扶贫效率指标、扶贫效率指标 扶贫项目的效率是扶贫整体绩效最为直观的反映,这类指标的评估主要从扶 贫资金到位率、扶贫资金利用率、扶贫项目计划完成率和脱贫率四个方面进 行考察精准扶贫的直接效果。该类指标的评估内容具体如下: (1) 扶贫资金到位率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项目的资金用途更加强调其“精准性”,即扶贫项目 资金尤其是财政扶贫资金直接用于贫困对象的情况。 扶贫资金长期存在项目资金 到位时间周期长,按计划半年才能传到省一级,到村到户时间更长,缩短了资金 实际使用时间。 该指标主要通过计算财政

8、扶贫资金的用于扶贫对象的比例以及具 体投向,来考察其用途是否合理,是否高效瞄准贫困对象,是否符合扶贫对象的需 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财政扶贫资金的到村比例” 、 “财政扶贫资金的到 户比例” 。其中,“财政扶贫资金到村到户比例”主要考察财政扶贫资金对于贫困 对象的睡准和侧重比例。 (2) 扶贫资金利用率 资金利用率指实际用于扶贫的资金占全部扶资金的比重。 在扶贫资金管理利 用中因为缺乏严格的监管手段和管理机制常出现违规违纪挪用扶贫资金的 情况,一些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党政领导千方百计套取扶贫资金、滞留扶贫资 金,使大量的扶贫资金“隐形”违纪,成为本地的第二财政。这不仅严重破 坏党的形象在广大

9、贫困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而且极不利于扶贫项目成效的 实现。 这一指标主要考察精准扶贫资金实际投入使用金额占总扶贫资金的比 重以及资金流失率。 (3) 项目计划内容完成率 项目计划内容完成率主要从扶贫项目具体建设内容的产出情况和进展情况 进行评估,评估项目是否在有效的管理下按时按量完成建设内容。具体包括: “年度项目建设进展”,即本年度建设项目完成数量占计划完成数量的比例; “周期项目建设进展”,即本年度建设项目完成数量占总项目周期计划完成 数量的比例。 (4) 脱贫率 这一指标用于考察扶贫项目的实施所带来的贫困人口脱贫和收入增长成效, 主要包括项目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率”,即项目实施以来的贫

10、困人口减少 数量、较上年减少比率;“项目贫困收入增长率”,包括项目贫困户上年的收 入增长幅度和增长率,并同非项目贫困户、项目非贫困户进行对比;以上指标 同县级以及省级层面减贫水平的比较;“项目专项收入贡献率”,在增长的收 入中项目专项收入增长额所占比例。 3、扶贫效果指标、扶贫效果指标 扶贫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项目村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基础设施 建设、科技培训和劳务输转。其中产业化项目外部经济效益显著,有效带动 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本文效果准则的评价主要从基础设 施建设、科技培训和劳务输转 3 个方面,构建了 12 个评价指标。包括 D 乡村道路硬化建设、D 集雨节灌

11、工程建设、D 整村推进村覆盖率、人畜饮 水工程建设、 D 小型水利建设、 D 村级卫生所和文化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 D 恩格尔系数、D 农民人均纯收入环比增长速度、D 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人 均纯收入的比重、D 科技培训及推广情况、D24 转移劳动力人数、D25“一 村一名大学生”和“两后生”培训。 (4) 可持续发展能力。扶贫坚持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在改善基本 生活、生产条件的同时,注重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提高了贫困群体的生活 质量和人口素质,特别是对贫困群体以后发展的重视,实现资源、人口、环 境、 教育和制度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能力准则主要从经济、 社会和生态 3 个方面, 构建了 10 个评价指标, 包括 D 总收入增占率、 D 种养业发展能力、 D 产业化项目经营状况、D 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D30 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 保率、D3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D32 村民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满 意度、D 自然灾害发生率、D 森林覆盖率、D 生态环境满意度。 孙璐: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 , 中国农业大学,2015 付英,张艳荣:兰州市扶贫开发绩效评价及其启示 【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2(5):27-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