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186249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1.(2015成都一诊)19世纪70年代,上海进口的所谓洋糖,基本都是将产自广东汕头和福建台湾的土糖,直接运到香港取得“洋糖”身份,再转运而来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洋货行销内地“除入口正税、子口税外,任意畅行”B土货过关卡时“口口而查之,节节而税之”C土糖一经转口则“色泽莹白,人咸爱之”D“西商过埠则丁役围护,官吏趋迎”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经济,考查学生准确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说明中国出产的土糖运到香港,再返回内地及成为“洋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依据不

2、平等条约,外国商品缴纳的税与中国产品相比要少,并且由于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各级官员巧取豪夺,征收的税收沉重,故A、B、D三项均属于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材料并没有说明土糖经香港转口后“色泽莹白,人咸爱之”,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2(2015衡水中学三调)下表是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植茶面积(万亩)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1837521260.520060.51861625312.5202.51101871819409.5202.52071886934.9567.46205362.46A.伴随国际市场扩大茶叶需求量日增B劳动力的增加带动了茶叶产

3、量的提高C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D茶叶产量的增加推动外销量迅速增长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本题要注意准确解读材料中的图表。从材料中的图表可以看出,中国茶叶的种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外销量的增长超过了内销,结合材料时间和所学知识,这是因为随着外国侵略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市场对茶叶需求量日增,A项符合题意;茶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外销量增加造成的,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茶叶外销量的增长的原因,C项只是说明农产品的商品化,C项表达不完整;茶叶产量的增加和外销量迅速增长没有必然联系,D项表述不准确。故选A项。答案A3(2015鹰潭模拟)洋务运动时期,国内

4、有人说:“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之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对这段言论评价错误的是()A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在华垄断B客观分析了中西方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C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D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解析依据材料“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

5、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可知是担心百姓失业,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题干从中西国情的角度去分析,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可知通铁路带来民众失业,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可知带来了各行业的失业,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4(2015南昌十校二模)洋务运动中随着近代航运事业的发展,产生如下结果:“以湖北一省而论实因轮船畅行,民间衣食之途,尽为攘夺,江河船只顿减十之六七,失业之人不可

6、胜计。而襄樊一带行店关闭,车户歇业,瘠苦情状,尤不堪寓目。”对此有人批评洋务运动是“刮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于官也”。这段史料说明()A近代航运企业夺利于民说明洋务运动的局限 B片面追求经济变革而不动政治体制只能失败C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底层民众生活的困苦不堪 D社会的转型发展往往伴随着部分群体的苦痛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从材料可以看出,因为洋务运动采用了新式的船运业,排挤了传统的帆船运输,使得失业人数增加,从这可以看出近代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必然伴随的是部分群体的痛苦,故选D项。答案D5(2015绵阳二诊)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概念理解A重农抑

7、商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B盐铁官营官府对盐和铁的生产销售实行垄断C实业救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中国的危亡D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意在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重农抑商”是指发展农耕经济,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不是“禁止商业活动”,排除A项;“盐铁官营”是政府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而不是“生产”,排除B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性质”排除D项。答案C6(2015江淮十校4月联考)民国二十二年学者张素民提出:“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

8、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亚当斯密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中国今日之现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下列说法与材料主张不相符的是()A实行统制经济发展模式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C大力发展官僚资本主义以求取现代化D避免西方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本题首先要注意材料所给的时间民国二十二年,即20世纪30年代,再结合材料中的表述,作者认为中国应该大力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政府对经济的节制或限制,中国的现代化

9、应运用政府的力量,这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故A、B、D三项符合材料中的信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C项。答案C7(2015岳阳质检)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采纳了共产党人的建议B说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企业制度C目的是为赢得抗战的胜利积聚力量D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政策。材料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此时中国日益受到日本的侵略,国民政府也是在积极的准备,反对日本的侵略。故选C项。答案C8(201

10、5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一调)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年代钢(吨)生铁(吨)煤(吨)锰矿石(吨)1935年256 565787 06136 091 74731 4001936年414 315809 99639 902 98543 4001937年556 347958 68337 230 46979 187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工业曲折发展。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不符合材料中反映

11、的时间,故B错误;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故C错误;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是一战期间,故D错误。答案A9.(2015镇江调研)从下列两表中能看到的本质问题是()表1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时间茶叶(万磅)生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平均量5000年平均量50001847年8500220001853年10122620001871年1022159126000表2 18421860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年代输出总额(单位:英镑)1842969381184314561801845239482718605983257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B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基本瓦解C中国

12、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艰难发展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题干图表主要体现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和中国对外出口的情况,说明了中外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不能体现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A项错误;题干图表没有提到手工棉纺织业,故B项错误;题干图表体现出了中外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从而能够说明中国正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题干图表信息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5郑州质检)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企业名称开办年份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直

13、隶磁州煤矿18751883退股李鸿章湖北兴国煤矿18751879经费无着盛宣怀台湾基隆煤矿18761892亏损沈葆桢直隶开平煤矿1873李鸿章徐州利国驿煤铁矿18821886亏损胡思燮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B自然经济的抵抗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决定”因素,洋务企业的走向主要是亏损或没有经费导致失败。A、B、D三项都是外因,只有C项是内因。如果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话,一般是被吞并或被抢生意,但洋务企业失败却主要是内部亏损所致,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已经在逐步解体了,这一外部条件不能作为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导致管理权掌握在封建官僚手中,贪污

14、腐化、任人唯亲,导致企业亏损严重以至于倒闭,故C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没有国家政权的支持,是无法与洋务企业一争高下的,不能作为洋务企业失败的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5苏锡常镇四市一调)据汉冶萍公司档案记载:1908年,汉阳铁厂与另外两家企业合并为商办的“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下图为该公司发行的股票。这些记载和图片()A表明中国企业主要依靠政府投资B反映了汉冶萍公司的筹资情况C表明洋务企业由军用转变为民用D说明洋务企业就此开始走向市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依据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的性质是完全商办公司,显然不是依靠政府投资,A项错误;汉阳铁厂本身就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且在此之前产品即已进入市场,以营利为主要目的,C、D两项错误;结合图片中的文字信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冶萍公司的筹资情况。故本题选B项。答案B12(2015长沙4月模拟)清末立宪派代表人物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以后,附近各县因棉纱供应方便,土布业因之获得很大发展,盛极一时。这说明()A洋务运动有利于经济发展B洋务企业有利于抵制侵略C君主立宪有利于社会进步D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