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味道 文档编号:145187798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教学设计及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教学设计活动分析: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学习写信。课本上给出了一篇书信范例,意在通过这样直观的呈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信的格式是怎样的,知道信里可以写什么内容,明确写信的好处。此外,课文还告知了寄信之前需要写信封的事,让学生了解寄信的流程。教学时,不但要指导学生把握书信的格式和内容等方面的特点,还要注意激发、保护学生写信的兴趣,鼓励学生与异地的亲人朋友互通消息,交流感情。一般来说,只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学会敞开心怀,勇敢讲述自己的见闻、情感,再加上课堂上的学习、交流,学生写好一封信并不困难。培养学生写信的能力,不仅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接触应用文这

2、一特殊文体,更能帮助学生维系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写信及信封的方法。2.能够运用书信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3.培养热爱写信的爱好,提高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重点难点:1.能够运用正确的写作格式写一封信。2.注意书信中语言表达的精确度、明确性及简洁性。3.注意情感的真实动人。教学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2.提前安排学生思考想给谁写信。学生:准备信封、信纸和邮票。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1.播放见字如面信中国等朗诵名人书信的视频片段,师生共同聆听故事。2.说一说名人的书信带给自己的感受。思考: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信中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让你生发出什么情

3、绪?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谈谈对“信”这一文体的理解。过渡: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在古代,它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不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也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情怀,还有报平安的深层含义。现在,交流信息的手段日益丰富,但书信仍然具有其特殊的魅力。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这一文体,学习如何写一封信。二、研读范例,交流方法1.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上的书信范文,分组讨论。思考:(1)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交代了什么内容?(2)信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区别?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明确:(1)这封信是小杰写给自己的叔叔的,他告诉叔叔自己搬进了新校园,很开心,同时传达了家

4、人对叔叔的问候。(2)格式方面:书信可分为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六个部分。第一行写称呼,应顶格。第二行空两格后写问候语。第三行开始为正文部分,可以分为若干段来写。祝福语可以接在正文后,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另起一行时要注意,祝福词单独一行空两格,无标点;祝福的内容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后面一般加感叹号。署名和日期分别占一行,均写在右侧。顺口溜:称呼顶格写,后面用冒号。问候空两格,谦虚有礼貌。正文空两格,内容最重要。结尾另起段,祝福不可少。署名右下方,不要太潦草。日期写精确,标于右下角。内容方面:书信的目的是互通消息、交流感情,那么内容就应该是告知收信人自己的消息,询问收信人的相

5、关情况,传达自己对收信人的感情,所有自己想知道的或想让对方知道的都可以写在信中。3.再读范文,教师点拨重点。过渡:书信的正确格式我们都已经了解了,它的正文部分才是我们的写作重点。那么书信的正文部分该怎么写呢?可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吗?还是说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请大家再读一读范文,看看小作者是怎么处理书信正文的。(1)引导学生说清楚主要内容。明确:这封信的正文部分有三段,第一段是回复收信人寄书的消息,第二段是告知自己搬进新的校园,最后一段是询问收信人过年是否回来。从内容上可以看出,第二段写得最为详细,这也是该信的重点内容。作者先讲述好消息是什么,再描述新校园设施齐全、先进,最后写大家的感受,内容

6、具体,情感真挚。而每一段的内容都饱含着小作者的真情实感,让读者体会到了小作者与叔叔之间浓厚的亲情。(2)教师总结归纳写信的要领。明确:要想把信写得体,就要在确保格式正确的基础上表达真情实感。信里的话必须是写信人自己的语言,表达的应是写信人自己的心声。在具体的写作中,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情感抒发自然。同时要注意,书信的语言相对来说比较简洁,事情写清楚,感情表达明白即可,不需要大段的铺陈和细致的刻画。4.出示信封,交流写作的注意事项。(1)引导学生观察信封的结构,讨论信封上需要填什么信息。明确:需要填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地址,需要双方的邮政编码,同时需要邮资即购买邮票。(2)学习信封的

7、正确填写格式。明确:左上角写收信人的邮编,中间横线或空白处先写收信人的地址,再写收信人姓名,最后写寄信人地址,右下角写寄信人的邮编。所写内容要正确无误,收信人的地址要具体,保证邮差能准确投递。三、精选素材,完成初稿1.教师出示习作要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确定写作对象。过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心里话不好当面对老师或亲友说?你们有没有什么事想要向别人倾吐或请教?试着给他们写一封信吧。收信人可以是你们的老师,可以是你们远方的朋友,可以是你们尊重的长辈想一想,你们最想给谁写信呢?2.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想要诉说的内容,确定正文内容。预设:学生只要有话可说,表达自己的心声即可。教师可以进行提示,如可以写

8、自己的建议、要求、愿望,可以表达感谢,可以发表见解,可以写自己的见闻、遭遇,等等,让学生不要因为新的文体而受约束。3.练习写作。学生根据交流的内容,仿照例文的格式,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写一封信。4.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1.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评议重点:(1)格式是否符合要求;(2)正文表达是否通顺明白;(3)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2.学生尝试自己修改习作。修改重点:(1)改正错别字、错用标点;(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改正格式错误的地方;(4)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哪些地方可以删去。3.小组间交流习作,互相修改评分。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

9、展示,教师点评。点评重点:(1)内容真实,有条理;(2)态度真诚,感情真挚;(3)用语礼貌,符合双方的身份;(4)详略得当,语言简洁。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亲爱的妈妈:您好!妈妈,感谢您让我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里。您和爸爸十分疼爱我,尤其是您!您每天工作特别忙,还亲自给我穿衣服、收拾书包、送我上学总之我的一切生活都由您料理。我想自己做这些事,可您总说我是个孩子,只要用心学习就行。可是,妈妈,我想对您说,您对我太溺爱了。记得有一次,放学之后我要去学英语。那天您和爸爸都没时间,我就自己去了英语学校。事后,我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您,本以为这样做会得到您的夸奖,夸我长大了,然而我得到的却是您严厉

10、的训斥。您担心我会遇到坏人,您担心我过马路会不小心,您担心在生活中,我去刷碗,您怕我把碗打碎;我洗袜子,您说我洗不干净;我帮您收拾房间,您说我捣乱。妈妈,我已经10岁了,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再也不是蹒跚学步的小孩子了。我的好妈妈,我知道您深深地爱着我,可是,您应该让我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照顾自己,因为我终究要长大,要独自去外面上学、工作我真的担心那时您会受不了,更担心我无法独自生活。妈妈,我想对您说,您给了我翅膀,就让我自己去飞吧!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您的女儿玲玲2019年5月16日句段赏析开头先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列举妈妈在生活上对“我”的照顾,引出文章中心:妈妈太溺爱“我”。举具体

11、事例说明妈妈对“我”的溺爱。继续写妈妈的“包办”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结尾意味深长,请求妈妈让“我”学会独立。总评:本文是一封给妈妈的信。开头先感谢妈妈对自己的爱,接下来笔锋一转写这种爱是溺爱,并列举生活实例来证明,最后恳请妈妈让自己学会独立。文章情真意切,语言流畅,表达婉转,让人容易接受。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引导学生交流写信的好处。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写作,大家是不是对书信有了一定的认识呢?由于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的交流方式相比古代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人说不需要再使用书信了。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好处:1.书信是交流感情、心得、见解的绝佳手段;2.书信

12、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3.写信有充足的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表述自己的想法;4.有些话不适合口头表达,可通过写信来说明;5.书信更显真诚;6.书信可以留作纪念,随时回味;7.书信在某些场合更加正式鉴于书信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本次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引导学生认识书信,二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极具感染力的书信朗诵片段导入新课,利用范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书信,并通过互相交流、教师引导、评改教学等方法启发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在研读、交流、比较、修改的过程中逐步把握书信的格式和内容要求。综合来看,书信的格式并不难抓,书信的内容才是重点。如何激发学生写信的欲望,怎样把信写得体,是课堂上必须下功夫做到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避免学生因关注形式而忽略内容的问题,让学生的书信不至于空洞无物。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